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56项工程最失败的项目—包钢,投产后连续亏损17年 -- 乾道学派

共:💬231 🌺1082 🌵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东北经济为什么在九十年代后垮了(续)

1965年9月 哈尔滨21家企业874台金属切削机床 完好率只有47%

看到了么,53%的失修率……而且还是文革前,不是文革冲击下更高的失修率,这样骇人听闻的可怕数字,放在正常企业,是全厂从看门的到厂长全部开除的节奏好吧……

实际上东北大型国有企业,几十年来基本都这样,就是靠大量的投资,才能在78年以前耀武扬威,甚至到70年代都不行了。

50年代和60年代初,沈阳是全国第二工业城市,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全国14.6%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都投资在沈阳这一个城市了,比上海之类投资多得多。但是到78年,北京宣布自己成为全国第二的时候,超过的是天津而不是沈阳。

东北哪怕最辉煌时期,其实也是靠中央财政海量的投资,撑起来一个架子,但是投资比例稍微下降(还是非常高的比例),就迅速的被天津、北京等超越,至于投资总量更小的上海,就不是吊打一个沈阳,而是吊打整个辽宁了。

也别扯什么轻工业重工业,上海一样是重工业城市,1965年就生产全国25%的钢材,到78年钢铁工业产量产值也基本跟辽宁差不多,总的重工业产值比辽宁多一半。

东北现在这揍性,其实是50到60年代就埋下了,

1,50到60年代,各地都是中央下拨计划资金加自筹资金的办法搞建设,地方自筹的比例都相当高,而东北三省则是极低,几乎全靠中央财政下拨。吹东北财政如何如何之前,先把脸藏起来,看看东北拿到了多少中央拨款。

2,各地的国有企业,基本都是合理安排更新改造资金和新建资金,拿出大量的资金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而东北国有企业,往往是拿到钱全投到新项目里面去了,现有设备保养维护惨不忍睹,生产质量差,成本高。至于为什么投新项目?很简单啊,投了新厂,那可以新招工人,把七大姑八大姨全招进来吃福利,至于老生产线生产稀烂,那管我啥事?

各地的国有企业,基本都是合理安排更新改造资金和新建资金,拿出大量的资金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维护,而东北国有企业,往往是拿到钱全投到新项目里面去了,现有设备保养维护惨不忍睹,生产质量差,成本高。至于为什么投新项目?很简单啊,投了新厂,那可以新招工人,把七大姑八大姨全招进来吃福利,至于老生产线生产稀烂,那管我啥事?

到了80年代,中央财政没钱了,再也不能不计较亏损,拼命往东北砸钱了,这时候就全完蛋了,没大量新机床来替换,那些老机床咋办?年久失修没法用了啊……这不完蛋才是奇怪了。

————————————————————————

后面关于下岗部分摘录几条

——————————————————————————————

1999年,辽宁国有单位人数,479.6万,在全国来说仅次于人口大省河南一家,占人口比例自然也是傲视群雄。

人均工资7604元,人均工资高于山东,高于河南,高于安徽

然后呐

工业全行业亏损,我还能说啥?

顺便哦,东北数据造假是有传统的,1998年辽宁上报自己的城镇集体就业人数只有134.8万,但是,事后大下岗结束一统计,光一个鞍钢,就16万大集体就业人数,还不算很可能更多的小集体。

1998年整个辽宁大集体小集体就业人数恐怕是近千万!!!而下岗最惨的就是这些人,赖谁?赖自己啊,三令五申不要搞这么多大集体小集体,结果这些大集体把国有企业拖垮了,到了大下岗,还都是黑户,中央财政按照辽宁400多万国有单位员工,134万集体企业员工做的安置计划,怎么可能安置近千万的大集体小集体员工?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506307/answer/23054626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