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与愚蠢小猪关于中国经济的超长篇论战实录 -- 陈经
第一节 从西班牙衰落看俄罗斯2003年亮丽的经济表现
强国上有好事者贴了俄罗斯2003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是多么好,成长多么快,自由市场经济如何有成效,引得自由市场经济崇拜者惊叹不已。愚是数字游戏门出生,擅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而且还不说谎。俄罗斯如此好的表现,愚偏说不好,还说俄罗斯更加衰落。各位看官,让愚慢慢道来。
要说俄罗斯,先说西班牙。西班牙离俄罗斯远着呢,但数字游戏门不管,先把人绕晕。西班牙曾经是超级大国。西班牙当时出产一种羊,羊毛质量非常好,通过圈地运动和羊吃人,西班牙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羊毛与其自己纺织,还不如出口卖的钱多。羊毛主要用来出口,使纺织业及相关技术发展缓慢,产业革命没有在西班牙产生。后来,在南美发现金山,与其养羊纺织,还不如去淘金,金山把勤勉精神消灭了。大量金银流入,而生产并没有相应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使西班牙的羊毛和毛织物比其它欧洲国家贵好几倍,与其自己做还不如买,这样金山把资本主义的芽给淹没了。到了1820年代,西班牙已经是欧洲的穷国。为了保护自己的纺织和钢铁工业,建立了关税制度。一时间,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但好景不长,由于蒸气船的发明,美国的廉价小麦涌入,使购买力降低,再加上英法的竞争,纺织业破灭了。铁路发明,西班牙在本国技术没有整备的情况下,引入外资修建铁路。由于运输费用大降,外国钢铁长驱直入,到1890年代,钢铁业也被事实上消灭了。没有办法,1891年开始实施事实上禁止进口的新税法。
西班牙在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在每个时代都使资源配置最优化,改善了人民生活。但从长的时间来看,却贫穷落后了。对照的日本,1868年才明治维新,没有资源。打仗掠夺资源,得到资源后继续造枪造炮,继续打仗。人民生活一直很困难,而且还最终战败了。但现在日本是超级发达国家。对国家来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技术才是立命的根本。
绕了一圈,该回到2003年的俄罗斯。2003年是欢乐的一年。中国的胃口变得很大,主要原料的输入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而且是在很高基数的基础上的增长。石油、煤、铁、木材、棉花和大豆等一次原料的价格暴涨,连带航运价格也涨了好几倍。所有靠原料出口的国家,经济上都有很好表现。俄罗斯有石油,巴西有大豆,印度有铁矿石。印度还出现了压船压港,一片繁荣,GDP的增长率好象也创记录,不比中国少。
即使是日本这种靠制成品出口的国家,向中国出口木材和废纸都有利可图,搞得日本政府慌了手脚,严禁擅自出口,政府专营。钢铁业也加班加点,向中国出口。在对中国出口的带动下,2003年第四季度,按年率换算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是多年不遇的好年景。
由于收入暴增,中国也不是只吃不拉,大量的工业品涌向海外。2003年也是“三种神器”年,“三种神器”也就是中文三大件的意思。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自由贸易带来的实惠,以前只能消费干巴巴的人均GDP数字,现在却可以实实在在把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抱回家。无论是俄罗斯、巴西还是印度,大家都喜气洋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2003年是悲惨的一年。主要工业制成品价格在持续下落。主要工业国的日子都不好过,日本也不好过,别看有7%的成长率。7%来源于对中出口,如果中国经济减速,会使日本经济增长夭折。如果中国经济顺调发展,会动摇日本经济的根基――制造业,日本发出了挽救制造业的吼声。
2003年对俄罗斯也是悲惨的一年。所有的增长几乎来自资源和农业。当大家兴冲冲地选购“三种神器”时,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当中国彩电只卖100$时,国产品牌不好意思卖80$,关门大吉。国产汽车也一样,买新车还不如买日本的二手车。按照市场经济最优配置原理,皆大欢喜。
俄罗斯的技术还能吃十余年,如果现在的趋势不能扭转,那么经过十余年的高速GDP增长后,就会成为完全的原材料供应国。当然会属于富裕的国家,因为有丰富的资源,届时人均GDP会达到中国的水平。
以上的数据及资料均来源于近期《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及其它一些日本学者的著书立说。数字游戏门会拉大旗做虎皮,以示权威。并且穿帮后能抵赖。
第二节 从西班牙衰落看俄罗斯2003年亮丽的经济表现―答疑
愚的文章跟贴者少,可能是太严密了,无从下手(先自卖自夸一通)。愚写的《从西班牙衰落看俄罗斯2003年亮丽的经济表现――俄罗斯更加衰落》看贴及跟贴的多,深表欣慰。可能是有破绽的原因。因此,补充说明。
这篇文章是愚看近期《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及其它一些日本学者的著书上总结出来的,愚不过是文抄公,由于篇幅原因,愚把这些论证浓缩了。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查阅各种文献,只在图书馆的阅览室看看报,从新书栏里借书,能够被愚看到的应该是主流观点。网友的一些疑惑解答如下。
Q:关于西班牙这一段,论证太不严密了,既然能够买其他产品,怎么会衰落?
