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扶贫免费教育医疗讲讲消费与积累的大道理 -- 陈经

共:💬470 🌺580 🌵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这里人多,我也挤进来凑凑热闹,再加把火

正好华虎与晨枫讨论起来二三十年代的科学环境与现在的科学环境的不同。借机塞点私货。链接出处

不爱吱声提问:

永远的西南联大?

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仅仅是时间美化了记忆?

为什么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国能拥有一所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群星璀璨、纯洁神圣的高校。而经过了怎么多年,院系调整,合并,用钱堆,却没有一所。。。

论学术气氛,学术自由度,目前中国学术界远不如从前;论治学态度,如今的学者有点愧对先人。。。

[URL]

老兵帅克说:

瞎扯两句

以前的学校是做学问和培养人才的,现在的学校则成了官本位商业社会的一部分,怎么会有学术气氛?

我所出身的南开大学,从我入学那年到现在,历年的学生,且不要说学术能力了,敬业精神是一届不如一届,偷奸耍滑、总想着如何不劳而获的却是越来越多,让我看着这些师弟师妹们总是叹气。

也许,这些年走的路全是错的?

[/COLOR]

衲子说:

这个问题要展开谈是很大的, 偶也来瞎扯两句...

无论是西方的还是在49年以前的中国受教育的知识份子[注: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也大都是在49年前受的教育]大都有一种荣誉感(可以类比军人, 如一直在飞, 的那种荣誉感), 一种风骨, 一种贵族气质. 这不是'虚'荣, 而是切切实实地反映到他们的行为上, 比如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不计较物质享受, 不齿于坑蒙拐骗的作为,等等. 这可以说是基本的noblesse oblige (贵人行为理应高尚). 举个稍微远一点的例子, 俄国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西伯利亚. 他们的妻子、上流社会一些出色的夫人们,她们抛弃了一切,心甘情愿地追随丈夫去西伯利亚,尽管没有任何人放逐她们。 她们为了忠于理想(爱情)而藐视困苦的物质生活. 这些贵夫人的行为,即使不拔高到可歌可泣的程度, 也应该至少是大大高于平均水平的. 我们建国后的宣传有意地将穷人富人脸谱化, 似乎所有富人都不劳而获, 为富不仁, 是可耻的寄生虫. 其实, 为富不仁的富人当然是有的, 但为穷不仁的穷人则恐怕更多. [打住,不展开谈了] 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几乎将这种可贵的精神脊柱给打断了. 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高居庙堂的人不讲道德, 不讲信义, 不择手段, 那自然从上到下都是小人得志, 不择手段的人得志. 这是一种逆向淘汰--精英被淘汰掉了. 这是造成现今道德滑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俗言道:"三代人培养一个贵族." 很有道理, 希望到我们的下一代社会风气会回归正常吧.

MacArthur说:

体制问题,学术自由加学校自由

政府不能干预学术届... 老蒋那会儿即使教育部对于大学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有限几所大学崇信的却都是学者治校。现在呢,全部是官僚治校,学者教授们反而要俯耳听命于官僚... 能有什么文化氛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