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Yo-Yo the Joke -- Light

共:💬4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Yo-Yo the Joke

大约十多年前开始,英文网路上开始有一种说法称 High Yo-Yo 机动是一位名字为 Yo-Yo 的中国飞行员发明的,后来也广泛流传到中文网路,更有一些网路媒体在毫无证据之下,直接就称是中国志愿军飞行员在朝抗美援朝中所创。当年就曾讨论过,指出传言的不合理之处,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原来的场合是英美飞行员战术课程中,讲课者信口所说的笑话,但因为时、地并不清楚,无法进一步确认。近来稍有空暇,进一步研究后,分享所得。

这个网路的流言(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其实都可以回溯到罗伯特?萧(Robert L. Shaw)在1985年出版的战斗机空战机动经典之作 Fighter Combat: Tactics and Maneuver中第71页至第73页讨论 High Yo-Yo 机动的专门章节。在这节的开头,作者先引了下面这段话:

The Yo-Yo is very difficult to explain. It was first perfected by the well known Chinese fighter pilot Yo-Yo Noritake. He also found it difficult to explain, being quite devoid of English.

Squadron Leader K. G. Holland, RAF

Fighter Pilot

然后他开始讨论 High Yo-Yo 机动的技术细节。基本上 High Yo-Yo 是三度空间的机动以减少对转弯中目标的接近率,原理是将速度转换成高度而达到减速、减少回转半径的效果,而这同时又不会过度损失能量;随后在适当的时机将高度转换成速度,得到近乎原有的机动能量,而且能减少 AOT(Angle Off the Tail)。

点看全图

在这节的最后他引用了二次大战击落27架德机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王牌罗伯特?S?强生( Robert S. Johnson)用 High Yo-Yo 机动击落一架德国 Me-109 的回忆叙述为例:

The lead Messerschmitt suddenly stopped smoking. It was a complete giveaway; I knew that at this instant he'd cut power. I chopped the throttle to prevent overrunning the enemy fighter. I skidded up to my right, half rolled to my left, wings vertical. He turned sharply to the left; perfect! Now—stick hard back, rudder pedals co-ordinating smoothly. The Thunderbolt whirled around, slicing inside the Messerschmitt. I saw the pilot look up behind him, gasping, as the Thunderbolt loomed inside of his turn, both wings flaming with all eight guns. This boy had never seen a Thunderbolt really roll; he was convinced I'd turned inside him.

此段回忆来自罗伯特?强生1958年的回忆录 Thunderbolt!(1959年 Ballatine 版第191页),强生回忆录中称这是1944年3月6日他击落的两架 Me-109 中的第一架;但是,日期和细节稍稍有误。根据原始战斗纪录,强生在3月6日击落一架 FW-190,在3月8日下午1点15分左右击落两架 Me-109,所以这里叙述的其实是3月8日他击落的第一架 Me-109的经过,而且德机实际上是右转而非左转。详细可见美国陆军航空队第八航空军接战报告第22118-AA号。

点看全图

Me-109油门推到底全出力飞行时,引擎排气口会排出可见的黑烟。强生以高速接近德机长机的过程中,一直小心观察,此时看到黑烟突然消失,知道德机想要减速转弯,他也随即减小油门、拉高,再随着德机右转并滑切下来攻击,这正是标准的 High Yo-Yo 机动的动作无误。

强生或许不是第一位做出这个机动的飞行员,但是他可能是第一个看出这个机动的价值并加以应用推广的飞行员。在他之前,世界上那么多的飞行员,或许有人已经做过这个机动动作;而且这个机动动作,跟著名的德式“英麦曼机动”(Light 按,英麦曼机动其实有三种,英式、德式、和现代的花式,此事以后再撰专文讨论)原理相同,都是以爬高降速来减少转弯或转向时的半径。虽然德式“英麦曼机动”的转向是以近乎失速的“车轮转”(cartwheel)的方式来完成,但是总会有人可能做出爬升角度不这么大而仍有向前速度的变形“英麦曼机动”,这样的变形机动,跟 High Yo-Yo 也就差不多了。

点看全图

英麦曼机动《Practical Flying: Complete Course of Flying Instruction》 by Flight Commander William Gordon McMinnies, RN, publisher: George H. Doran Company, 1918.

