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文主义谈话录 -- 万年看客

共:💬261 🌺79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4-John Spong:论圣经文本当中的糟粕

感谢大家的到来,能够受邀在尤金.伯克神父讲坛发言是我的荣幸。

……

我为今天的讲座选择的题目是“圣经文本当中的糟粕”。这也是我打算在明年4月出版的一本书的暂定题目。对于很多虔诚的信徒来说,这个题目无非是刺耳的词语堆叠。我们通常不会将“糟粕”与“文本”放在一起说。上千万美国人都认为圣经的语句就是上帝的语句,如此神圣的源头怎么会产生糟粕呢?

但是在圣经的书页之间充满了特定的文字段落,千百年来一直被用来贬低人性、鼓励仇恨、培植偏见以及为战争张目。从这一点上来说,基督教的圣经与其他宗教的神圣典籍并没有什么区别。比方说我们如今很熟悉的jihad一词指的就是受到上帝眷顾的敌对行为。千百年来宗教信徒一直很乐意以神的名义折磨敌人与竞争者。几年前我来到圣地亚哥,参观了一家人类博物馆。馆内藏品当中有一套刑具,几个世纪以来基督徒一直在使用这套刑具对付自己的敌人。这些敌人的名称是异端,也就是不肯接受承认教会权威的人们。当时的基督徒认为教会永远是对的,反对教会就等同于反对上帝。这套刑具当中有一个铁项圈,项圈内侧还有一根顶住喉咙的尖刺。项圈可以收紧,因此受刑者要么悔过自新,要么被尖刺穿喉而死。当然,行刑的名义是仁爱的上帝。还有很多用来折磨异端与异教徒的刑具,能够轻松刺穿受害者的身体。今天的基督徒不太愿意考虑这种事,但是这的确是我们的历史的一部分。

我一直怀疑,在人类历史当中,死于宗教战争的人数比起死于任何其他类型战争的人数都要多。我们只要听一听当今世界的人们怎么说话就行了。911事件之后,指使自杀式恐怖分子劫持客机撞击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的奥萨马.本.拉登就抬出了上帝。乔治.W.布什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的讲话当中也抬出了上帝,然后就向伊拉克人民的头上扔下了导弹与炸弹。在这场以上帝之名进行的战争当中约有二十万伊拉克平民死亡。每天我们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巴勒斯坦人以上帝的名义在腰间缠上炸弹,炸飞了犹太餐馆或者公交车,炸死了他们自己以及一切不幸身处附近的人们。不甘示弱的犹太人也会以上帝的名义将坦克开进加沙与西岸地区,碾平一座座“恐怖分子”的住宅。在爱尔兰,天主教徒以上帝的名义杀死了无数新教徒,不甘示弱的新教徒也以上帝的名义杀死了无数天主教徒。

你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样的宗教才会造成这样的行为表现呢?什么样的宗教才要求人们用上述方式来彰显自己作为上帝选民的身份呢?答案很简单:世界上的每一种宗教都深受我所谓的“部落心态”的荼毒。

简而言之,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最主要的部落宗教。犹太-基督教是西方的部落宗教,我们很肯定上帝站在我们这一边。我本人每周在网上写专栏,因此我有一张记者证。凭借这张记者证,我可以参加两党的参众两院参选人提名大会。两党大会上最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经常引用上帝之名来宣扬自己的偏见。两党会议上的每一篇演讲全都无一例外地以“上帝保佑美国”结尾。我不太肯定这句话究竟是祈祷还是命令(笑声)。某些政客的部落心态比其他人更严重。比方说加州参议员鲍克斯只希望上帝保佑加州(笑声),犹他州参议员赫奇只希望上帝保佑犹他州。我最喜欢的发言来自纽约州众议员查理.伦格,他只希望上帝保佑纽约。我住在哈德逊河对岸的新泽西州,与纽约隔河相望。每天我都能看到查理.伦格召唤而来的上帝眷顾覆盖了整个纽约州,却在哈德逊河上空戛然而止,免得河对岸的异教徒从中沾光(笑声)。仔细想想,这种心态未免太奇怪了。

