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浴血腾飞的龙 --一个抗战的框架性描述 (之一) -- 史文恭

共:💬258 🌺3776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势把握基本没有偏差呀

对局势的把握基本正确。

首先,这些分析明确看到了,棋局的演变已成定局,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入棋局的最终阶段,但是局势演变已经大体可以确定了。

其次,这些分析对最后阶段的执行困难有所轻忽。忘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形势过于乐观。这是整个推演中最大的错误。不过这个错误比起老蒋一门心思消极等待的犯罪,那是强多了。其实这个错误很容易犯,前两年我也是看到大局已定,掉以轻心,不料大局已定的最近两年才是最艰苦的时期。

具体来说,大略的分析都是正确的。

㈠香港、泰国、马来、缅甸、菲律宾、关岛、中途岛、婆罗洲[、荷印、澳洲、新西兰均有被日军在冬季内占领之可能,在半年内英美均非日本之敌,但只要留得新加坡、马尼拉、达尔文等二三据点,即可在半年后造成对日相持局面,以待日军之敝,然后举行反攻。

实战中,日军迅速席卷了东南亚,并对太平洋岛屿、澳大利亚毗邻地区发起攻击。只不过日军自身出现错误,其对中途岛、澳大利亚的攻击都失败了。新加坡由于指挥官的无能迅速损失;马尼拉则由麦克阿瑟的副官组织了较长时间的坚守。最后的结果则是日军的冒险策略,在具体要点上扩张了一些战果,但在大的战略上却承受了更大的失败。

㈡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合英美苏中力量解决日本,而两方面苏联都将是决定力量。如若在数月后欧洲出现第二条战线,便可较快解决德国,这是真正有利的方针,但不知惰性甚深的英美军政人员有此毅力否?

实际历史上,盟国很快就确定了以欧洲为主的战略思想。美国只要欧洲战场吃紧,就会将中国战场的空军抽走。当然,以某蒋为首的中国战场表现极端不给力,也是抽走空军的重要理由。

实际历史上,斯大林多次提出迅速开辟第二战线的要求,但是丘吉尔显然是乐于见到苏联受损的,结果拖延了很长时间。其结果就是苏联士兵大量阵亡在战场上,极大改变了苏联人口的性别比,为苏联在战后的社会危机埋下了深远的伏笔。苏联解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人口结构问题的影响。

所以德国并没有被迅速解决掉。

而这一事实,无疑令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他在战后纵横捭阖维护国家利益树立了信心。

至于老蒋,他只不过是一个连美国驻华代表的地位都比不上的二流半的政治人物。和老毛这样一开始就跻身一流的政治人物不在一个层面。

㈢德国目前进入了进退维谷的歧途,但东线既已无路可走,便有迫使希特勒在东线取守势,在南线或西线取攻势的可能,如此则是希特勒自己造成第二条战线,也就有了迫使英美采取集中主力(英是海陆空主力,美是空军与资源主力)打德之可能性。

土耳其当时保持了中立。德国自己也非常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巴尔干进行了一定防御准备。这个错误德国没有犯,但是德国还是受了损失。

㈣太平洋战争对中苏两国其利有六:第一,华北华中的敌军势将逐渐减弱,即是说无大举增兵之可能了;第二,国民党进攻边区的可能性会减少;第三,给亲日亲德两派一个致命打击,我们使国民党既不能投降又不能“剿共”的可能性更大了;第四,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也更大了;第五,苏联可从东方抽调一部兵力向西;第六,欧洲有迅速造成第二条战线之可能。

这一段分析的最大问题刚才已经说了,乐观。因为乐观,所以没有考虑到最后阶段的波动。因为乐观,所以没有考虑到形势变化没有那么迅速的可能。严格来说,这个问题就是,看到了最后阶段的发展,但是错误的以为最后阶段已经如此发展了。忽略了量变的过程,直接为最后的质变做准备。在实战中的表现,就是操作时机不当,冬行夏令,吃了亏。

整个分析,大略正确,具体时机把握略有不当,非常出彩。

通宝推: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