强生所属的美国空军第56战斗机大队在1943年1月抵达英国,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看过他们配备的 P-47C 后,几乎都是一致摇头叹息,机体庞大笨重,加速慢、爬升慢、转弯半径大、低空性能拙劣,那还不是德国空军 Me-109 和 Fw-190 的俎上之肉?他们再三再四的警告,绝对不要跟德国空军进行水平回转交战──那是喷火式的专利呀,哼哼。

但是第56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休伯特.泽姆克(Hubert A. "Hub" Zemke)不吃这套,他认为只要发挥 P-47 的优势,加以适切的群体战术,一样可以击败 Me-109 和 Fw-190。他和各中队队长研讨大群战术,鼓励飞行员间切磋绝招,并且与其他单位交流战术与经验。结果第56战斗机大队从1943年春至二战结束为止,总共击落了 674.5架德国飞机,是第八航空军属下战斗机大队的榜首,而他们这整个期间飞的都是 P-47!(P-47C/P-47D/P-47M)。

强生所创的 High Yo-Yo 机动在当时的 P-47 飞行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个机动利用了 P-47 优越的滚转率以及高速时仍极稳定的飞行特性,以三度空间的机动克服 P-47高翼载、转弯半径过大的缺点。运用高滚转率,强生也发明了向转弯反侧进行桶滚来减少 AOT 的 displacement roll。当然,强生当时并没有发明这些名字,仅是描述、传授这些动作而已,像 High Yo-Yo 和 displacement roll 这些专有术语名词,要到后来才出现。例如, High Yo-Yo 这个名词,大约在1960年代随着约翰?波伊德(John Boyd)《Ariel Attack Study》中的使用才开始广为人知,其本意应该是取其动作类似溜溜球(yo-yo)之故。

既然罗伯特?萧在书中的同一节都引用了强生的二战陈述,显然他在前面引述的所谓中国飞行员 Yo-Yo 发明之说别有所指。特别是 Yo-Yo Noritake 这个名字,更像是日本名字,而且还提到这位飞行员英文不佳无法解释,这更让人清楚,即使真是中国飞行员,那也是比朝鲜战争更早时期的是,因为,朝战时的志愿军飞行员何曾有机会跟英美飞行员面对面交流?

在美国空军官方战史中(《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第283页),倒是有提到 Yo-Yo,只不过这是个战术,而非机动的名称:从1951年6月22日起,米格机采取了更积极的作战方针,并且采用了新的战术。其具体情况是米格15会利用自身最大升限及爬升速度远胜于F-86军刀机的优势,群集20架以上在军刀机可望不可及的高处盘旋,然后选择有利时机与角度(如背对太阳),两两俯冲而下攻击联军机群,然后快速爬升回到高处。这个采用了俯冲后爬升(boom and zoom)机动动作的战术,美方飞行员称之为 Yo-Yo,取其像溜溜球往下又回升之意。

更深入探究,这个 Yo-Yo 战术是苏联飞行员的作为,也与中国志愿军和朝鲜飞行员无关。中国志愿军空军第一批参战的是所谓的“李汉大队”(空4师第10团第28大队),于1950年12月21日进驻安东(今天的丹东)浪头机场,1951年1月21日才首次出战,宣称击伤一架美国 F-84,但自己损失一架米格15。第4师其余单位在1月到安东,3月2日撤回后方。7月5日空4师12团到安东,7月16日空3师7团和9团也调到安东,本来要练习参战,但连日阴雨无法飞行,空3师部队在7月29日,空4师部队在8月4日又调回后方。空4师正式全师参战是9月12日,而空3师正式参战是10月20日。很明显地,志愿军飞行员根本没有参与 Yo-Yo 战术的实验。

而且,进一步来看,以米格15的性能,要在与F-86交战时做这个 High Yo-Yo 的动作,恐怕力有未逮。众所周知,米格15 的滚转率低于F-86,而且在高速高仰角飞行时的稳定度一直都是很大的隐忧,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尾旋,所以除非是真正技术极佳的资深飞行员,其它大部分人都应该只能老老实实地一直爬升,不太敢在高仰角的时候还做什么出格的动作。

米格15 几乎不做这 High Yo-Yo 的推测,也可以从美国空军战斗机战术教本中验证。前面提到,在1960年代约翰?波伊德的《Ariel Attack Study》中才开始有这名词,但1950年代呢?美国空军朝战双料王牌 Frederik Blesse 在1950年代中期任教于美国空军内利斯战斗机学校,他编写的空战教范《No Guts, No Glory》中,完全没有对 High Yo-Yo 的描述或反制措施!

