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茶余饭后,不可太当真】六七十年代发生的几件NB事情 -- 微风轻行

共:💬27 🌺5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关于这次抓获苏联外交官间谍的影片介绍

http://forum.panda123.cn/redirect.php?fid=9&tid=10267&goto=nextoldset

《熊迹》

《熊迹》是以1974年1月发生在北京西坝河(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的苏联驻华使馆一秘马尔琴科间谍案(“苏修间谍落网记”)为基础创作,故事情节跨越北京和哈尔滨两市。文革十年可以说是中苏两国对峙的十年,这期间不仅爆发了边界武装冲突,林彪事件、七十年代初期的全民挖防空洞运动、北京发生的爆炸苏联大使馆未遂事件等重大事件都和苏联有关。文革提出的“反帝反修”,实际上是拿美帝当了个陪衬。然而奇怪的是,这个时期反苏(或者说“反修”)题材的大型文艺作品却少得可怜,小作品倒是有一些,像小歌舞《自卫反击战,痛击新沙皇》、歌曲《七亿人民七亿兵》,还有那首“反帝必反修,砸烂苏修的狗头”。这和当时全民“反修”、“打倒新沙皇”同仇敌忾的热浪非常不协调,直到文革后期,银幕上才出现一部动画片《带响的弓箭》和一部故事片《征途》与“反修”有关。当时,中苏关系比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因为这当中有两国、两党关系史上的恩怨,有破裂不久的兄弟般合作,有意识形态的纷争,有两国高层间的关系,有国内对林彪事件以后国家走向的思考等等,这些是是非非可谓“是中有非,非中有是”,不像中美关系那样单纯、简单。从中国高层的角度,也许是主张在文艺宣传上保持低调的。

《熊迹》这部电影从思想导向上,还是文革意识形态的延续,片中对文革还是采取赞扬的态度,比如苏方的一个间谍,提醒他狂妄的上级不要轻视我方侦察员时说:“别忘了,他们的侦察员都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这无疑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吻合。但这部电影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感受,比如,大段背诵语录的情节没有了,演员生活化的语言多了,电影主题的生活背景(比如滑冰、游园、圆舞曲)比重明显加大。特别是,在一场历史回忆中,表现了沙俄士兵大规模屠杀我江东居民的场景,给了观众极大的震撼。虽然在此前两年的电影《征途》中也有同样的场景,但表现程度极其有限。而《熊迹》所表现的外国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的场景,在我国以前的电影表现中是非常罕见的,过去我们宣传的重点,主要都是八路军、新四军如何打击侵略者,尤其在文革期间,反对“战争残酷论”是江青的一贯立场,即使南京大屠杀,我们也是在后来才普遍知道的。因此说,《熊迹》中这个小的章节,在中国电影史上,开创了描写中国人民惨遭蹂躏的先河。

一九七一年“九一三”事件后,我东北国境线上,发现敌特入境,一个特务被我打死。另一个潜入江城,化名周英杰,与长期潜伏在江城的特务“紫貂”挂上了钩。“紫貂”通过代号叫“银狐”的某医院内科副主任康一挺,借“八一四”战备工程总工程师夏明非之手,把周英杰安插在该工程中当司机,又通过周英杰与某国驻华大使馆的外交官谢尔丘克取得了联系。江城公安局侦察科长李欣机智地以特务“上司”身份,从康一挺口中得知其“上司”的代号叫“紫貂”,并了解到敌人已通过夏明非窃听了战备工作会议内容。于是,李欣假扮“紫貂”从康一挺手中追回了带有录音带的“熊钟”;又假扮“银狐”,与阴险狡猾的谢尔丘克等周旋,从而掌握了破案线索。之后,经过调查,终于证实“紫貂”就是前特种物资局局长姚秉章。根据这一情况,我公安人员采取了“欲擒故纵,放貂捉熊”的办法,首先团结夏明非,而后又利用姚秉章急于看到会议纪要的心理,在夏明非等人的配合下,巧妙地为姚秉章安排了作案机会。姚搞到文件后,亲自送去北京,同时命令周英杰去偷拍我战备工程地貌图。早已严阵以待的我公安战士活捉了周英杰,又一举拿获了冒充外交官的间谍谢尔丘克、沃洛诺夫,“紫貂”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但敌人并不甘心失败,十二年前离开我国的间谍彼得洛夫又被派到了北京。

《熊迹》由巩卓编剧,赵心水导演,侦察员李欣由石维坚扮演,在他身上仍没有脱离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模式。不过这话得两下里说,英国的007不也是“高大全”吗?只不过他比我们的特工多了那么点儿男女关系。石维坚随后和冷眉主演过一部四人帮迫害知识分子的影片《并非一个人的故事》,观众反映冷淡,但在后来的《天云山传奇》中,和女主角王馥丽双双成名。此外,李默然、浦克、达奇、刘世龙等著名演员在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说到反面角色,我们不能不提到孙敖,他不是反一号,在片中扮演以不正当男女关系被苏方要挟而成为特务,且历史问题严重的主任医师(又是一个知识分子),演得非常好。大家知道他是一个著名配音演员,但他扮演的几个主要银幕角色,几乎都是那种窝囊废型的坏人,像《三进山城》中的王翻译、《吉鸿昌》中的叛徒、《熊迹》中的康一挺。还有一个派遣特务周英杰(相当于真实案例中中方特务李洪枢)的扮演者刘文治,当时还是一个不知名的演员,后来在《苦恋》中扮演男主角,八十年代因在影片《孙中山》中扮演孙中山而声名鹤立。

和七十年代绝大多数电影歌曲创作模式一样,《熊迹》的歌曲由一首进行曲风格的主题歌,和一首抒情歌曲组成。

《啊祖国!永远为你当哨兵》由吴雁泽领唱,片中背景是,李欣冒充特务“银狐”到北京与苏方间谍周旋,胜利返回后,心情愉快,信心倍增。

女声独唱《英雄捍三江》由邓韵演唱,背景是沙俄军队疯狂屠杀中国居民,把中国居民捆在一条绳子上,用轮船拖入江心,然后射击致死,以及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血洒疆土的可歌可泣的史诗般场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