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三国有感随笔 -- 解甲
其他人也唱反调,但是大多都没你说得难受。不是因为别人会说话,更不是因为你说得比较深刻,而是你在唱反调的时候经常让我感觉到你会不小心否定自己,端别人的时候带自己也连锅端,所以分外显得耀眼。比如“因余之国”、“肇建之国”,开篇第一句,你的评价是汉奸嘴脸、满门抄斩,可谓理直气壮;而我只不过说了句文王汉祖似是而非,就深文周纳了——如此对比来看,你这样的说法,算不得持平之论,很给人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感觉。不过你历来都是这样说,很早以前都是这样。我考虑吧,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一定是有其他原因的。我从好的方向琢磨,你这样的表现,并非是因为你想这样否定别人,更不是因为你唱反调唱得忘乎所以,而是你把握分寸比较细。在很多比较微妙的地方,你有你的考虑。由于过于细致,别人不是你,自然会有一些奇妙的分歧。发现这些分歧,你就会指出来。结果给人的感觉,就是反复无常。你一直都是这样说话,一开始我是很不习惯的,觉得你总是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现在见得多了,也慢慢习惯了。
谯周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两分,有夸他的,也有骂他的。他的仇国论,从否定的角度看,处处漏洞。
因余之国肇建之国,其立场之分明,是决然可以逮捕入狱的。因为曹魏蜀汉都是官二代,要说因余之国,那是都算得上的。要说肇建之国,那也个个都是肇建之国。所以谯周完全可以因为这话而被罢职流放,这不是欲加之罪的文字狱,而是证据确凿的卖国求荣。
其实说周文王也有问题。说起来好像是积蓄力量,历代秦王也是。你分析的有一点是对的,就他所用的材料来说,周文王是最合适。而问题恰恰就发生在这里。
选取材料时是否尊重事实,是一个人立论是否可靠的基本判断标准。我判断王安石做事存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他的读孟尝君传有着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问题,表露出了他做事时存在为了想法不顾事实的倾向。
谯周这个文王的事例也是巧言令色的典型。因为他说的明明白白,蜀汉曹魏对峙,接近于六国,不同于楚汉(楚汉之争时间很短暂)。那么最合适的对比应该是贾谊所说的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孝公以来的六世秦王,而不是周文王。蜀汉又不是曹魏的臣子,哪有什么文王。曹操说文王,理直气壮,因为他是汉朝的臣子。蜀汉说文王,简直就是逗。
事实上秦王们的例子对于蜀汉也更加具有参照意义。历代秦王百年如一日的征讨六国,对于蜀汉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只不过秦王的例子,显然不对谯周名为休养生息实为妥协投降的路子,所以才刻意回避。
至于秦皇的名声不好,那也在看你怎么说了。第一,秦皇那是胜利者的反面例子,首先你得成为胜利者。先讲秦王之业,这是鼓舞军心士气的路子,正儿八经为了做成一个事业去考虑。第二,以秦王为例子,讲六世秦王之烈,正好还可以谈第七世秦王也就是秦皇的作死之患。李自成也是反面例子,毛泽东不也提了?一般人会说,这是因为毛泽东气魄大,也有人会说,这是因为李自成和毛泽东一样都是起义军。其实李自成和毛泽东的相似处很少,包括起义经历上都没有太多相似之处。人家只不过拿一个负面例子最警戒罢了。
事实是唯独不可以突破的底线,为了胜利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没有底线。
我历来不喜欢儒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喜欢突破底线,不尊重事实,不断有选择的剪裁事实,而且敢于伪造事实,已经是在践踏底线了。
谯周这样的文章,问题多得很。
=======
实话实说,我很想把已经习惯了这几个字改掉。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方针政策,既定不易,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动摇。我还是尽量习惯。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附录一则:谯周《仇国论》 24 解甲 字2062 2016-07-01 12:45:11
🙂所谓似是而非,大抵如此。 1 林风清逸 字240 2016-07-10 10:14:33
🙂你的意思是伏愚子是汉奸论调? 時千峰 字370 2016-07-05 00:11:39
🙂如果抗战时期有人作策论。 6 解甲 字123 2016-07-05 12:52:55
🙂明白了 時千峰 字0 2016-07-05 23: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