我很喜欢观看某几位棒球球员打比赛,比方说纽约洋基队的替补投手汤姆.戈登。他一般会在第八局上场,直到第九局被马里亚诺.里维拉换下去为止。如果他能让对方所有击球手出局,他就会向上帝祈祷致谢,因为上帝显然讨厌红袜队(笑声)。

部落心态就是认为你自己享有上帝的恩宠,你的敌人则遭到上帝的厌憎。我希望自己能够活得足够长,能够看到这样一场橄榄球赛:我想看到某位球员在超级碗终场前最后五秒钟距离底线63码的远处踢进一个三分球,并且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能踢进这个球是因为我水平高(笑声),因为我平时训练刻苦,因为我的双腿十分强壮,并不是因为讨厌对方球队的上帝指引着这个球飞过了横梁。”

部落心态将上帝当成了仅供我们驱遣的力量,而且我们在很多层面上都会遭到部落心态的影响。我们天生就偏向于部落身份。如果不能摒除宗教体系当中的部落因素,人类的存亡就将岌岌可危。只要我们奉行部落心态,我们的仇恨就总有正当理由。假如我们是上帝选中的族群,假如我们的国家是上帝选中的国家,假如我们的国家是上帝实现神圣意旨的工具——此类心态目前在世界各地都随处可见——我们就不难找到足够虔诚的语句来掩饰自己的敌意与偏见。只要我们还能在圣典当中找到恰当的语句来为我们的仇恨辩护,我们就无法摆脱奴役。

对于我们这些信奉部落化犹太-基督教的人们来说,或许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一下圣经当中的神圣故事。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想当然地设想了一位选中某个民族来代表自己的上帝。上帝选民理念的问题在于一切其他民族全都成为了非上帝选民。而非上帝选民与上帝弃民之间的界线非常模糊。如果上帝不接受他们,那么我也完全可以不接受他们。许许多多圣经故事都采取了这个视角。上帝仇恨一切选民仇恨的民族,上帝在纷争当中永远站在选民这一边。

我们来回顾一个圣经传统当中的经典故事。犹太人在埃及沦为了奴隶,于是上帝在一丛燃烧的灌木当中向摩西现身,要他前往埃及,将他的百姓从埃及领出来。我们当中最为世俗化的人也知道这个故事,不是因为我们读过圣经,而是因为我们看过塞西尔.德米尔拍的烂片(笑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帝在埃及人头上施行了一灾一灾又一灾。根据圣经的说法,不堪忍受的法老在灾祸的间隙恳请摩西让上帝住手,允许犹太人离开。于是摩西回去准备上路。然后圣经告诉我们“耶和华使法老的心刚硬”,从而使得上帝有理由施加下一灾。在最后一灾当中,上帝派出死亡天使巡行埃及,并且谋杀了——我认为很有必要使用这个感情更充沛的词语——谋杀了埃及各家的一切头生子。犹太人要将逾越节羔羊的血涂抹在门框上,因为死亡天使的智商有限,分辨不出犹太住宅与埃及住宅(笑声),所以必须用鲜血给它们刷一个路标。死亡天使看到这个血淋淋的路标之后就会越过犹太住宅,专杀埃及人。

埃及人正在哀悼头生子的死亡的时候,出埃及记正式开始了。不过埃及人似乎很快就化悲痛为力量了。因为正当希伯来人赶路的时候,法老率领着战车队意图追杀他们。摩西面前是红海,身后是杀气腾腾的埃及人,正所谓进退不得。手足无措的他向上帝求助,上帝让摩西走进海水里,然后海水就分开了。摩西与以色列的子民们走在干地上通过了红海。埃及人打算如法炮制,于是法老的车辆和马兵也冲进了红海。但是上帝让海水仍旧复原,淹死了所有埃及人。然后生就就描述了上帝在红海对岸为了埃及人之死而喜悦的形象。朋友们,如果你碰巧是埃及人,这样的上帝形象未免太难接受了(笑声)。所以没有人从埃及人的角度阅读出埃及记,而是将这段文字当成了我们的先辈的部落文学。这并不是圣经当中唯一一处展现部落心态的段落。假如圣经当中有记载,为什么你就不能运用同一套心态来对付你的敌人呢?你为什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上帝憎恨一切你憎恨的人呢?你为什么不能保持部落心态呢?

