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瓦森纳协定和中等收入陷阱 -- 陈王奋起

共:💬81 🌺1605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类的新世界

金融,俺又称之为【资产云】,是必须要以现实资产为基础的,是必须要厚积薄发,才能水到渠成的,中国要在金融方面与美国一较长短,至少还需要十五年左右,一方面,在资产大大少于美国,而金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现在就去捋虎须,也是太自不量力了,另一方面,金融真的很像云,会造成多雨水的地方,会降更多雨,干旱的地方,会很少下雨,造成两极分化,这种分化,如果主要是国内国外,问题还不大,就如美国人强调的,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一样,但也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反感,如果在国内造成两极分化,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对金融一定要严控。

金融要为实业生产服务,而不能完全独立与实业生产之外,这就如权力要为人民服务一样,因此,对金融业,必须要控制监督,缓行慎行。

再来说一下,中国的崛起,俺的观点是——唱衰中国,就是唱衰世界,反共,就是反华。

网上的畅谈,在俺看来,比大街上老人的闲谈,妇女的拉家常,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观点立场就那么几种,对于奇谈怪论的猎奇,并没有意义,关键在于怎样的分析阐述,实际上,网上畅谈,就是在玩演绎归纳的文字游戏。

陈王兄的这个帖子特别好,很多的网友的回帖也很有价值,大家的分歧主要在于偏重供给侧,还是偏重需求侧,也就是做大蛋糕更重要,还是先确定怎么分蛋糕更重要,是产业升级更重要,还是分配保障更重要。

俺提出的【载体崛起】,并不被西西河的多数人接受,广大河友还是坚持主体崛起的理念。

【载体崛起】的关键在于财富增量,也就是向从没穿过鞋子的人卖鞋子,向从没有汽车的人卖汽车,又或是从没用过手机的人卖手机,对于经济活动而言,这就如发现了【新大陆】,是人类发展的【新世界】,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技术革命,也就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二是社会革命,也就是将小众享有的商品向更大多数人普及。

所有的实业生产,都属于财富变量,而财富变量可以分为换量和增量两大部分。换量,就是鞋子穿旧了,就买新的,汽车老旧了,就换新的。替换性的市场,是熟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消费习惯,和路径依赖,因此,进入这样的市场,经常是有你没我的残酷竞争。

增量市场是生市场,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地创造产品,或者从少到多地做大市场。从无到有,可遇而不可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从少到多,关键是要减少寄生食利阶层,激发更多民众的积极性,相对而言,中国主要应该走后面的道路。

欧美等发达国家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辆车,如果按平均两个人一辆车计算,全世界将会大约有35亿辆汽车,而现在全球只有大约12亿辆汽车,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二的增长潜能。

2014年,2015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都增加了1700万辆以上,占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说,世界的增量都主要是中国完成的。

因此,产业升级,除非实现科学技术革命,否则,主要是在现有的换量市场,与世界既得利益集团竞争,这必然会加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冲突。

而做大市场,也就是增量市场,不但能与其他国家和平相处,而且这个新市场会更广阔。

以日本参照,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应该有八亿辆左右,以韩国为参照,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大约有六亿辆左右,而到2015年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只有1.7亿辆左右,如果汽车的平均使用年限为12年,中国年汽车销量应该为5000万到6700万辆,而在去年,中国汽车销量还不到2500万辆,至少还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如果考虑到,日本国内汽车产量的一半用于出口,韩国接近三分之二的产量用于出口,那么,中国的增长空间更大。

向第一次卖车的人卖车,不可能是中高端汽车,只能是中低端汽车,这并不需要特别先进的技术,关键是更高的性价比,因此,不需要什么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健全产业链,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载体崛起,强调增量,开拓蓝海,做大市场,首先是向国内从没买过车的人卖车,能将茅台酒,做出二锅头的价格,中国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6亿辆,那么,中国的汽车产业,也会像家电产业一样有竞争力。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六亿辆,可不可能呢?日韩人口密度比中国都大,日韩能做到,中国也必然能实现,汽车需要的钢产量,因为可以循环利用,并不成问题,唯一可能的阻碍是石油,但随着电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这样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

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两个产业,对汽车产业而言,做大市场更重要,而对于电子产业而言,产业升级更重要。

因此,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因此,做大市场更重要,而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业,已经基本普及,因此产业升级更重要。

所以,近来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电子产业必须要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升级,但相对而言,汽车,住房对经济影响更大,消除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汽车,让更多的人住上房子,才是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

高价房,高档车,奢侈品在中国大行其道,这是中国的耻辱,这是远比核心零部件主要是进口,或外资主导,更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更破坏社会稳定。

强调供给侧改革,虽然不算是本末倒置,但也是避重就轻,逃避主要矛盾,强调次要矛盾。

老祖宗告诉我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毛主席告诉我们,抓革命,促生产。

抓革命,厚德载物,主要是减缓贫富差距,做大市场,而促生产,自强不息,主要是产业升级,健全产业链。

在国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必然会与发达国家产生冲突,不要说占领国外市场,仅仅是在国内市场,驱除外资,也难以做到。

一边做买办,对向外资敞开大门,一边鼓吹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升级,那么,产业升级的产品,都要卖给谁呀?难道中国的产业升级永远要停留在实验室,甚至纸面上么?

