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长江流域的“双抢”说开去(一) -- 外俗内正
相比较六七十年代兴修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八九十年代基本上算停滞。
八十年代,由于集体劳动的惯性,村里还能将村民组织起来,挖挖沟,修修堤之类的。至于像引水渠之类的大型水利设施,就基本没办法了。
到了九十年代,什么挖沟之类的,根本就没法组织了。
幸好我国工业化成效显著,政府税收稳步增长,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了。
例如,九八年之前,荆江大堤都是农民用扁担一担一担地挑土垒起来的,九八年之后,修荆江大堤就看不到农民了,满眼全是挖掘机。而且,大堤内侧,全用水泥修成一个个格子,用以护堤。
想想也是,在深海填几个岛,几个月功夫就能填几个平方公里,修长江大堤,算得了什么?
工业化的力量,确实让人惊叹。
97年三峡工程第一次截留,那年我国的钢产量刚好过一亿吨,与现在印度的钢产量差不多。而三峡工程总共用钢两千多万吨,平摊到十年,对我国钢铁行业还有一定的压力。
那时,修个三峡,都快搞成举国同心修三峡了。
现在,就是同时修十个三峡,又能有多大的压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维持不下去还是不让维持下去,这是个问题。 叶入林 字199 2016-08-10 06:24:04
🙂一言难尽,有的地方肯定分了好 迷惑不解 字0 2016-08-19 01:53:37
🙂这是拍脑袋的说法 10 大地之子 字1104 2016-08-08 08:45:38
🙂八九十年代,农业基础设施一直在吃老本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時千峰 字339 2016-08-08 00:05:09
🙂一块地,今年种了早稻和晚稻,来年就只能种中稻。种了中稻, 1 外俗内正 字39 2016-08-08 01:04:34
🙂也有晚稻之后种绿肥的, 2 野芹 字54 2016-08-08 02:03:54
🙂粮食安全(三) 53 外俗内正 字2728 2016-08-06 13: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