约书亚记当中也有一个故事。约书亚攻打亚摩利人,正在大大地杀败他们的时候,太阳要下山了。约书亚知道他的敌人会趁夜色逃走,赶紧向上帝祈祷。于是上帝让日头在天当中停住约有一日之久。这也是夏时令的最早先例(笑声)。上帝篡改了宇宙的运行法则,仅仅就是为了多杀几个亚摩利人。这个目的可是算不得多么高尚啊。当然,十七世纪的教会就是依据这段记述宣判了伽利略的罪名。他们认为,假如约书亚能够停止太阳,那么太阳一定绕着地球运行,所以伽利略是错的。令我大感宽慰的是,1999年梵蒂冈发表声明,“我们现在相信伽利略是对的。”(笑声)基督教教会也懂得与时俱进,只不过有时候会耽误四百多年的时间。要是教会能早点认错,我们现在说不定已经可以遨游星际了(笑声)。

撒母耳记当中也有一个故事。先知撒母耳向扫罗国王传达了上帝的意旨:“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这种言论当真可能来自上帝吗?这些为敌意、战乱、杀戮与偏见进行辩护的文字当真是上帝的言词吗?还是说这些文字只不过是人类偏见与人类崇拜相互混淆之后的产物呢?

再来听听圣典当中的其他文字吧。下面这段文字对于基督徒与犹太人来说都很神圣。第一位男人与第一位女人被创造出来之后领受的第一道诫命是什么?“要生养众多,遍布地面。”这个故事创作于犹太民族的巴比伦之囚时期。生存是此时的头等大事。他们相信自己与上帝立下了圣约,假如不能摆脱囚禁回到故土,圣约就会遭到破除。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条诫命很好理解。但是如今这句话却被人拿来反对计划生育与避孕。如今的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两极的冰盖正在逐年消融。在阿根廷与智利的最南端,在澳大利亚最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地区以及新西兰的南部岛屿,人们正在遭受远远超过健康标准的紫外线照射。有一次我去塔斯马尼亚,路过一家当地学校,看到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正在操场上玩耍,每个人头上都带着一顶宽檐大帽子。你见过小孩子戴着宽檐帽踢足球吗?原来这些学校是公立学校,可以要求学生穿着指定校服。几年前医生们建议孩子们暴露在日光下的时候一定要戴帽子。如今南极臭氧空洞如此之大,以至于南半球的有些地区已经不安全了。而我国的政客还不敢肯定全球变暖是真是假。“要生养众多,遍布地面。”这是上帝的意旨吗?还是导致生态灾难的配方呢?

利未记第20章,“人若与男人苟合,总要把他们治死。”很多人的确按照这样的上帝言语采取了行动。你们想必都知道马修.谢巴德的故事。这个怀俄明州的中学生遭到了一群二岁五六岁的成年人的袭击,他们将他打得人事不省,吊在在零度以下室外的路灯杆上,直到死去为止。因为凶手不喜欢他身为男同性恋这个事实。死者恰好信奉我所属的美国圣公会教派,他在中学期间一直在当地教堂担任祭台助手,也是一名虔诚的教会成员。当他在这家教堂下葬的时候,一位来自堪萨斯州托皮卡的浸礼会布道人在教堂门外拉起了一道纠察线。此人名叫弗雷德.费普斯。他的个人网站名叫“上帝憎恨基佬”。当着悲痛欲绝的家人与亲友面前,纠察线上的人们竖起了标语牌,上面写着“上帝说基佬必须死,请看利未记第20章。”这是上帝的言论吗?还是包裹着神圣传统的恐惧与仇恨呢?

