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伟大的烂尾楼—大航海时代3的信息注释 -- 环宇7504

共:💬104 🌺268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耳曼语系列-尼德兰篇

大航海时代3的隐身人,伊拉斯谟

这位西北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文化界的天王级人物,游戏里是设定作为一个赞助人的(由于他在英国工作过,所以设定中他是在伦敦的教堂里,但是至少中文版中出了bug,玩家见不到他),他的《愚人颂》也在游戏中出现,但没有线索。另外,宗教改革四大天王:佛罗伦萨的萨伏那罗拉、威登堡的马丁·路德(游戏里在马德堡)、瑞士苏黎世的茨温利(游戏里在伯尔尼)、日内瓦的加尔文(游戏里在巴黎)都是在游戏里都是赞助人……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史学界俗称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虽然他只在鹿特丹居住过四年,1466-1536年7月12日),中世纪末期尼德兰(今荷兰和比利时)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

伊拉斯谟是一个私生子,他父亲后来成为了牧师,母亲是医生的女儿;他幼年仍然得到了父母的照料,直到他们在1483年暴发的鼠疫大流行中相继死去。少年时代的伊拉斯谟在修道院和半修道院式的学校里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牧师和医生是当时高级白领阶层)

伊拉斯谟于1492年他25岁时成为神父,但终生并未担任正式的神职工作,而是靠写作和教学维生。

1495年他去巴黎深造,开始接触一些人文主义者。1499年去英国,结识莫尔,成为当地人文主义团体成员。攻读希腊语和研究宗教改革问题。

1506年赴意大利的都灵大学学习(后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因对教会不满于1509年返回英国,发表《愚人颂》,强烈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经验哲学家和僧侣们愚昧无知的空谈,抨击了经院哲学和宗教偏见。1511~1514年在剑桥大学任教。1514年,修道院要求伊拉斯谟回院,经教皇同意,伊拉斯谟保持了对修道院的独立性。1516年发表《希腊语圣经新约批注》,对当时的宗教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年回荷兰。后任查理五世顾问,编写教育亲王的教材,还著书指责战争。

1521年前往瑞士的巴塞尔,继续发表著作。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爆发后,伊拉斯谟觉得关于“文学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的美梦破灭了,于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路德通信,批评路德。1529年宗教改革浪潮席卷巴塞尔时,去弗赖堡。1536年回到巴塞尔。同年7月12日逝世。

尽管伊拉斯谟终生都是一个天主教徒,但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他认为骄奢过度的罗马天主教会,甚至拒绝接受后者授予的枢机职位。

.....牛到这个级别的学者是不多的在《论死亡之准备》(Treatise on Preparation For Death)一文中,他声明了自己的观点——永久生命的保证不在於教堂中的圣礼和仪式,仅在於对基督赎罪的信念。

伊拉斯谟整理翻译,并协助出版了《圣经·新约全书》新拉丁文版和希腊文版(此圣经是马丁路德翻译德文圣经的原本)。他创作的作品有《愚人颂》,《基督教骑士手册》(Handbook of a Christian Knight)和《论儿童的教养》(On Civility in Children)等等。

伊拉斯谟对圣经的研究和他宣传的思想,对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路德钦佩并渴望结交伊拉斯谟。可是后来马丁·路德与伊拉斯谟交恶,马丁·路德发表了《论意志的捆绑》来反驳他,而伊拉斯谟公开指责马丁路德的文章为野蛮的书。

《愚人颂》是文学史上精彩的讽刺体篇章,据说是他在去英国拜访莫逆之交托马斯·莫尔爵士的短短7天时间内完成的。该书的拉丁文原名“Encomium Moriae”还与莫尔的名字谐音双关。在伊拉斯谟众多的著作中,惟有《愚人颂》通俗易读而未被人遗忘。观点一向保守的著名美国史学家史密斯称这本小册子的特点为“诙谐的训诫,善意的讽刺和伦理性的讥笑”。(此书写于1509年,1510年在游戏中出现,但是没有线索….

《愚人颂》里,伊拉斯谟首先认为,推动世界运动的是非理性的、愚蠢的欲望。接着,他假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拟人化了的愚笨(“愚人”),身着学者的长袍,但头上却戴着顶愚人的帽子,在自恋、遗忘、懒惰、享乐、肉欲、酣睡、娇纵和疯狂等侍从的簇拥下登上讲台,面对一批假想的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听众侃侃而谈。在接下来横扫一切的讽刺中,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嘲讽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制度、风俗、人和信念,矛头还涉及婚姻、战争、国家主义、律师、科学家、学者、神学家、国王和教皇们。伊拉斯谟的同时代人对《愚人颂》有的乐于称道,有的则愤而指责。这本书广受关注,仅作者在世时就出版了43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