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1940年5月,德国通过闪电战攻陷了法国全境。这场失败并不能算在英国政策、将领或者士兵的头上。德军发动攻击的时候驻法国英军只有二十五万人,仅仅是交战总兵力的一个零头而已。英国远征军一共由五个常备师与五个动员师组成,相比之下法军的规模要大得多,足有二百二十万人或者说八十八个师,尽管其中很多士兵都是预备役或者临时征募入伍,德军则派来了一百零六个师。换句话说,英国远征军的规模不仅还不到德军总人数的十分之一,甚至还赶不上荷兰陆军,更不用说比利时陆军了。当然人数说明不了一切。不过英国远征军的装备劣势甚至比人数劣势更糟糕。他们只配备了一个编制不完整的坦克师,其中的坦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坦克装甲还算不弱,但是仅仅配备了机关枪,只能给德国人的坦克挠痒痒;第二类坦克安装有发射穿甲弹的火炮,但是装甲质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第三类坦克倒是同时装备了坚甲重炮,可惜数量太少——一共只有二十三辆,而且还来晚了。英国远征军从的交通工具是从全国各地的邮局、屠宰场以及其他公司征用来的货车与卡车,这些车况往往很差劲的民用车辆刷上一层土黄色之后就被送到了前线。负责指挥一个师的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认为,英国远征军的状态甚至无法参加像样一点的军事演习,更不要说与世界一流强国交手了。英国远征军装备了反坦克步枪,可惜经常打不响。他们还配备了法国人研制的最新式哈奇开斯机枪,不过在开赴法国之前从未接受过使用培训。法国的皇家空军已经装备了一部分最新式飓风战斗机,但是主要依然依靠巴特尔轻型轰炸机来作战。这些飞机很快就被悉数击落,白白浪费了驾驶员的一腔热血。
但是关于“法国之战”的骇人故事并不能用装备恶劣来彻底开脱或者解释。德军使用的大部分步枪都像英军一样老旧,总体而言机械化程度也赶不上英军,主要交通手段依然是骡马。法国人的现代化战斗机数量比德国空军更多,法国坦克的性能至少在纸面上胜过豹式坦克,尽管英军很快就被盟友们的低迷士气与恶劣受训情况吓了一跳。总体而言,德军的优势在于更加大胆泼辣的战术以及将英法两国将领彻底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战略。那么盟军方面打得怎么样呢?不怎么样。德军镰刀攻势的关键在于声北击南,将英法联军的主力诱往比利时,同时在南部地区发动全力进攻。这一招取得了堪称完美的效果。德军运用大量运输机来快速输送部队,同时他们的战斗机则从一座俘获机场向下一座俘获机场挺进。最重要的是,德军并没有将坦克分散开来为行动缓慢的步兵充当火力支援,而是将坦克集中组成大规模编队发动直接攻击,由步兵与空军为坦克提供支援。事实证明这才是坦克的正确用法。
德军的各项战术在原则上都不新鲜。英国坦克战术理论家们很早就开始主张集中部署坦克,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B.H.李德哈特,以及后来加入了英国法西斯联盟的富勒将军。奥尔德肖特的军方高层对于这些人的理论不屑一顾,认为无非是故作惊人之语而已。可是柏林方面却仔细研究了他们的主张。法国的理论家们更加落伍。欧洲战场的溃败首先是法国的溃败,接下来是荷兰与比利时的溃败。法军将领会因为情绪崩溃而落泪,法国政客更是公然的失败主义者。这方面的问题无论如何都怪不到英军官兵头上。不过英国政客的确犯了过分倚重法军的错误。他们视察了马奇诺防线,在觥筹交错之间从法军将领那里听说了许多关于最新式法国坦克与战斗机的吹嘘。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过去许多年里极端分裂的法国政坛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极右翼与极左翼之间无休止的结盟与敌对怎样破坏了法国的战争潜力。他们没有注意到人数有限、主要部署在殖民地的法军职业军人与众多征募兵之间的隔阂。他们在评价法军的时候戴上了一副阳光明媚的有色眼镜。不过一想到他们平时去法国的主要目的是在地中海沿岸享受日光浴,这也怪不得他们。