再来看看教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吧。有时候现代女性并不清楚自己的母亲、外祖母与曾外祖母经历了怎样的斗争。直到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美国女性才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保有财产。此前她们的财产全都要寄存在父亲与丈夫的名下。1873年,一名伊利诺伊州妇女玛拉.布拉德福,她满足了伊利诺伊州从事律师行业的一切要求。伊利诺伊州并不禁止女性从事律师行业,因为谁也想不到女性居然会从事律师行业,这种事完全突破了当时人们对于女性行为的常规想象。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拒绝了她的申请。她又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八比一的结果维持了原判。约瑟夫.布拉德利撰写了多数派意见——投反对票的是萨蒙.蔡斯——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法律,因为上帝为她们安排了居家打理的角色。如今的九位大法官当中又两位女性,因此这个判决看上去实在缺乏可执行性。直到二十世纪,绝大多数美国女性都得不到教育。绝大多数招收女性的大学起初都是师范院校,因为教师的工资越降越低,吸引不到足够的男性,而女性则成为了维持教育体系正常运行的廉价劳力。

基督教信仰长期以来一直如此。我有四个女儿。如果你从你母亲的视角看世界,或许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甚至就算你从你妻子的视角看世界,依然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对。但是假如你通过你女儿的视角看世界,那就很难无视她们面前的各种藩篱。我的女儿全都是不走寻常路的类型,我也不知道她们随谁(笑声)。我的大女儿目前是亚特兰大市某大型南方银行的经理,我的二女儿是里士满大学法学院的讲师,我的三女儿在斯坦福大学拿到物理博士学位之后投入了高科技产业,我的四女儿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来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眼镜蛇直升机驾驶员,伊战期间曾经参与了费卢杰之战。养活了这样几个女儿之后,你肯定当不了性别歧视主义者。我曾经对我的朋友说,罗马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女性问题上转不过弯来,是因为天主教神父不能结婚,所以也就没有女儿(笑声,掌声)。

世界上的每一种主要宗教对待女性的态度都很差。在中国传统当中,女性要缠足,使得她们不得不依附男性尊长。在希伯来传统当中,绝大部分旧约文本都将女性视为财产。比方说在十诫当中,第十诫说的是“不可贪恋人的妻子”。有趣的是,在圣经的全部66本书当中——算上次经数量还要多——没有一处提到“不可贪恋人的丈夫”(笑声)。你想过这其中的道理吗?第十诫的主题是财产保护,男人不是财产,而女人是财产。不信的话你就再去看看原文,“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这里的人指的只能是男人,女人只是男人财产的一部分。鉴于十诫将一半的人口视为财产,怎么还会有人想要将十诫当成二十一世纪的道德规范呢?

再来看看第七诫吧。我最喜欢观众此时的表情,“第七诫说的是什么来着?”(笑声)其实你们都知道,“不可奸淫。”这条诫命可谓直截了当,人人都懂。只不过有一点,这条诫命最早出现在摩西五经当中的时候,主流婚姻形式是重婚制。妻子仅仅是财产而已,因此只要财力允许,一名男性想娶多少妻子都可以。还记得所罗门王吗?我们都说所罗门王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是我实在不知道一个娶了一千名妻子的男性究竟能智慧到哪里去(笑声)。我也不知道通奸二字对于一名拥有一千名女性的男性意味着什么。朋友们,要是你拥有一千名妻子,但是还有通奸的欲求,那你真是有毛病(笑声),而且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更严重的毛病。

这就是宗教当中女性地位的历史。圣保罗说,“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保罗的追随者在提摩太书中说,“我不许女人辖管男人”。你跟我们家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说这话试试?这种早已站不住脚的文化模式就因为在犹太-基督教典籍当中具有一席之地,千百年来导致了无数女性遭到压迫。

