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从苏联灭亡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 wqnsihs

共:💬1001 🌺6757 🌵5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别的之前,先把水利说说清楚吧

人民公社和水利没关系?你有什么资料证明这一点?

建国以来就是不断组织农民,集中力量干大事。人民公社前又不是包产到户,合作化也搞了十几年了。人民公社制度正是确立,是以1962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为指导,采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模式,同时保持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

60年代前,国家集中力量治理大江大河,60年代后,集中力量搞农田建设,又不是不搞水利了。

1957-1979期间,基本都是人民公社吧,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49年时候是2.4亿亩,57年前灌溉面积不到4亿亩,人民公社时期有效灌溉面积增幅最大)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现有灌溉密度为13%)。同时还完成了2.6亿亩的除涝和7000万亩的盐碱治理。其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立方米以下)不在统计之列。总库容4千多亿立方米。人工河渠总延长300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

反倒是改开的春风一来,1977至1989年的13年间,灌溉面积却没有丝毫增长,加上分田到户后农田基本建设停顿,水库失修以及灌溉系统的利用率降低,使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1980至1998年的平均成灾面积是耕地面积的20.2%,而此前30年的平均值分别是10.8%,高了近一倍。淮北地区在六、七十年代共建机井13万8千眼,可灌溉 500万亩良田。然而到85年7、8月大旱时,整个淮北地区能投入抗旱的机井只剩下4千多眼了。

至于其他方面,工业建设资金来源就是统购统销保障的,人民公社制度是实现统购统销的工具。没有工业建设,化肥能从天上掉下来吗?更不用说一个完整的初级工业体系需要多么天量的资金了。

通宝推:hwd99,林风清逸,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