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邓特色,其一开始就公开宣扬:自己是开历史倒车 -- 海纳
很多时候是攻击别人的逻辑,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可是基本对于自己的逻辑观点并不修正。
辩论的确不是交流哦。
这里您指出了对方的逻辑上的错误但是并不表示自己的观点还是正确。
您前面的6条,还是有值得斟酌的地方。
一般都说人是一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资源,但是例外也不少,不然也就没有计划生育了。那个时代在我看来也算是这样的例子。
城镇化、工业化不是把人圈在一起就会发生的。城镇化、工业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劳动者还需要资金资源,拿不出这样的资金资源却仍然有人口,还是十分不安分的一群,自然不能让他们继续集中在一起了。换句话说就是“替代就业、延缓就业”。80年代有严打,就是这些不安分的人又在城市聚集了,而能够提供就业的条件还是没有具备。50、60年代建立了不少工厂,十年动乱期间生产秩序被扰乱,就业增加有限;乡镇企业私企外企为主干的劳动密集产业的出现,总要等到90年代了,在80年代还是少数。
记得以前很多街道集体企业,例如手套厂手绢厂包装盒什么的,年轻人待不住的,甚至还要家里年长的退下来年轻人顶班才能进去。
当然80年代严打还和文革时的年轻人的“野放”有关,不过摆脱了大环境单纯说文革万恶,就太简单了。
当时岂止是就业紧张,连住房都紧张,不然就没有北京四合院的那些砖砌的小房子、贫嘴张大民的中间有树的房子了。
农村需要知识,这是历来被重视的,葛存壮的“马尾巴的功能”就是一个例子,那可是文革时候的电影哦。而且上山下乡似乎不是给农村“赐予”什么,而是让年轻人去接受再教育的
再教育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收获是什么,能不能说成功,我是很好奇的。我忘了是哪位河里的朋友说的了,城市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应当想到整个中国还有很多受苦的人,不能认为自己被捧高去享受是应得的,不能认为经历了农村的艰苦生活就是共产党亏欠自己的,怎么能对别人一生经历艰苦的生活又毫不上心呢。他说的很对,这个想法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都是应该自省的。只不过,能够这样想的人多吗?经历了山上下乡的人这样想的多吗?
我记得小时候,虽说我所在的单位是孤立在农田中间的,可是人们算不上看得起农民。小孩儿骂人损人的词汇就包括“农民、山汉”。赵本山的老蔫儿在农村环境中表现的可能是一种过于内向,而在城市环境中则是一种农村人没见识的印象。恐怕在60末70初的时候,也差不多的。50、60年代让有知识的人放下了高贵,而工人、市民对农民拿起高贵的架子来,这可不好。城乡二元结构的缺点嘛。可是既然不能贸然的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不然人口自然会向城市集中,各种问题就又多了,那么就让人与人紧密接触吧。
其实也不光是市民、工人看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也不待见城市人。文章演了个什么电影,知青负责管驴,就是不让人待见的,当然我对于文章也是基本不待见;刘烨的血色浪漫里,农村也基本是个背景,受苦的符号,总之这些人不能说给城市人张脸了。
说回到上山下乡,打个比方,就是着火了,消防队去救火,我们能够指责消防队要求你避让、指责交通管制影响下班、指责水流到路上影响市容吗?如果没有上山下乡,只能更坏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很多对知识分子来说很不舒坦的时代,对多数人的基本福祉却提 16 happyyuppie 字383 2015-11-26 19:06:32
🙂为什么上山下乡是错误的 自以为是 字662 2015-11-26 10:31:03
🙂再论为什么上山下乡是错误的 2 自以为是 字1437 2015-11-27 10:16:58
🙂我看到这儿就想起了高中大学的辩论赛
🙂城里的有几个知识分子? 自以为是 字721 2015-12-19 09:45:34
🙂唉,现在似乎没人想当圣人 1 epimetheus 字695 2015-12-20 00:11:32
🙂读懂中文很难吗? 自以为是 字530 2015-12-21 10:45:52
🙂当语气超过内容的时候 epimetheus 字259 2015-12-23 04: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