接下来还有奴隶制。摩西五经指出不可令同族人为奴,如果当真需要奴隶,“可以从你四围的国中买”(笑声)。这样一来加拿大人与墨西哥人就要躺着中枪了(笑声)。保罗在歌罗西书当中——如果说保罗当真撰写了歌罗西书的话,不过就算不是他写的也是他的追随者写的——指导人们如何成为好的奴隶主。保罗告诉奴隶“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又告诉奴隶主“要公公平平的待仆人”,换句话说保罗支持较为和缓的奴隶制(笑声)。他从没想过要从根本上挑战这种损害人性的社会制度。

我从小在南方长大,当年种族隔离不仅是南方各州的惯常做法,还得到的圣经引文的背书:上帝不允许种族混杂。我对于他们使用的圣经文本早就了然于胸了。奴隶制终结之后留下了种族隔离这个孽种,而且这个孽种在宗教群体当中得到了大力辩护。南北战争期间,当南方各州退出邦联的时候,我所在的教会当中的一位主教列奥尼达.波尔克暂且放下了圣职。他是西点毕业生,并且成为了维护奴隶制的军队当中的一名将领,丝毫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再来看看我们如何对待儿童吧。假如你相信人生而有罪,那么儿童自然具有邪恶的天性,这也是教会常年以来一直鼓吹的论断。因此体罚就成了理所应当的行为。“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这句话是最经常得到引用的圣经文本。像这样的体罚不止一次演变成了令我们所有人都惊恐万状的虐待。我们为暴力披上了虔诚的外皮。

圣经当中最邪恶的文本出自马太福音。耶稣即将被钉上十字架之前,彼拉多曾经当众洗手并且表示,“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这时马太笔下的犹太人呼叫道,“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古往今来,这段文字为最残酷的反犹恶行提供了借口。早期教会的教父们,例如杰罗姆、特图里安、坡旅甲以及金口若望都曾经以最恶毒的言语攻讦过犹太人。犹太人是不配活在人世的害虫,是杀死耶稣的凶手。

受难星期五曾经令欧洲犹太人提心吊胆,犹太父母都会把孩子们关在家门之后,因为会众们会在这一天聚集到大教堂里,倾听耶稣受难的故事以及犹太人的所作所为。离开教堂之后一个个义愤填膺,想要找一个犹太人抓过来揍一顿,就算打死也不要紧。十字军东征时期,绝大多数十字军根本没能抵达穆斯林世界,至多走到了离家三五个村镇之外的地方。但是他们一门心思想要杀异教徒,而且身边唯一能找到的异教徒就是犹太人。十字军东征在犹太人的记忆中就是一段血腥屠杀的时期。十四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爆发之后,根本不理解细菌传染与老鼠传播感染的基督教教会将瘟疫视为上帝的惩罚。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施加如此严苛的惩罚。当时在欧洲每四位成年人就有一位死亡,死人根本来不及掩埋。假如你的家庭成员多于四个人,那么从统计学上来说其中至少要死一个人。最后基督徒们终于认定,上帝之所以惩罚基督教欧洲,是因为他们容忍异教徒在身边生活的时间太久了。他们所谓的异教徒自然还是犹太人。因此黑死病时期的欧洲发动了针对犹太人的严酷迫害,直到后来才被希特勒比下去。而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同样发生在一个明面上的二十世纪西方发达基督教国家当中。在上帝的名义之下——尽管上帝在这里遭到了严重曲解——六百万犹太人的性命化为了乌有。美国政府,英国政府,加拿大政府以及庇护十二世教皇全都在袖手旁观,因为反犹主义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灵魂,以至于德国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使我们感到惊骇。“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所以他们活该。