总的来说,产业升级主要是红海搏杀,做大市场主要是蓝海开拓,企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产业升级,绝无可能,而做大市场却可以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

现在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在民用消费品市场方面,基本不能实现日韩那样的水平,将外资基本驱除中国大陆,最多只能是对外资拉一派,打一派,间接获取利益,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沦为只能存在于实验室,或纸面上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升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去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买的汽车,在城市安居乐业呢?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买了汽车,还要进一步地买进口高档汽车,甚至买好几辆,再买几套高档住房,国内外还都要有,养上几个情人,几个私人子,这便是中国权富的追求,真所谓——地主家也没余粮呀!在权富看来,买不起廉价汽车,买不起一套房子,你就是钓丝,罗瑟。

现在的中国,应该是运道最好的时代,全球资本在西方市场基本饱和,劳动力和环保成本过高的情况下,要寻求新的生产基地,和更大的市场。在一个统一的市场内,有三到五家企业竞争,生产效率更高,因此,资本在更大市场的递进,下一个市场基本是上一个规模的三到五倍,在美国之后,符合这个标准的国家,只有印度和中国。

但是,印度只是一个相对统一的非洲,还算不上真正统一的大市场,因此,中国才使全球资本唯一的选择。

中国成为全球资本的唯一选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国家真正统一,人口规模适合,一个民族独大,二是地缘经济位置优越,靠近美国的支持的日韩,还有港台和东南亚的海外华人,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相对中性的官僚主导社会,四是政治经济的社会结构优越,统一又多次元的社会结构,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能动性。

可以说,这四个方面都与毛主席密切相关,可以称之为毛泽东红利,其中,公有制,和统一又多次元的社会结构,更为重要。

改开以来的经济奇迹,根本上有两大原因,一是全球资本向中国转移,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二是国内财富由多数人向少数人集中,形成了庞大的消费能力。实现这两种集中的关键,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官僚,以土地为媒介,以财政为中心,化公为私,劫贫济富的结果。

例如,在中国与德国合资生产汽车的初期,因为社会贫富差距很小,都买不起汽车,因此,利用财富转移实现消费,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到了现在,还利用土地房产,货币金融,继续劫贫济富,实现财富大转移,让少数人,买高档汽车,进口汽车和奢侈品,就是祸国殃民。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由不发达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国家,除了资源优势,只有韩国才算的上以技术立国,而韩国的成功,固然有韩国人努力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扶持的结果,跟随性的产业升级,因为,越高端市场规模越小,因此,产业升级性质的国家崛起,就如虎口夺食,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酿成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的之间的战争,如两次世界大战,要么,因为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形成代差,各个国家都能占据不同的位置,要么,就是美国对日韩,和台湾地区的扶持。

中国绝不可能像日韩那样,获得美国的大力扶持,还会被不断遏制绞杀,因此,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道路,不可能模仿日韩。

又因为,中国的规模太大,不可能在现有世界经济体系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因此,英法等国家的路子也行不通。

至于,向德日那样,通过战争挑战现有现有经济政治秩序,更是不可行的。

中国唯一的崛起之路,就是不断做大市场,以财富存量的市场为基础,通过厚德载物共享利益,实现厚积薄发的产业升级。

如果,中国的年销量能够达到5000万辆,即使让给外资2000万辆,中国还有3000万辆的自主发展空间,这三千万辆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以这三千万辆为基础,实现【载体崛起】。

总体而言,【载体崛起】的根本,是先做大市场,为更多从未买过汽车的人造汽车,以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基础,实现产业升级。

做大市场的两大阻碍,是贫富差距太大,基本保障缺位。而产业升级的两大阻碍,一是缺少独立自主的精神,过于依赖外资,合资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的,必须让外资独资,给外资划定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国内的产业散乱差,必须实现进一步的整合,但这种整合主要应通过市场化完成,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

信息化的高潮过去以后,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自动化时代,和电动汽车,太阳能为基础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无论是自动化,和电动汽车,中国都拥有巨大的优势,因为,这两个产业关键不在技术领先,而在于规模,中国的规模巨大,汽车的保有量较低,因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会更小,石油和电力都主要是国有企业,并不会像西方那样难以调和新旧既得利益集团的分配。

所谓,唱衰中国,就是唱衰世界,根本的原因就是世界财富的增量,要么是创造出从未有过的产品,要么是进一步地向多数人普及,随着这次信息革命的进入尾声,美国的好日子也就开始到头了,财富增量将主要是中国实现的,甚至超过一半多,而只有经济增量才是人类发展的希望,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更大普及,换量的更新次数再多,也还是围绕着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打转转。

随便侃了侃,又扯多了,总之一句话,在科技难以革命性突破的时代,中国就成了世界唯一的希望,这个希望的根本,不在于跟随性,替代性的产业升级,而在于向更多人普及,其中汽车是普及的关键。

通宝推:微笑问天,红军迷,加东,何故悲秋扇,尚儒,jhjdylj,李根,青颍路,舞动人生,盲人摸象,rentg,关中农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