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二 -- 骨头龙

共:💬4004 🌺30241 🌵2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编成伪军就不是负担了

事实上,别说日军,不管是五胡乱华还是金兵、蒙古军、满清入侵,只要没建立稳固的政权,伪军基本上都没军饷,要么和主子一起去抢,要么自己去抢(当然还得上交一部分)。

别看有些伪军确实按时发饷,而且比在国军时发得还多,但那多半是军头自己抢来敲诈来的,日军主动给的不多。相反,伪军倒是有定期上贡的义务。除非是新投靠的,为了策反和稳住军心,日本人一开始才会给点甜头。日后多半就是给个防区,自己找食去吧。当然,沦陷区地处后方,相对安全,基层政权又在日伪控制下,伪军自已找食,比定期领军饷过得更好。

很多伪军投敌的原因除了伪军在日军庇护下有个固定地盘可供抢掠,还与日军大手笔为其换装有关。虽然在日军看来,只是把从国军缴获的武器弹药清仓处理,但对装备很差的中国军队特别是杂牌军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可当国军不仅常被欠饷,也不会有好地盘给你,更别说发枪支弹药了,非嫡系主力,黄埔生都得行贿领装备。打仗常当炮灰,还有部队被吞并的风险。但投靠日军,起码被吞并的风险没了(虽然日军偶尔也干卸磨杀驴的事,大汉奸也会吞小汉奸的部队,但比起蒋校长,可算温柔多了),民国的大小军阀最怕什么,还不是部队没了?

抗战后期沦陷区伪军军心涣散,除了日军的失败明眼人都已嗅出味道,日军资源匮乏到已开始用国军装备配给部队,还把部分伪军、台湾人、东北人直接编入日军,原本只需要对付游击队或是出兵配合日军作战的伪军,越来越被当成炮灰在前线消耗,或是丢在县城外遭受八路和新四军、其他抗日武装围攻,能从日本人手里拿到的好处越来越少,还面临部队保不住、命同样难保住的情况,是伪军当时集体找出路,不投共就投国的重要原因。除非血债太大,难以反正,否则多数人都在找出路。当然,千方百计避战是最重要的,否则别说得罪对方太深日后恐怕被当成汉奸镇压而成不了“地下工作者”,部队打光了,也别想起义或反正的好事了。

尽管伪军不可靠,甚至有反戈一击的风险,日军还是热衷于把俘虏编伪军(劳工是另一种利用方式),因为抗战后期日军兵力严重不足,需要伪军去控制占领区,掠夺资源以战养战,同时也需要伪军镇压反抗力量,特别是新沦陷区里还不是很强大的地方武装。否则,一旦反抗武装壮大,就有得头痛了。 从日军角度看,要是不留俘虏就太愚蠢了,狗腿子少了不说,也在变相鼓励战斗意志不坚决的国军死拼到底,让日军付出更多伤亡,结果人手更为紧张。

实际上,红色武装在敌后的壮大,很大程度上就是钻了日军没有巩固占领区,没有得力伪军和伪政权控制农村的空子。甚至,日军因进展太快,战场都没好好打扫,大量武器散落民间,成为日后各种抗日武装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没枪,打游击都不成。

如果不是蒋校长当日过于慷慨,几十万部队说放羊就放羊,枪支弹药甚至军火库说扔就扔,民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武器弹药。当年军阀混战,很多人拿着钱都买不到武器,买到了,路上也可能被劫走(毕竟其他军阀可不想敌人强大后吞了自己)。民间买枪,少量还行,大量购买,还要是好枪,就难多了。可全面抗战后 ,很多地方武装都用上了国军装备。这些武器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捡来的,从溃兵手里买来或抢来的,占了多数。

淮海战役坑了黄维的那位好同学,抗战时打的最漂亮一仗,就是用友军丢弃军火库里的几千枚迫击炮弹,坑了后面追击的日军一把(当然,本身他指挥的也是中央军,武器和训练都还可以,换成杂牌,给你炮弹也没人会用,至少没那么多的炮)。这是自己人捡了便宜,更多则是便宜了日伪或地方势力(如果国军屁股后头吃灰的都是正规日军,那未必会对国军武器弹药有多大兴趣)。而只要沦陷区建立了红色政权,地方势力或老百姓所拥有的不管是国军遗弃还是自己买来的武器弹药,都会被收缴,要么连人带枪一起投共。无处可进口,也无上级配发武器弹药的共军,想和日军较量,没足够的武器弹药恐怕不行,这也是各根据地初创,第一件事就是收集民间武器弹药的重要原因,减少不稳定因素还是其次,要想扩军,要想和鬼子好好干一场,没武器弹药怎么行?

通宝推:二手大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