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德国瓷器简史 连载(原创) -- 马灯

共:💬62 🌺5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连载四 迈森皇家瓷器厂 上

书归正传,继续聊皇家迈森瓷器厂。在生产出第一批瓷器之前,博特哥先给所有的瓷土配方和瓷器烧制工艺申请了专利。1710年1月23日,萨克森王国大法官签署最高级别的法令,对其申请的瓷器工艺和配方的权益进行保护,该法令用拉丁文、德国、法文和荷兰文书写。6月6日,瓷器厂的生产线在Albrechtsburg城堡建成。

迈森瓷器厂推向市场的第一批产品是被后人称为博特哥陶(德文Boettgersteinzueg)的一种极其坚硬的红陶制品。由于迈森实现了对烧造过程中的高温控制,使得这种红陶制品非常的坚硬。现在在德国,依然有博特哥陶制品的生产,但多是用观赏和把玩用的了。

点看全图

(最早Boettgersteinzueg产品,不论造型和图案都非常中国风)

白瓷才是创世纪的产品。经过过3年的反复实验,优化工艺,提供质量,1713年,迈森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白瓷产品,其洁白度和硬度都可以与中国瓷器媲美。于此同时,迈森尝试在白瓷釉上加彩,生产白釉彩绘产品。由于掌握不好各种彩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色彩表现,迈森选择了较为保守的低温二次烧制的方式,故而这一时期迈森的白釉彩绘产品的彩都不牢固。

点看全图

(迈森最早期的产品,约1713年出品,高11.5厘米)

如果釉上彩的技术都这么难以掌握,那釉下彩的技术就更难了。直到1720年,迈森瓷器厂才熟练地掌握了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于来自遥远东方的那种蓝与白的神往,是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就在三年前,迈森瓷器厂的主人奥古斯都二世与普鲁士的威廉汉姆一世做了笔交易,用六百萨克森尼龙骑兵,换了一百五十一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8世纪初,600配满装备的龙骑兵于可是非常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了。这些瓷器被世人称作“龙骑兵瓶组”,而被他卖掉的龙骑兵后来被编入普鲁士陆军,绰号便是“瓷器兵团”。

建厂早期,迈森瓷器厂只有少数员工能接触到瓷土配方和烧制技术的资料,瓷器厂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它的秘密。但1718年,Samuel Stoelzel成功出逃奥地利之后,瓷器厂意识到,知识的在利益的驱动下的流动是难以防范的。迈森的瓷器产品应该通过一个标识来区别自己和其它欧洲瓷器,当时商标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么流行。

1720年,在重磅新品青花瓷上市之前,瓷器厂决定在每件产品底部手工绘制一个花体的A字母,代表当时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II August。于是迈森瓷器有了第一款商标。

点看全图

迈森的市场调查员Johann Melchior Steinbrueck发现原来的商标给顾客的联想度太低,不容易识别,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欧洲以A开头的国王和贵族太多了。于是,他建议使用萨克森王族使用的十字交叉双剑的标识,并在上方写“K. P. M”三个花体字母,意为“Koenig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皇家的瓷器制造商”,作为商标。双剑交叉,是萨克森国王一脉使用近百年的徽章图案,在欧洲各国的识别度非常高。新商标从1723年启用,自此,迈森瓷器使用以双剑交叉作为其商标的主体。

点看全图

(迈森瓷器历史上使用过的双剑交叉款商标)

点看全图

(迈森瓷器现在使用的商标)

(本文参考迈森瓷器官方网站、维基百科等公共信息。文中所用的图片来自互联网和苏富比拍卖公司。本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欢迎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公众号“欧洲陶瓷与雕塑艺术”。

您也可以在豆瓣加入“欧洲陶瓷与雕塑艺术”小组。

欢迎关注我们,搜索微博号“欧洲陶瓷与雕塑艺术”。

通宝推:北纬42度,桥上,時千峰,青颍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