既然谣言都已经澄清,不妨回到罗伯特?萧所引用的有关中国飞行员Yo-Yo的那一段。前面提到,虽然许多人都知道是笑话,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近日重拾旧题,忽有所悟,原来问题原因就在于我们不了解其语境(context)的缘故。

从前面有关 High Yo-Yo 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点,已经可以大略断定,这场演讲必定在1960年代至1985年之间。那么要人肉搜索英国皇家空军 K. G. Holland 少校(Squadron Leader)就容易了,他的全名应是 Keith Graham Holland,1982年6月29日在德国驾猎鹰式喷射机起飞时失事身亡,当时阶级为中校(Wing Commander),1978年底获颁空军十字奖章时是少校。所以这段话的时间点已经可以推定大约在1970年代中后期了。

在这里,先打个岔,讲个百年前的故事。

话说19世纪美国培里黑船来航,导致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来说是个全面的冲击。脑筋迟钝守旧的,被新时代的浪潮淹没消灭;脑筋动得快的,随着维新西化的浪潮,转眼成为社会新贵。森村市太郎家族本是在日本东京的小商人,靠着在西南战争时替日本明治政府军制作马具而起家。1876年经福泽谕吉介绍,送异母弟森村丰到美国学习商业法,然后在1878年在纽约第六街设立森村兄弟公司(Morimura Bros. & Company,后搬至百老汇街 541号),专营日本商品对美国出口买卖。

点看全图

1882年森村丰认为对美国出口陶瓷有利可图,就由森村市太郎在日本联合一些厂家生产外销。1893年工厂开始整合,逐步搬迁到名古屋,事业也开始成长。1904年决定要开发西式高级餐具,成立日本陶瓷合名会社(后改名日本陶瓷会社),并在爱知县则武町(今天的名古屋市中村区则武新町)开设工厂,研究制造高级白色瓷器,花了整整10年的工夫才研制成功。在这期间,随着技术的开发及市场的契机,分出去开设了芝浦制作所(今天的东芝 Toshiba),还有东洋陶瓷会社(今天的卫浴大厂 TOTO)。1914年研制高级西式餐碟套组成功后,开始对美国市场倾销。一方面是物美价廉,一方面也是因为面不改色地模仿抄袭欧洲瓷器花样,在美国打下一片天下,也开始进军欧洲市场。所以在二次大战之前,日本陶瓷会社的餐具也算是世界知名品牌。而森村家族也由此扩展到更多不同行业,甚至还开办了森村银行,在二次大战前被称为“森村财阀”。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后,日本商业逐渐遭到美国制裁,日本陶瓷会社在美国销售剧降,减产到最后变成停产,在名古屋的工厂也逐渐改成生产各类工业磨轮,以供应军工生产之用,

二次大战结束,日本陶瓷会社决定重拾高级陶瓷餐具行业,在1948年恢复生产。这同时并且进入美军的福利站系统(Post Exchange,,PX),透过这个通路向美国官兵、他们的家人以及亲朋好友们销售优惠价格仅有市场价格三分之一的高级手绘壶瓶盘碟餐具,自然大受欢迎。不止PX,这些餐具也打进了英军类似于美军PX的NAAFI通路。所以,从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陶瓷会社的餐具在英美军人中可说是十分知名。

说到这里,笑话的语境就很清楚了。这个演讲的听众不外是英美的战斗机飞行员们,而当他们听到 K. G. Holland 在那里信口胡扯什么 the well known Chinese fighter pilot Yo-Yo Noritake 时,绝对都知道他在说笑,因为他们里面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替家人或亲戚朋友买过日本陶瓷会社高级餐具的主力品牌 ── the well known Noritake China(“则武瓷器”)!

日本陶瓷会社在1981年改名为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Noritake Co., Limited)。直到今日,美军PX里都还可以订购得到 Noritake 餐具。

https://www.shopmyexchange.com/n ... re-set/2611428/4799

点看全图

参考资料

Futrell, Robert 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61, 774 pages.

Johnson, Robert S. Thunderbolt!. Spartanburg, South Carolina: The Honoribus Press, 1958, 224 pages.

McMinnies, William Gordon, Practical Flying: Complete Course of Flying Instruction, George H. Doran Company, 1918, 246 pages.

O'Leary, Michael, VIII Fighter Command at War (Aircraft of the Aces 031), Osprey Publishing; Special edition, ISBN 978-1855329072, 2000, 144 pages.

Shaw, Robert L., Fighter Combat: Tactics and Maneuver,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aryland, ISBN 0-87021-059-9, 1985, 428 pages.

Venable, Charles L., & etc., China and Glass in America, 1880-1980, Harry N. Abrams, ISBN 978-0810966925, 2000, 500 pages.

通宝推:夜雨行歌,故乡在喀什,jhjdylj,野芹,epimetheus,河区分,mezhan,hansens,年青是福,shinji,愚弟,笑不拾,红军迷,李根,何求,北纬42度,方恨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