所有这一切恶行都是基督教历史的一部分,都得到了圣经文本的辩护。我们利用这些文本为人类的敌意粉刷了一层虔诚的伪饰。部落宗教是杀人的宗教,世界上所有宗教传统都遭到了部落心态的侵蚀。我能代表基督教传统这样说,因为我亲身体验过部落心态的危害。如今在各个基督教教会当中遭到激烈辩论的题目是同性恋算不算完全的人。我们不会公开采用这样的措辞,但是这的确是辩论的实质:同性恋是不是主动选择道德败坏的道德败坏之辈,又或者他们是否患有自己无法抑制的心智疾患——这是自由派基督教徒的观点(笑声)。辩论如此激烈,以至于撕裂了基督徒群体。还几个教会神职人员团体更关心教会是否会陷入分裂,却不关心我们针对同性恋群体施加了怎样的不义。可是教会的统一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上帝的真理才是。我也不打算呆在一个依靠恐同来维持团结统一的教会里面(掌声)。

我们的宗教遗产确实具有黑暗的一面。应对黑暗面的第一步就是勇敢承认。令我大为惊奇的是,居然有这么多基督徒不愿意承认我们在历史上以上帝之名做出的各种恶行。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公开承认,坦然面对,然后就是动手清除。基督教推动了生态灾难,基督教推动了反犹主义,基督教推动了父权偏见,基督教推动了恐同文化,基督教推动了宗教组织针对儿童的虐待。上述这一切并不是某几个坏人偶尔为之的行径,而是系统性的宗教活动。这些行径深切侵蚀了我们对于基督的信心,尽管基督是我们口中的主。直到不久之前的近现代历史当中,上述恶行依然能得到圣经文本的支持。

鉴于西方世界的宗教信徒在历史上做出了无可辩驳的各种可怖之举,当代世界是否应该彻底抛弃基督教呢?很多人的确抱有肯定观点。很多美国人都担心宗教右翼势力在美国日益壮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另一个团体的增长速度其实更快,我将其称之为“教会毕业生联盟”(笑声)。这些人已经不打算在宗教传统当中找寻人生意义了。我并不认为我们应当彻底抛弃圣经,但是我的确认为我们应当意识到邪恶的存在,应当意识到多少邪恶打着上帝的旗号,应当主动对抗宗教传统当中的部落因素,应当总结归纳圣经当中的糟粕文本并且加以批判。

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基督徒应当有意愿采用全新的方式来审视圣经。贬低任何人的生活的宗教文本,试图毁谤任何一条通向神圣的道路的宗教文本,肯定不可能来自活人的上帝。如果宗教机构站在了贬低生活的一边,无论是同性恋的生活,少数族裔的生活,女性的生活,或者是其他宗教信徒的生活,凡是贬低生活的宗教必然不可能来自上帝,用圣经为贬低生活的行径涂脂抹粉是行不通的。经文不是上帝,经文是寻求上帝却总是被人性碍事的人们的创造产物。

世界上的每一种宗教起初都伴随着部落心态,每一种宗教的起源都是上帝与受选民族的关系。但是宗教并不必止步不前。甚至就连圣经文本最终也超越了部落身份。假如我们了解了剩下的圣经故事,肯定会感到圣经极其引人入胜。圣经起初认为只有一国的百姓是上帝的最爱,但是在旧约结尾的最后一本书当中却出现了一个名为玛拉基的人的声音。玛拉基的意思是“我的信使”,玛拉基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

在起初的圣经文本当中,崇拜方式有所不同的人们会遭到迫害。但是到了新约当中,耶稣却说,“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有趣的是,马太福音从马可福音当中抄录这句话的时候将语序颠倒了过来,成了“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按照耶稣本来的说法,只要不去相互敌挡,我们完全可以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兄弟姐妹们携手并进。我们的道路或许各有不同,但是道路的终点都是上帝的神秘与神圣。圣经一开始将女性视为财产。但是到了新约里,保罗却在加拉太书当中断言,“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并不分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在基督耶稣里男女的界限消弭了,只能通过人性来区分高下优劣。