话说回来,此时的英国远征军也已经无法与1918年击败德军的那支军队同日而语了。这一次英军的表现同样很糟糕。这倒并不是说英军士兵作战不英勇。新近研制的玛蒂尔达II型步兵坦克在一次少有的反击作战当中甚至把隆美尔吓了一跳。配备布伦式轻机枪、步枪与手榴弹的英军士兵一次次英勇承担了有死无生的断后任务,在沃尔姆豪特与勒帕拉迪斯等村镇顽强死守,让德军狠狠地吃了一番苦头。当他们弹尽粮绝举手投降之后,恼羞成怒的德军将他们悉数杀害了。英军偶尔也确实会因为恐惧而逃遁,有一名军官因为试图撤退而遭到同僚击毙。战斗进行到最后,英军士气开始崩溃,怯懦与自私的场景出现得越发频繁,最后兵败如山倒的全体英军都涌向了敦刻尔克。但即便在此时依然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言行也彰显了自古以来英国人所独有的深井冰气质。比方说冷溪近卫团里有一位旅长名叫莫顿.贝科威茨.史密斯【1】,他不得不通知自己手下某个营负责防守敦刻尔克周边地区,换句话说就是要死战不退。于是他“冲进了车里,‘天大的好消息,吉米!’他大叫道。‘简直是最好的消息了……咱们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誉,要在敦刻尔克为大部队断后。快去告诉你的连队吧,吉米。赶紧把好消息告诉他们。’”接下来贝科威茨.史密斯又向手下军官们传授了对付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诀窍:“面朝它们站直了,把布伦式端到肩膀高,权当它们是飞起来的野鸡。提前量要给足。谁能打下一架飞机我发给他五英镑奖金。”
但是无论是决死一战的气概,充满乐观主义的笑话还是个人层面的英勇奋战都无法掩饰这场令人惊骇的惨败。二十二年之后德军终于洗雪了1918年战败的耻辱。丘吉尔在最后时刻做出的外交努力——例如石破天惊地提出要将英法两国的国民身份合为一体——也未能阻止战场崩溃的势头。于是英国使出了纯粹自私自利的一招,这一举措将在未来一代人的时间里毒化英法两国的关系。法国虽然战败,却还不打算放弃抵抗。还有很多英勇的法军官兵正在与英国远征军并肩作战,法国西部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他们相信英法结盟就意味着英法两军理应共同进退,就算要撤退也应当在两军高层事先商定之后联合撤退。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英国远征军总指挥、陆军元帅戈特子爵认为大势已去,随即就打破了他与法军总指挥马克西姆.魏刚将军之间的协定,集中一切力量死守敦刻尔克。从此以后英军的唯一作战目的就是将尽可能多的士兵撤回海峡对岸,就算法国人觉得自己遭到了抛弃也没办法。按照原本的协定,戈特应当调拨三个营与法军合一打一场反击战,但是他却命令这三个营去填补比利时军队投降之后在防线上留下的窟窿。法军后来请求英军多留一部分部队在法国作战或者掉头回来,这项要求也遭到了拒绝。在撤退行动早期,法军基本上被排挤到了一边,直到魏刚苦苦央求丘吉尔之后英法两军在撤退活动中的地位才变得相对平等起来。弹坑遍地、鲜血淋漓的敦刻尔克海滩与丘吉尔幻想当中英法团结的氛围可谓天差地别。最终将会有338000人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本土,其中123000人是法国人。这些人当中的一大部分将会直接返回法国西部去支援依然在当地抵抗的部队。
