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浴血腾飞的龙 --一个抗战的框架性描述 (之一) -- 史文恭

共:💬258 🌺3776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之三)蒋介石的抗战 (上)

鉴于这个小系列是一个框架性的科普文章,关于孙文的一些故事,我们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如果提纲挈领地说一句,那就是,一个政治人物如果在短时期内遭受失败是由于外部原因的话,那么,终其一生都如此,则另当别论了。

好,回来,说说蒋委员长的“抗战”。

首先,我们要知道,抗战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蔓延了十四年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里,蒋介石和他的政权在抗战中的立场,作用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从1931年到1937年之前,蒋介石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巩固他对国内的统治,日本的局部入侵还不成为他的主要目标。而相对应的,日本的任务在消化它刚刚吞下的庞大的东北地区(如果我们查一下日本对东北的移民人数就知道,鬼子对东北的征服是一个多么大的项目),----一般的宣传里,好像日本一直都准备一口将中国吞下,实际并非如此,日本人的征服梦想是一个很有耐心的长期计划,他们并没有那么的狂热和愚蠢。

而在1931-1936年之际,蒋介石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他快速通过收买敌方军队的作法在东哥领导的红军面前完全失效了。---当然,蒋介石深知他的这些心怀信仰的前同事们蕴藏的真正政治潜力,并且深富前瞻性地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战略。对此,现在的观察者必须承认,这个战略对于蒋介石和他的政权而言,是极为正确的。

而且,通过博古、李德等的帮助,蒋介石极为有效地在经过四次大的惨败后不屈不挠地贯彻了这个战略,最终取得了让红军三大方面军离开中国的腹心之地,被驱赶到辽远而贫瘠的边疆地区的成就。到了1936年的冬天,蒋介石在他统一中国的跋涉之路里几乎到达了终点,但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他在实质上永远地失去了这个目标。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看,西安事变的爆发来自于三个因素

1. 日本不断蚕食导致的民族统一对外的需求不断上升到达阈值。

2. 蒋介石靠收买和吞并地方军阀的快速进程带来的‘消化不良’终于爆发。

3. 即使经过了疲惫的长征,陕北的红军依然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当然,年轻的少帅一贯的冲动是所有偶然性因素里最大的一个。

无论如何,在从西安脱险之后,蒋介石不是用讨伐,而是用联合暂时性的获得了他和自己未来的掘墓人的和平。-----估计在被拘押后,居然没有被TG枪毙的意外惊喜,让蒋介石在此刻相信了对方已经同意在民族危难之际实现国共联合的意志。---从此,蒋和他的政权终于把抗战作为一个主要的努力目标。

然后,从1937年的华北抗战,到1938年的武汉会战,蒋介石和他的部队虽然屡战屡败,丧师失地,甚至连首都南京都沦陷了,但在这个过程里,坚定抗战决心后的国民革命军从总体上是努力战斗的,而且,在好几次大的会战里,蒋介石至少做到了一点,他没有被日军大规模地围歼其中坚力量。因此,当他失去了中国富庶的东部沿海地带,退缩到了中部、西部的山区时,一方面日军为了他们的占领区不得不分兵把守,一方面由于失去了一大块国土,国民革命军的防区大大减少和兵力密度却随之增加。这两方面形势的消长终于在武汉会战后获得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借助中国中西部逐渐隆起的地势和兵力优势,蒋介石的部队和日军进入了所谓的战略相持阶段。而之后,抗战的影响因素里,军事因素逐渐降低,国际政局因素、国内国共关系因素逐步上升,因之,蒋介石的抗战进入了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由于获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蒋介石的政权得以喘息并开始显现原来在民族危机下所掩盖的其真实面目,----他从来就没有机会好好从上至下整治、改革一下他的“公务员队伍”,他的政权基础,那么现在,蒋系政权真正的面目开始令人难堪地暴露了。

通宝推:诸葛神候,逍遥蜀客,来路,三笑,xm,铁手,京华烟云AMIP,普鲁托,林风清逸,醉寺,四条,trilfe,履虎尾,河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