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满清功罪 -- aokrayd

共:💬168 🌺951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本和满清并非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距

硬要这么类比的话,至少是五步与一千步的差距,其结果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用满清统治来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开脱,是日本精心策划的宣传战术,希望楼主不要被迷惑。

其实满清之统治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恰和日本入侵可以并论。事实上日本人当时的理由之一便是中国即可安于满清之异族统治,又为何不能接受日本?若是当时中国举手投降,又安知日本不会出几位明君,而中国出几位中兴大臣?

恕我直言,楼主有些过于想当然了。在做这种类比之前,请您详细地考察一下日本侵华时期的殖民地政策。抛开日本在华北统治区公然贩卖海洛因这种丧尽天良的勾当不谈,就说说日本相对比较宽容的台湾,他们是如何对待当地民众的。

既然您说“中国出几位中兴大臣”,那么我们看看在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内,台湾又出了多少位“中兴大臣”?

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日台學生分別召考,

學生人數恰恰與日台人口顛倒過來,

九成多是日人,不到一成是台人,

而日本人人口僅佔6%。

五十年間台灣人擔任法政高等官者,伸出您的兩隻手就數得出來了。

1074所國民學校只有六位台灣人校長,中等以上學校連一位都沒有!

日治時代,台灣人官至中少尉者屈指可數,朝鮮人有官至中將者,

台湾人比朝鲜人(现在的韩国人)还低劣。

相比之下,满清在教育制度,尤其是科举上,对满汉大致是平等对待的,这里有一份清朝状元的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

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

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

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

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

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

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

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王敬铭(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

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雍正二年(1724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

雍正五年(1727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雍正八年(1730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

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 (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

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年(1745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国治 (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庄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以台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王杰(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秦大成(1720年-1779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张书勋 (?-?,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陈初哲(1736年-1787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龄 (?-1776年,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1755年-1811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汪如洋(1755年-179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棨(1734年-179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茹棻(1755年-1821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致光(?-1828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1758年-181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韫玉(1755年-183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潘世恩(1770年-185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六十年(1795年):王以衔(1761年-1823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元年(1796年):赵文楷(1761年-1801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嘉庆四年(1799年):姚文田(1758年-1827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六年(1801年):顾皋(1763年-1832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嘉庆七年(1802年):吴廷琛(1773年-184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嘉庆十年(1805年):彭浚(1769~1833年,湖南衡山县人)

嘉庆十三年(1808年):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江苏苏州府吴县)

嘉庆十四年(1809年):洪莹(?-?,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嘉庆十六年(1811年):蒋立镛(1782年-1842年,湖北天门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龙汝言(?-1838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吴其浚(1789年-1847年,河南固始县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沆(1785年-1826年,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巴河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1791年-1849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二年(1822年):戴兰芬(1781年-1833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寄籍安徽天长县)

道光三年(1823年):林召棠(1786年-1873年,广东吴川县人)

道光六年(1826年):朱昌颐(1784年-1855年,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

道光九年(1829年):李振钧(1794-1839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吴钟骏(1798年-185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汪鸣相(1794年-1840年,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刘绎(1798年-1879年,江西永丰人)

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鸿年(1805年-1885年,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承霖(1808年-1891年),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龙启瑞(1814年-1858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桂(山东济宁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萧锦忠(?-?,湖南长沙府茶陵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之万(1811年-1897年,直隶南皮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陆增祥(1815年-1882年,江苏太仓人)。

咸丰二年(1852年):章鋆(1820年-1875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咸丰三年(1853年):孙如仅(山东济宁州人)

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咸丰九年(1859年):孙家鼐(1827年-1909年,安徽寿州人)

咸丰十年(1860年):钟骏声(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同治元年(1862年):徐郙(1836年-1908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今属上海市))

同治二年(1863年):翁曾源(1834-1887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同治四年(1865年):崇绮(?-1900年,原为蒙古正蓝旗人,后改为满洲镶黄旗)。

同治七年(1868年):洪钧(1839-189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1832年-1888年,广东广州府东莞人,广东顺德杏坛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陆润庠(1841年-1915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光绪元年(1875年):张謇(江苏通州人)

光绪二年(1876年):曹鸿勋(1848年-1910年,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年(1877年):王仁堪(1848年-1893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光绪六年(1880年):黄思永(1842年-1914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

光绪九年(1883年):陈冕(1859年-1893年,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寄籍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

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以炯(1857年-1907年,贵州贵阳青岩镇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建勋(1848年-1913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1845年-191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四川省资中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同和(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寿彭(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刘春霖(直隶肃宁人)

可以发现,汉人相比满人,在数量上呈现压倒性的优势。同时,汉人在职业晋升上并未设限,最高可以官至六部尚书和内阁大学士。而这一切,在日本统治之下绝无可能发生。

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最好的出路就是当教师和医生,再往上升,就会触及日本殖民者的心理防线,这就是日本人给台湾人设下的职业天花板——同时,也是给未来的中国殖民地设下的职业天花板。

满清允许汉人出任帝国宰相,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身为统治者的诚意,而日本从过去到未来,都从未有过类似的慷慨表示。您臆想的“日本出明君,中国出大臣”模式,终究是听信了日式花言巧语之后的一厢情愿。

通宝推:秦波仁者,gzpi,XemK,天煞穆珏,empire200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