敦刻尔克的故事至今依然是一部小型史诗。故事的真相表面包裹着层出不穷的错误回忆,无论如何奋力澄清也看不到头。海滩上的士兵们并没有耐心的排成队列依次上船,不顾斯图卡轰炸机在头顶上的嘶鸣。他们的确会为了争夺上船的位置而大打出手。有些士兵喝的烂醉,也有些人陷入了精神崩溃。将英军大部队救回本土的主要运输方式并不是由胆气过人的私人船主驾驶各种小艇组成的跨海峡船队。许多渔民、救生船员与商船主都拒绝参与援救。许多在希尔内斯编成船队的小艇在被拖曳过海峡的途中就沉没了。皇家海军始终是援救行动的主力并且承担了令人瞠目的风险与高昂的伤亡。刚刚返回祖国的英国远征军也并非满怀针对德国鬼子的厌恶,恨不得立刻杀回欧洲。许多目击证词都表明登上英国码头的英军士气败坏,情绪激烈,几乎走到了哗变的边缘。登上英国码头的是一群精神恍惚、忍辱含羞的败兵。多赛特的布里德波特码头有一位负责迎接撤退军队的军官,他发现镇上挤满了怨气冲天的士兵,“满嘴都是最亵渎的恶言恶语”。有一家酒馆里,士兵们全都在“肆无忌惮地咒骂他们所属部队的高射炮连队的下级军官,这些人霸占了全部的交通工具,头也不回地逃向了法国海滩,把普通士兵扔在屁股后头自生自灭……这些心气丧尽的人们啊,他们的骄傲已经被撕扯粉碎了,只有通过咒骂自己的上级才能略微缓和一下心情。我们几个接收人员彼此约定,只要战争尚未结束,我们就不会向任何人吐露这天晚上的所见所闻。我们始终守口如瓶。”尽管皇家空军在海滩上英勇作战,但是他们的战机的作战半径太短,往往拦不住德国飞机。敦刻尔克之后,空军飞行员们远没有成为英雄,反而沦为了陆军的笑柄。
上述情况全都是真的,战败与撤退也确实遭到了政府宣传部门的粉饰。但是拨开所有这一切之后,敦刻尔克大撤退依然还保留着一颗罕有的核心。撤退过程尽情体现了英国人随机应变与坚韧不拔的品质。当BBC呼吁一切类型的小船前往敦刻尔克救援军队的时候,原本没指望他们直接将军队运回英国。承载军队渡过海峡需要体量更大的舰船。但是小船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因为它们能够靠近海滩,将士兵们运往深水区的客轮、驱逐舰以及刚刚征用来的荷兰汽船。于是五花八门的游船、舢板、渔舟、汽艇以及泰晤士河上的观光船在军舰的拖曳之下渡过海峡,然后就切断牵引绳扑向了敦刻尔克海滩。一部分此类船只遭到了征用并且由海军人员驾驶,也有很多船只由原本的船主驾驶。这些人都是些退休的制陶工、埃塞克斯的渔民以及业余水手,他们平生就连放枪打兔子的声音都没听过,更不用说亲眼见证子弹满天飞的战争现场了。很多小船都搁浅了,现场也确实乱作了一团。但是假如没有他们,最终能够成功撤离的部队将会远远更少。如果龙德施泰特麾下的坦克集群没有在最后冲锋之前按兵不动,这次撤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后来希特勒声称这样做是出于战略顾虑,因为他不想彻底捣毁大英帝国,否则德国就不得不收拾一地碎片。穷寇勿追才是正道。更有可能的是停止追击的命令直接来自龙德施泰特本人,一方面是出于谨慎,另一方面德国人也决定英军已经溃不成军,目前的首要任务是镇压法国南部的抵抗军。
伦敦方面依然乐观地认为法国人还会继续战斗下去。英国政客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丘吉尔也不喜欢前线指挥人员传送回来的刺耳事实。不过他确实拒绝了法国人希望皇家空军进一步提供空军中队支援的要求,因为皇家空军总指挥休.道丁声称他需要这些战斗机来捍卫英国本土。乔克.克维尔在6月6日的唐宁街十号日记当中颇有先见之明地写道:“我们除非是疯了才会把战斗机全都派往法国。如果战斗机全都报销了,两天之内我们就会被打翻在地。只要手里有战斗机,就算法国投降了我们也能赢得胜利——前提是我们的防空体系完好无损。”这句话很可能反映了白厅内部的政策讨论。甚至就在法国投降前夕丘吉尔还打算亲自赶赴法国为保罗.雷诺总理加油打气,人们还走投无路地期望罗斯福总统能为法国提供积极援助。英国将军艾伦.布鲁克爵士被派回法国指挥主要由苏格兰人与加拿大人组成的“第二支英国远征军”。但是这套排场其实只是丘吉尔为了激励法国人继续战斗而摆出的政治姿态而已。布鲁克本人乘坐一艘荷兰蒸汽船来到法国并且很快得出结论认为法军必败。他与丘吉尔在电话里吵了半个小时,然后下令这支部队从敦刻尔克以南的海滩二次撤退。这时曾经的法国战争英雄、现在的通德派领袖贝当元帅下令全体法军放下武器,可是却没人想到要提前警告一下布鲁克。他在最后关头乘坐一艘渔船逃离了法国。
