西西河

主题:从修宪看中国当代政治的演变趋势 -- 聚散之间

共:💬165 🌺1022 🌵2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华民族观念与中国人的传统文明观

现行党章总纲第一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这里的“中国人民”就是指一切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全体中国公民,与之并列的“中华民族”,则指的是全世界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和虽然非中国国籍,但仍然具有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人。因此中华民族不仅包括了常年生活于大陆的中国人,还包括了港澳台同胞,常年生活于国外的华侨,以及非中国籍但是依然保留对中华民族高度认同的华人。此处的华侨和华人,不限具体民族,只要具有中国人身份认同和中国文化认同就可以认为是华人和华侨。这是在当今世界上,中国人应当具有的开放、包容心态。

因此,党章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当下有效的现实性概念,而非一个历史性的或时间上的概念。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最早由梁启超于1902年提出,后来得到国共两党共同认可与运用。比如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30年代写就的义勇军进行曲里就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这首歌曲不仅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而且成为国民党第5军200师的军歌。可见,义勇军进行曲里的民族危机感以及其背后的民族观念,在1930年代就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认同。

要充分理解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出现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需要将其放在中西文明碰撞、中国文明奋力走出历史低估的大背景下去比较、考察。众所周知,近代“民族”概念源自西方,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后在欧洲大陆逐渐发展形成的。“民族”是一个带有浓烈血统意味的种族、文化和国家主权的共同体概念。近现代欧洲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激烈竞争与残酷斗争史。全世界其它地区的民族主义观念,溯其源头多少都与西方的殖民入侵有关。其它地区不论,在近代以前,东亚地区一直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世界,中国始终居于该世界的中心,作为主要的原生性文明,引领周边地区文明的发展。中国人的视野,一开始就是世界性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人的血统观念,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主要局限于部落或家族范围内。西周以宗法制建国,除了齐国因为是姜太公之国而较为特殊,其它核心大国无不是姬姓诸侯国。然而经过西周300年的混同发展,到春秋时期,原本出自不同部落的大多数诸侯国之间已经具有了比较一致的天下观,其中核心的是夷夏之辨,即文明与野蛮的分野与对立。春秋五霸事业的本质,就是在周王室权威衰弱的情形下,强大的诸侯国站出来领导诸夏与横行华夏大地的蛮夷部落进行对抗。所以,孔子说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不是管仲,我辈恐怕就要像野蛮人那样披头散发,穿着左衽的衣服了。在古代,冠式和服装的款式、颜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礼”的象征,也就是文明的象征。所以子路临死前一定要“正衣冠”,就是表示自己即使死,也要有尊严的死。生死之际最能体现价值观取向。关于夷夏之别,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其意即为,诸夏不仅有国君,而且拥有自国君以下各级贵族与平民共同尊奉信仰的礼仪规范,也即一整套道德和政治秩序,这套秩序,被孔子视为其理想中人文政治的载体。而夷狄之有国君,仅仅是拥有一个强大的首领,只知弱肉强食、侵略盗伐,而缺少对一种高尚的人文政治的追求,属于未开化的野蛮人。这一点更明确的体现在“诸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这句话中。孔子在此强调了“礼”在文明秩序中的中心地位,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建立了符合人文精神的道德与政治秩序,就可以从野蛮状态进为文明状态;而如果道德与政治秩序崩溃,即所谓“礼崩乐坏”,就会从文明退化为野蛮。2000多年后,在满洲人灭亡明朝的历史巨变中,昆山大儒顾炎武明确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命题。所谓国家,即指一姓一朝之政权;所谓天下,则指整个文明世界的道德法则与政治轨范。前者多有存亡兴替,而后者则不绝如缕,代有继承。前者不过是一家一姓之兴亡,后者则是事关文明之存废。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人人都有继承、挽救乃至发扬文明的重大责任。从孔子到顾炎武,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是一以贯之的,始终在追求一种高尚的人文政治,屡仆屡起,从不放弃。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过程中,“血统”这一位于近现代民族主义观念之核心的意识始终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始终没有占据中国人夷夏辨思想的主流。

近代中国处于自身文明发展的低谷,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挑战,为了凝聚人心,重建政治秩序和权威,不得不接受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既要利用民族主义鼓舞、凝聚人心的强大动员力,又要与中国自身固有的重文化轻血缘的文明观相兼容,那么,涵括中国大地上一切民族与文化的“中华民族”概念,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历史选择了。因为族源和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血统色彩,实际上是大大低于世界其它地区的“民族”概念的。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来说,中华民族话语的出现及其传播,成了中华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一个十分有力而强大的精神武器和意识形态媒介。

通宝推:20170720mz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