圣经一开始并不介意剥削乃至奴役穷人与被征服民族。但是在阿摩司书当中,先知阿摩司却大声疾呼正义与敬神不可分离,敬神无非就是将正义献祭给上帝而已。“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如果有人认为正义与敬神是两回事,那么他肯定没有读过圣典当中的先知故事。

圣经当中的上帝一开始可以毫不顾忌地向你的敌人降下十重灾难,新约当中的耶稣却教导人们要爱仇敌,要为自己的迫害者祝福。圣经一开始认为只要通过规范完备的祭拜仪式就能服侍上帝。基督徒对于崇拜活动有着很深的感情,以至于改变崇拜仪式就等同于摧毁了上帝。长老会习惯于定期修改祈祷书的文字,每次修改都会导致一批信徒改换门庭:怎么能用1928年版本之外的其他祈祷书来敬拜上帝呢?我知道一位老太太,她很反感教士在周日布道时采用钦定本以外的圣经版本。于是她对教士说,“孩子,如果耶稣用的都是钦定本圣经,那么你也应该用。”(笑声)总之圣经逐步抛弃了上帝悦纳恰当祭拜仪式的理念,转而推出了先知弥迦的声音。弥迦蔑视一切宗教活动,“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任何用来为战争辩护的宗教都是虚假的宗教,无论说这话的人是奥萨马.本.拉登还是乔治.W.布什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区别(掌声)。假如圣经被人用来支持针对任何一位上帝之子的偏见、压迫乃至杀灭,无论出于任何理由,这些圣经引文肯定不会来自上帝。

我想用下面这段圣经文本结束我的演讲。我相信这段文本集中体现了上帝的真理与宗教的本质,作为一名基督徒,我还认为这段文本体现了基督的最深刻意义。这段文本被人算在了耶稣本人的头上。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说过这段话,但是这段话的确体现了他的精神。在第四福音书当中,耶稣与门徒们谈起了自己来到人世的目的。我们仅仅听到了这段对话的结论,所以请允许我重现一下当时的情形。门徒们问道:耶稣啊,请告诉我们你为何而来?是为了坚定我们的宗教信仰吗?耶稣沉思了一下说:不是。人间的宗教早已经太多了,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很邪恶。我来不是为了坚定你们的宗教信仰。耶稣啊,你是要让我们变得道德且公义吗?耶稣想了想说:也不是。根据我的经验,十分道德且十分公义的人很懂评断,却一点也不懂爱别人。耶稣啊,你是要把真正的信仰带给我们吗?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正统信徒吗?耶稣说道:还不是。我并不想让你们成为正统基督徒。根据我的经验,自信掌握真正信仰的人总喜欢将马车队首尾接环,然后就躲在车后面朝着一切有其他意见的人们射击(笑声)。这也不是我的目的。倒吸一口凉气的门徒们问道:那你究竟所为何来呢?这也是早期教会苦苦思索的问题,而他们借助耶稣之口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任何以我们所崇拜的上帝的名义,或者以我们所服侍的基督的名义进行的活动,如果触犯了任何人的生命,那就肯定不可能源自上帝与基督。或许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不应当再用“上帝的言词”来粉饰此类行径了。耶稣与教会的目的就是建设这样一个世界,让所有人都能在这个世界里有机会活到极致,爱到极致,在无限的人性可能当中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一切的种族与族裔,男与女,同性恋与异性恋,跨性别,双性恋,左撇子,右撇子,种种一切的人性分支,教会的任务决不能是告诫他们应当采取怎样的做法来满足我们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是让所有人获得自由,并且爱所有人,从而让他们实现自我。这就是福音书的信息。“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约翰福音记录了耶稣的言论:“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这句话不容许例外的存在。耶稣可从来没说过“一部分人到我这里来”(笑声),他传达的信息是“所有人到我这里来谢谢大家。”。等到教会真正理解了这条信息并且将其当成自己的标志之后,等到教会将基督教历史上的黑暗内容以及圣经当中的糟粕荡涤一空之后,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将意识到基督教教会再次成为了他们可以前来崇拜上帝的神奇与奥秘的社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