战场的绝望局势反衬了殿后部队的英勇无畏。承担这项任务的部队包括第51高地师,卡梅伦团,西福斯团,黑卫团,阿盖尔高地团,还有苏格兰边境团。他们耗尽了口粮与饮水,弹药也几乎打光了。之后德军炮兵就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阵地周围的法军纷纷投降之后,他们也跟着投降了。这八千余人在战俘营里渡过了整场战争。不过他们的运气还不算最糟。命运最悲惨的还要算是在圣纳泽尔登上丘纳德公司的兰开斯特里亚号邮轮的士兵、飞行员、水手与妇孺。这条船被德军投掷的炸弹击沉,共有三千五百人遇难,大部分都是被活活烧死的,有些人穿着救生衣跳下水时摔断了脖子,还有少数人因为获救无望而相互开枪射击而死。这场沉船事件远比泰坦尼克号更加惨烈,也更有资格被后人称作英国海事史上最严重的灾难。此时身处伦敦的丘吉尔正在最后一次试图扶植法国继续作战。1940年6月19日星期三,克维尔在日记里兴奋地写道,“有人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主意,要宣布英法两国在政治上结为一体。”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2】走出内阁办公室,口述了一份《联合宣言》。“这份宣言听上去太振奋人心了,肯定能振作起法国人的疲软精神并且激发英国人的活力。这是一份历史性的文件,这份文件的效力将会比本世纪以来任何一份文件都更加深远——恐怕也会更加持久?”(克维尔总算还在语句末尾加了个问号,不过应当指出的是他的灵感来自日后的欧盟创始人之一,当时还很年轻的让.莫奈。)谁也没有告诉乔治六世政客们打算怎样处理他的帝国,直到当天晚上政府才派一名大臣去觐见国王。不过国王并不需要担心,因为第二天雷诺就辞职了,贝当则宣布投降。
敦刻尔克大撤退刚刚结束,英国政府立刻拿出了三件著名宣传作品,将它们与敦刻尔克紧密编织在了一起,而且它们全都流传得很久。第一件也是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6月4日丘吉尔的下院演说:“我们决不动摇,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接下来他又向人们许诺,美国或者说“新世界”将会“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英国即将结束在法国的作战。丘吉尔所谓的“越来越强的力量”指的是他在三十年代非常关注的皇家空军扩建以及此时依然秘而不宣的雷达网络,此外或许还有雷达在敦刻尔克撤退期间表现喜人的报告。但是提到登陆点、田野、街头与山区也就意味着他认为德军入侵不可避免,尽管喷火的表现十分给力。曾经在敦刻尔克作战,如今指挥伦敦南部军队的安德鲁.索恩将军【3】在6月30日告诉丘吉尔,一支八万人左右的德军很可能会在桑奈特与佩文西之间登陆。丘吉尔倒是没那么悲观,不过他也并不认为英军有能力防守住整条海岸线。索恩警告他说,他手下的部队“装备极差……他应该可以在阿什当森林抵挡住德军左翼,但是他实在想不到要如何遏制德军右翼穿过坎特伯雷直捣伦敦。”
