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突破瓶颈的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写在3D打印技术成型后1 -- maturedpeach

共:💬47 🌺139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海航行靠舵手,领导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选择出正确的执行者。伊丽莎白一世依靠德雷克与霍金斯选择了海洋贸易道路,不但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积累,而且建立了殖民地经济体系这一大英帝国的立国之本,最终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百年辉煌的基础。而以商人和科学家为主角的美国则借着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东风,靠着攀科技树实现了产能的暴增,进而转化成军事实力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取代了英国的领导地位。无论是日本的明治、苏联的斯大林、中国的毛泽东,都意识到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才是富国强兵的前提,也是唯一正确的战略决策。而诸如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以及奥匈帝国,没有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现工业化的唯一结果就是被历史淘汰。

随着苏联解体铁幕崩溃冷战结束,以资本主义财团为主体的美国政府面临着一个战略上的抉择:下一步该怎么走?海湾战争中摧枯拉朽般的军事实力吓得全世界的小伙伴们都目瞪口呆,而实际上当时全球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抗得住其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打击。在战略决策上,作为智库一般存在的保守派代表哈佛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已经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其在1993年《外交》(FOREIGN AFFAIRS)季刊上发表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先知般的预言了基于宗教差别上发生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有理论,有军事实力,有盟友,这种实力上带来的举世无双的全方位战略优势让人迷醉,然而以商人为主体的美国并没有如当初70年代的苏联一样沉迷于军事力量的强大,反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为可控的开启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

以家用个人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之所以是人为可控的,因为其核心技术本身作为军事科技早就面世了。二战时期不列颠空战中皇家空军靠着雷达和无线电进行空战指挥,实际上就已经有了互联网的雏形,之后普及到美军连排一级地面部队的无线电报话机更是成熟的通讯技术。随着1946年2月14日电脑ENIAC的问世,电脑作为更先进的设备自然不可能永远单兵作战。1969年美国军方的阿帕网(ARPA)就已经实现了军事连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九十年代初期的经典游戏《命令与征服》开头的过场动画里就有单兵侦察员通过可视电话向白宫总统汇报的场景。而按照七八十年代的标准,现在基本上人手一个的手机绝对是间谍装备。

从时间上看,军事科技要领先民用科技至少20年……

对可爱的美国人民来说,除了政客以外没人关心一统全球解放全人类征服星辰大海这种高大上的话题,冷战结束核战阴云消散后自家日子过好才是真的,于是老布什悲剧了。尽管他领导美国在二战后第一次干净利落的打赢了伊拉克局部战争,终于扬眉吐气克服了陆战的心理障碍走出了越战泥潭的阴影,但在国内经济方面的无能为力却最终导致了竞选连任失败。美国战后婴儿潮的代表人物终于登场了。

即便有着诸如逃兵役以及拉链门等众多丑闻,比尔克林顿在历年美国总统的排名中一直位居前列。管不住裤裆还被人曝光的克林顿的认同度之所以高,唯一的原因就是其优秀的经济管理能力,而这一切都是借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才得以实现的。低通胀低失业率再加上不断增加的个人收入,可以说美国经济在克林顿任期的八年内进入了黄金时期,而载入史册的标志则是年年飘红的政府预算终于在1998年实现了盈余。对老百姓来说,物价的持平以及个人收入的逐年增加意味着生活水平在实打实的不断提高,而低失业率则使得不断跳槽加薪成为可能。对现在愁眉苦脸四处发简历的大学生来说,当时在校生还没毕业就能拿到数份公司邀请函的情况可以算是传说中的神话了。

如果说以普及的个人电脑作为一个个单独存在的点,那么互联网的存在则把遍布全球的点连接在一起一网打尽。尽管经历了高科技泡沫破灭,但经过商场优胜劣汰选择后的商人们反而迸发出更大的热情,距比尔盖茨建立微软领导了工业革命3.1版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另一个天才史蒂夫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成功实现了个人电脑小型化便携化。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3.2版不但把苹果公司变成了全球最赚钱的高科技公司,同时完全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玩游戏也好看小说也罢,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全球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如果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主动获取信息量的暴增意味着大脑缓慢但坚决的进化,而互联网上近乎于无限的免费知识的存在,又使得单独个体独立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可能。

