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玉出冰天--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一章 -- 石头布

共:💬122 🌺102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可能在东南亚或南亚分化出来

迁徙路线就是由东南亚北上东亚了。

现在已知的事实:

1)O在东亚,东南亚密集分布,是绝对主流;在中亚,北亚(蒙古西伯利亚),南亚,南太群岛有少量分布。

2)北亚,中亚游牧民族中,C是主流(吉尔吉斯/柯尔克孜主流是R,虽然他们面貌上非常“黄”);定居民族(如塔吉克人)以R为多;林中居民有的(如涅涅茨人,那乃人等等)以N为主流,有的(在叶尼塞河深处的羯族(Ket),Selkup人等等)以Q为主流;总之,C,I,J,K,N,O,P,Q,R等等都有,但除了东干回回外,其他土著的O成分都在20%以下,大多数都在10%以下。

3)C,D系先沿海岸分布到东南亚,再北上东亚。

4)N,O是NO子孙,Q,R是P子孙,NO和P是K子孙。N在汉人里有少量存在,南北东西分布均匀。

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最简单的解释就是O分布的密度中心就是其诞生地,大概在缅泰滇附近(当地有民族现在还是纯O3),而后四处扩散,向东进入朝鲜日本,向南进入菲律宾印尼南太群岛,向西进入南亚,向北进入东亚,再向西北进入中亚,向更北进入蒙古。

如果是中亚产生,走丝绸之路进入陕甘青地区,这一路难道没人掉队留下生根发芽?哈萨克,新疆这一片大草原,就没一个以O为主的骑马民族?

另外,中亚北亚并不是O1,O2,O3连片分布的,以O3为多,散点分布,离中原近的蒙古,哈萨克里就多些,离中原远的西伯利亚腹地就极少。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华夏主体是O3,草原上和中原打交道多的O3就多些(但还是占小比例)。而O1O2本来都是在越南两广等地分化出来,沿中国海岸往北分布,一直走到朝鲜日本,他们是百越和东夷的重要成分,和草原打交道少,在草原上就很少见。如果说O在中亚产生,O1O2走南路,O3走北路,然后两者在中国大地再次汇合,这可能性有多大?

现在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演化迁徙问题搞得越来越清楚了,缺的其实是样本,尤其是古尸,各种查古文献只能是软证据,物证比人证重要。

通宝推:乔治·奥威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