当时还有一派军事理念认为德军会通过大规模滑翔机群与空降兵来登陆英国。因此英国各地的操场与板球场上都布满了报废的机械、原木与农具,为的是阻止德国滑翔机降落。高尔夫球场里满地都是大坑,公路上布设了一道道铁制路障。警察全都配枪,为的是射杀半空的伞兵。地方防御志愿者组织旋即成立,很快就会演化成地方志愿军。全国各地都开始出现传言声称不明白色物体从半空中飘过,手拿猎枪或者棍棒的当地居民则在地面上紧追不舍。公路与铁路上的路标全部被拆掉了,以免给德国人指明方向。工厂与饭店用油漆涂掉了自己的名称。甚至就连一战纪念碑上标注的村庄名称都被凿掉了。正当“我们决不投降”的咆哮声回响在下院会场与全国各地的收音机当中时,所有人都认定敦刻尔克之后的下一仗肯定会在英格兰南部爆发。这一可能看上去完全合情合理。毕竟德国人在比利时与法国都势如破竹,谁也不知道德国人尚未准备好大规模入侵英国本土,并且也很难安全驶过海峡。“克伦威尔”一词成为了德军入侵的暗号,1940年9月7日这个暗号还当真派上了用场,尽管事实证明只是一场虚惊。丘吉尔的演讲技巧首先用极有可能成真的灾难场景糊了全国民众一脸,然后又在结尾一脚踢翻了这一场景——如此精彩的意象营造手法想必会让希特勒心有戚戚,不过丘吉尔营造意象的基础并不是疯狂,而是“一位英美血统各占一半的人对于英美两国实力的现实评估。”
关于敦刻尔克的第二件宣传作品于丘吉尔议会讲话后的第二天与受众们见面,这件作品的作者是英国唯一一位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能与丘吉尔相提并论的广播员,也就是古灵精怪的社会主义作家J.B.普利斯特利。他的宣传角度与丘吉尔大相径庭,将视线投向了无数艘小船。“我们从来就认识这些煞有介事的小船,并且很喜欢嘲笑它们。我们将它们称作‘一先令破船’,我们眼看着这些船只装满度假游客又将游客们扔在别处——男性装满了一肚子烈酒与啤酒,女性在船上大吃猪肉馅饼,孩子们的嘴里都含着薄荷糖。”但是当他写到来自怀特岛并且在救援行动期间沉没的格蕾丝.菲尔茨号游船时,他的笔调却陡然昂扬起来。“但是现在呢?看看吧!这些小船就像同样勇敢且伤痕累累的姐妹一样已经永垂不朽了。她们将会骄傲地驶入敦刻尔克史诗之后的岁月。当我们的曾孙辈了解到我们在这场战争之初如何虽败犹荣,后来又如何迈向胜利的时候,他们或许也会学到这些小小的假日游船如何义无反顾地驶向地狱并且载誉归来。”丘吉尔与普利斯特利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正在经历重大历史时刻。(顺便问一句,他们的曾孙辈如今历史学得怎么样呢?)丘吉尔的历史观念糅合了晦暗的警告与决然的抗争精神,普利斯特利的叙事角度则更加乐观开朗。丘吉尔的措辞彰显了心怀全球的气魄,普利斯特利则紧盯着英国家门口。那么这两段叙事哪一段更能打动人呢?丘吉尔的“我们”与普利斯特利的“我们”并不是同一群人。丘吉尔的“我们”其实指的是他自己——“我决不投降”——他希望能够激励听众们认同这个“我”。普利斯特利的“我们”则指的是广大民众,尽管有些感情用事,却更加到位地挑明了这场战争捍卫民主制度的目标。
关于敦刻尔克的第三件宣传作品是比弗布鲁克手下三名年轻记者制作的一本黄皮宣传册。这三个人分别是日后的工党党首迈克尔.富特,伦敦《旗帜晚报》的记者弗兰克.欧文【4】以及《每日快报》的记者彼得.霍华德【5】三个人用加图为笔名在敦刻尔克结束四天之内写出了这本书,题目叫做《罪人》,书中点出了十五个名字,包括拉姆齐.麦克唐纳、鲍德温与张伯伦,十名内阁大臣,还有其他若干人等,并且声称这些人都是罪人。他们的罪行是妨碍英国重整军备,以及自从1931年日本进犯满洲以来未能成功对抗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这本书由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发行问世,书中行文粗鲁尖刻,许多攻讦内容都有失公允,全书上下都充斥着愤怒与恐惧的火热气息。被这本书点名的罪人当中颇有几个出人意料的目标,比方说托马斯.因斯奇普爵士【6】,他的罪名是分散了英国制造轰炸机与战斗机的注意力,而在《罪人》一书出版当月的下旬,英国极其需要这些飞机。还有雷金纳德.多曼.史密斯爵士【7】,他的罪名是生产了质量低劣的食物。