科技改变生活。

相比较苏联咄咄逼人穷兵黜武的全球争霸战略,美国这种攀科技树占领技术高端的做法可谓润物细无声,毕竟“不同意就抽你”这种胁之以危的路子太容易拉仇恨,反而是诱之以利的效果更好。从结果上看,信息技术革命在技术上解决了全球各国人民沟通上的难题,降低了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同时,信息爆炸也使得愚民这种统治手段的成本不断提高,换成通俗的话讲,就是“老百姓越来越不好管了”。

按照马列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科学技术革命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各阶层的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把农民从土地上逼进厂矿,成为了最初的产业工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导致了工人阶级内部的细分与升级,中高端工人收入的改善也慢慢缓解了尖锐的劳资冲突。同时冷战的形成也使得竞争双方不断吸收对方值得学习的精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工会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反倒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工会的作用却在逐步退化与变质。靠工人运动起家建立的政权内部却禁止工人为争取本阶级权益而进行罢工游行,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一方面缓慢但持续的不断完善自身制度,而另一方面却不断地为了内斗而集权,冷战最终的结果自然变得理所应当。以苏联为例,勃列日涅夫时期激烈对掐的无产阶级内部两大集团已经基本形成,封建贵族性质的无产阶级世袭化造就出大批红色贵族官二代,而封建朋党性质的无产阶级小集团化同样培养出数量更多的红色官僚。面对老子英雄儿好汉靠血统占据先天优势的政治对手,无法通过公开选举上位却想要上进的官僚们只能通过抱团来竞争。如果拿中国历史中明朝的政治斗争来做比较,当皇室大权旁落时候就会扶持家奴太监来打擂台,当出现强权皇帝时候,官僚集团就要结党抱团。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反观资产阶级内部生产关系的发展,因为不存在封建化的危险也没人脑子抽抽放弃个人财富背叛本阶级去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以法律为基础通过市场竞争以及选举制度为选择手段的政治体系,要比社会主义阵营成员们稳固的多,也很少出现在台上风光八面下台后四面楚歌坐牢被打靶的结果……

对于已经击败社会主义体系这一竞争对手的资本主义体系来说,其冷战后的发展轨迹是很清晰的,其目的也非常明确:缓解甚至逐步解决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在任何经济体系下,经济运转始终处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构成的循环内。其中分配部分是重中之重,也是政客们厮杀的主战场。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里对每年预算大饼的瓜分,还是信息不透明国家诸如中国对财政收入的使用,甚至大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体系之争,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权永远是最核心的目标,而这一部分也是无解的,毕竟只要动,动的就是国体。因此马列中在阶级关系方面的主要矛盾是无解的,但是其在生产以及消费方面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们却正在通过科学技术升级的手段来缓解甚至最后解决。

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爆炸从根本上缓和了生产方面的主要矛盾:“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当“看不见的手”得到了海量数据的支持,其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就被指数级的放大了。淘宝的发展壮大就是最好的例子,面对败家娘们的买买买需求,有组织生产的个别企业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多,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上涨。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匹配度的增加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状态在不断减轻。如果拿农业灌溉作对比,大水漫灌很可能会把作物淹死,也非常浪费水资源,但是精确控制的滴灌则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商业信息的高速高效流动如同滴灌一样把生产逐一对应到了相应的社会需求上,也由此降低了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生产状态,使得经济运行的更平稳更高效。

同时,信息技术革命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解决消费方面矛盾的强大趋势,而正是这一趋势,使得资本主义体系可以突破限制其发展的瓶颈,进入一个相对良性的发展状态。

