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二 -- 骨头龙

共:💬4004 🌺30242 🌵2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商榷
家园 至少我可以很明确的说

魔都核心区没涨。

房价指数是指一手房新盘,二手房是不计入内的。我一个同事(本地人,父母有房的情况下的首套)过去一年多就在魔都找房(每周平均会抽至少一个下午或者周末一整天出去看房,但他是希望用),除了去年三季度末四季度那段,魔都内环内的二手房的房价今年几乎没动。

另外上市公司卖房什么的,这就是博眼球的新闻,卖的都是百把千万的钱拿来做账的。真正的地产泡沫,应该是上市公司大量投钱开房地产公司玩房地产概念。

这次的房价上涨,完全没看到正规资金在大规模介入,都是散户,而且是二三线城市的小散户们在接盘。这种格局下,很难引发泡沫从内部破裂。说句不中听的,一个市场会不会完蛋,就在于最后那一棒是不是成功交给了老百姓。普通散户的行为是布朗运动随机正态分布的,绝大部分相互抵消,形不成趋势。同时个人有基本 生存的压力,一般难以大量负债投资,为了温饱必须保证日常一定的现金流,因此基本没有杠杆失控导致强行平仓的风险,也就往往喜欢死扛。而如果大资金被套住,因为普遍高负债高杠杆,甚至期限错配、借短投长,一旦形势不妙就必须果断离场。所以市场击破或者突破关键价位或者防线即所谓临门一脚是由他们完成,散户的任务就是慢慢消化获利盘或者套牢盘。

至于央企地王,这也是蹊跷之处。从去年开始央企频频拿地王是没错,但位置却不是在一线核心区,而都是一些老区以及郊区,且往往是以楼板价直接比临近的次新盘高20-30%的方式拿地。如果从正常经营角度来说,一线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地块的含金量,一线与二三线的含金量都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房地产是相对流动性较低的市场,同时资金沉淀周期较长,如果遇到流动性不足,那就要烂尾。所以即便是拿非核心区的地,也应该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去拿,哪儿这种硬生生把自己的成本给往上抬的做法。这种手法,我看相关地产行业的策略报告里也是直呼看不懂,这里摘录一段:

央企方面,央企房企不惜成本拿“地王”,扩充在一线城市、核心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其考虑的出发点并不完全是按照成本和收益的常规测算,而是增加公司的估值,背后更大的局是为自己在央企地产企业整合与重组过程中增加“话语权”。

我们再看上半年的全国土地出让数据,2016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525.7亿元,同比下降13.7%,一线城市共推出土地139宗,推出土地面积88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5%;楼面均价为1100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平均溢价率为61%,较去年同期上升44个百分点。

四大一线城市中,除了深圳同比暴涨了340%。北京:半年土地出让金352亿,3年来同期最低。上海:半年土地出让金同比略降,平均溢价率高达158%。广州:上半年土地收入仅200亿,一线城市中最低。

相反,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top10里,前三名是杭州 南京 合肥。上海北京只分别排第四第八,但同比是负增长,一线城市里只有第七的深圳是正增长。广州就根本没进前10。

这种手法,实话说颇似股票上缩量对倒打高股价标杆,形成广告和比较效应,吸引跟风盘出货。但只是这种出货,并不是崩盘,而只是一次正常的伏击。房地产的低流动性决定了即便下跌,也最多是缩量阴跌,尤其还缺乏有力的、行动一致性高的主动砸盘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通宝推:武侯大道,吴下小石,nettman,清风居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