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的出现都可谓恰逢其时,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尽管遭到WH史密斯百货公司的抵制,却依然卖出了二十万本。这个数字要比今天同样的图书销售数字更加意义重大。回头看来,这本书的文笔过于浮夸,实在不像是中左翼记者的作品:“一个在武力方面傲视全球并且自由安全的国家”如今被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这本书有效地运用被攻击者自己的言论来谴责他们并且得出了凶残的结论,尽管文笔并不算太漂亮。“一个决心抵抗与征服的民族依然还在强烈要求最终且绝对的保证:正在修补城墙缺口的人们不能听任那些导致城墙倾颓的人们混迹在自己的行列当中……罪人们必须趁早下台……这是他们为了这场我们所有人都下定决心必须拿下的胜利所能做出的最关键的贡献。”三位作者的笔锋指向了战前的绥靖一代,尤其是保守党,将敦刻尔克的败绩完全算在了他们头上。他们的写作思路为一套政治分析打下了基础,日后就连丘吉尔都将会认同这套分析,此外工党在1945年发动的政治复仇也少不了这套分析的支持。有几位罪人在这本书问世之后还活了很久,因此亲身体会到了这本书为他们带来的屈辱与排挤,鲍德温就是其中之一。就在普利斯特利颂扬民主精神的敦刻尔克抒情叙事问世之后没几天,《罪人》就亮出了锯齿横生杀人诛心的利刃。这本书预示了丘吉尔在国内政坛面临的两难局面:他明明是保守党领袖,却要领导一场人民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定义方式就是与他自己的党派作对。不过在1940年7月丘吉尔还没工夫操这份闲心,就像全体其他英国人一样,他的目光也投向了天空。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rton_Beckwith-Smith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Bridges,_1st_Baron_Bridges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ew_Thorne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Owen_(politician)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ter_Howard_(journalist)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Inskip,_1st_Viscount_Caldecote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ginald_Dorman-Smith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5,战争民族 13 万年看客 字11823 2017-07-28 23:45:38
🙂4,闪电战纪实 14 万年看客 字7867 2017-07-22 23:30:47
🙂3,喷火魔法 10 万年看客 字12400 2017-07-22 20:51:51
🙂2,敦刻尔克烈酒够不够八十度?
🙂这里的“三件著名宣传作品”的“宣传”这个词 桥上 字51 2017-07-19 07:25:55
🙂印象中propaganda贬义化是二战后的事 5 发了胖的罗密欧 字207 2017-07-30 18:43:45
🙂确实是propaganda这个词 1 万年看客 字27 2017-07-19 08:05:14
🙂那时德国的豹式还在图纸上 5 三力思 字722 2017-07-16 1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