相比较“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随着技术发展导致的个人电脑及其小型化的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应用所直接创造出来的新行业与需求,直接刺激激发了劳动人民的购买力。对总体经济而言,电信产业的急速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税收扩大了从业人数的规模养活了更多的劳动人数,从而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购买力。而新增的购买力反过来对电信产品的购买,又良性的促进了行业的壮大与经济的发展。

从发展路线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扩大需求把饼做大的思路: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市场新需求形成新产业,通过满足新需求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整体效率,同时新产业反过来反哺从业人员以满足其购买需求增加购买力。

正由于可以不断满足社会各阶层(主要是无产阶级)的物质需求,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也可以被逐步缓和。毕竟传说中阶级消亡的前提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么,只要能不断满足物质需求就代表着走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路上……

于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三部分都得以减轻甚至解决:

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被更高效更高速的信息流动所缓解;

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被不断增加的新产业所带来经济发展引起的新购买力所缓解;

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被不断满足物质需求的社会各阶层(主要是无产阶级)慢慢淡化。

从过去二十年发展的历史看,行之有效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技术升级换代不断创造对新产品的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三十年前个人电脑还是特殊的电子奢侈品,现在已经基本成为家庭标准配备;二十年前手机还是富裕阶层的宠儿,现在也已经是人手一个的必备品;十年前智能手机还是新潮人士的时尚玩具,如今却有向全民必备品发展的趋势。巨大市场需求所造就的相对应的产能需求不但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更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天量的就业岗位与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

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一整体经济循环来说,通过科技发展进行行业的升级换代是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办法。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科技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生产、流通、消费这三方面的全面提升,而以法律为基础的相对稳定的分配体系又构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稳定的基石。与之相反,产权不明晰的现存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就算走同样的发展路线,新增加的巨大社会财富会直接导致对现有分配体制的不满与争端,套用一句古语,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煤老板们的兴衰史就是最好的例子:经济不景气时甩包袱一样的国退民进给了敢冒险的商人们登上舞台的机会,而抓住机遇并凭借煤价暴涨吃得满嘴流油的煤老板们却并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义,直到被已经红了眼的对手堵上门口逼着实行国进民退,才最终意识到自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反观美国的红脖牛仔们,政府敢违法收自家的农场,那可真会组团操枪发动人民战争打内战对着干啊(具体参看牛仔克雷夫邦迪的故事)。

不同于积重难返死水一潭的僵化的社会主义体制,面临同样对分配体制不满的民众的资本主义体制却有着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的应对机制。以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例,尽管搞工运工会律师出身的奥巴马是运动的最大获利者(或者说是幕后黑手……),但当时的美国政府在表面上一直是以一个裁判者的面目出现的,进攻方并没有出现伴随的大规模杀富济贫打砸抢,而防御一方的财团们也没有对炮灰游行者们实行严酷的反攻倒算,一切都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某国,股市暴跌后股民去金融界示威?就算吃完饭去散步都得自己掂量掂量后果……

无论是3D打印技术,能量无线传输技术,高能电池技术,大规模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技术,还是任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任何标志性的技术突破,都能引发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科技的进步不但会改变生活,还会导致全球经济版图的变更。如果从经济历史发展上看,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全球经济中心由处于封建时代顶端的中国转移到蓬勃发展新兴资本主义的英国,而以内燃机及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让美国具备了领导世界的能力。以个人电脑及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虽然巩固了美国的领先地位,但也给了中国得以拉近差距的机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哪个国家能主导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哪个国家就能占据显而易见的优势地位。

对不同的政体来说,还在不断完善但能基本保证分配制度相对稳定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突破了桎梏其发展的瓶颈,而仅存的社会主义体系在分配制度上的模糊性却依然制约着其体制的发展进步。再加上几千年传下来的诸如贪污腐败等封建遗毒的沉淀,分配制度的完善还任重道远。但是面对已经突破制约瓶颈的竞争对手,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自身的根基问题才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Maturedpeach

2015年6月25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