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薄熙来种的银杏树被拔说起——闲聊十九大人事安排 -- 林子白

共:💬1193 🌺8795 🌵10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篇宋鲁郑文章挺有道理

宋鲁郑:西方过于主观 中共不会打破任期制(组图)

中共新一届常委一经产生,立即震动全球。因为这份名单打破了执政党长达二十多年的惯例:没有下一代领导人入常。西方立即解读为中共的任期制将不复存在,集体领导倒退回一人决策,中国将进入新的政治不确定期甚至动荡期。

应该说,西方的结论过于主观。中国政治体制正处于发展演变期,出现不同于往的变化实属正常,不应过度解读。而且过去下一代领导人提前五年进入常委也不是没有弊端,容易造成两个权力中心。以本人之见,不管中国政治体制如何演变,有两点是不会变的:一是一个政治中心,一是任期制。如果这两点发生变化,今天的中国模式就不存在了。

第一,中共建政近七十年,政治体制与时俱进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一人决策、终身制演变成今天的集体领导和任期制(包括年龄限制)。这个模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党内的权力分配和制度性有序传承,避免超越体制政治强人的出现,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同时避免了西方模式委托代理风险。它也能够制订长期发展战略、避免委托代理风险、在产生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选出最优秀的人才,避免民主制度的政治平庸化。

也就是说这个体制不仅保证了中国的长治久安,也给中国的高速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从功效上来讲,绝没有必须废除的必要。

第二,十八大以后执政的领导集体,特别强调政治规矩、政治纪律。而包括任期制在内的这套模式是中共最大的政治规矩。大家应该也注意到,虽然新的常委没有下一代领导人,但退休的常委都严格遵守了"七上八下"这样的潜规则。潜规则都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更何况任期制这一明规则?而且是得到党内外、举国上下认可的规则呢?再者,十九大依然保持了集体领导模式的常委制,而不是如外界一度所传重新恢复一人为中心的主席制。

第三,这一次晋身常委的王沪宁在做学者时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不管什么国家,不管采取什么制度,要想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必须解决好权力的制度性和平交接。中国这几十年的政治发展也是按照这个逻辑进行的,这其中自然有王沪宁的巨大理论贡献。现在王沪宁成为常委,其对治国理念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更大,他怎么能不知道如果放弃任期制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呢?更何况,历经近七十年的执政,中共本身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已经成为党内共识和政治常识。

第四,如果真的要打破任期制,其中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未来五年新领导集体的成就要远远好于前五年。但事实上未来五年的考验和挑战更大。前五年,问题都在明处,只要拥有政治决心和毅力,有适合的人才,就能迅速改观和解决。比如反腐、政府放权、司法改革、调整户口、土地、人口政策等。但未来五年中国开始进入无人区,深水区,国内外都无借鉴的标本,探索的风险增大,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就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没有巨大的超越前五年的成就,如果改变任期制,将很难获得党内外的认同。

第五,改变任期制在操作层面上有极高的难度。

一是要修改宪法。虽然党和军队的职务没有明确的任期限制,但国家主席两个任期却在宪法上是明文规定。国家主席虽然是虚位,但却代表着国家,这和总书记代表党、军委主席代表军队不同。没有国家主席的头衔,则形式上会出现党和军队高于国家的现象,而且没有国家主席的头衔,外交出访或接待外宾将难以安排。

通宝推:林风清逸,盲人摸象,流沙河,潜龙在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