A:一方面金银是有限的,虽然抢了不少。另一方面南美后来又相继独立了,断了来源。购买的产品最终消费了,也就是消失了。但西班牙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技术。
Q:西班牙人长于海盗,短于科技,因此落后;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与人均教育水准仍远高于中国。
A:早期的西班牙科技很发达,要不然怎么会有坚船利炮去做海盗。但由于大量的金银流入使它的产业落后了,不能提供更加强的坚船利炮。无敌舰队被更强的海盗――英国打败了。俄罗斯的科技实力与人均教育水准仍远高于中国是事实,但不是发展趋势。普通的学校教育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实际的产业实践对人的教育和训练。如果没有实际项目支撑,即便是博士,几年之后也会变成废人。俄罗斯的产业基本上垮了,大量的人才无用武之地,流到中国的不少,到日本的更多。愚接触过一些俄罗斯人,都对未来很失望。十余年几乎是一代人的时间,原来苏联的产业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基本上都要退了,到时俄罗斯的产业就没有复活的希望了。
Q:目前俄罗斯的发展之路是可预测的。
A:很正确。日本学者的预测,俄罗斯未来的十余年就是原料产地,所以没有俄罗斯威胁论之说。但对中国的预测就不同,有崩溃、威胁和中间。如果中国的产业跃进,则会摧垮日本的制造业,此谓威胁论。如果中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引起内乱,则是崩溃论。中间论则是中国不会崩溃,还会和日本产业互补。民主制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能的话,巴西早该发达了。
Q:“届时人均GDP会达到中国的水平”――错了,错完了。
A:按照日本学者的中间论,中国即不崩溃也不跃进。那么10余年后,中国的人均GDP会与俄罗斯的大体相当。这里愚倒了个说法,届时俄罗斯的人均GDP会达到中国的水平,有什么原则错误吗?另外,日本学者不太信任各国公表的GDP和增长率。比如说,俄罗斯的第三产业占GDP的60%多,中国却只有30%多,很不可思义。喜欢比较各种细节数据,推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比如说,日本2003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达到7%,但日本学者并没有乐观。GDP中什么部分在增长,比总GDP增长更有意义。大概是因为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资源类出口由政府限制,它们创造的GDP对日本经济极其有害的缘故。
Q:俄罗斯从粮食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功劳巨大。
A:粮食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不能反映任何问题。如日本的食品自给率只有30%多。中国自1997年起,就成为食品的净进口国,粮食连年减产,但大家却没有饿肚子,农民还卖粮难。南亚一些国家,饿着肚子也要出口粮食,中国也曾经如此。但它们却把出口粮食的收入用来购买消费品,而不是国家的工业化,虽然对GDP的增长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有帮助,但牺牲了未来。具体到俄罗斯,愚对它的农业不是太了解。只是看了一些报道,说俄罗斯远东有大量中国移民务农,据说有数百万之众。中国农民的技术好,产量高,当然对经济有好处。但也有很大问题,即远东总共只有多少人口,谁知道未来会出什么事。
第三节 是刷盘子还是读书
数字游戏门不仅擅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还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够无耻的。2003年是自由市场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进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俄罗斯和印度都交出了满意答卷,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愚喜欢说瞎话,说自由市场经济大失败。
贩卖私货前先瞎绕,数字游戏门好手段。学生是应该刷盘子还是读书?这种问题还用问,当然是读书了,这在国内根本就不成为问题。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时刻困扰的问题。首先刷盘子的诱惑很大,以日本的标准,刷一个小时的盘子,折成RMB大约60元。那么一天是多少,1个月是多少,1年又是多少。而读书则很辛苦,学费高不说,还有读不出来的可能,即使读出来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所以很多人干脆选择了刷盘子。选择读书的,也必须刷盘子,因为没有钱。又有新问题,即多长时间刷盘子,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比如说买辆车耍耍。用于读书的,还要抵御很多诱惑,为什么自己的生活比刷盘子的差,一旦松懈,原来所读的书白费。有很多问题要考虑。 当然,读出来了,找个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且很轻松。
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但不是现实。有人是白领,有人是刷盘子的。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来就是白领,但这种人很少。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就变成白领,这种概率太少了。多数人只能通过自己奋斗成为白领。日本是个模范生,从穷小子变为白领。祖上没有给日本任何财产,即没有土地也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的本领去交换这些,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它也赶上了好时代,当时通信和交通不发达,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一门心读书,当时读书的形式是造枪造炮打仗。后来,读书的形式变化了,但内容没有变,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由于高超的技术力,从世界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40年代还没有饭吃,到5、60年代家电大普及,70年代汽车大普及。日本成为富裕的国家,以前的书没有白读。奇怪的是GDP的增长率并不高,所谓高度成长期1955-1973,平均不到10%。
中国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下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不多。总在想是不是卖卖地(也就是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这种刷盘子的收入也不少,是不是应该改善生活,比如买烟抽,到十里洋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看到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3、40年代,中国只能做汉阳造,日本已经可以做大和零战,不打你又打谁,即没本事又空守着一份家业。
毛泽东高瞻远瞩让中国人安心读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的收入,卖粮食和卖资源,由国家统一管理,充做学费,使国家工业化,而不是购买彩电冰箱等消费品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GDP。心无杂念,也不攀比邻居的幸福生活。学习成绩也很显著,从几乎零点起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做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颗卫星……,创造了无数第一。完成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这些第一,按照经济学原理,是不懂经济,不讲比较效益,是走弯路。但它们培养了无数人才,培育了工业人口和市场。8、90年代家电大普及,现在汽车也开始进入家庭。正复现日本成长的历程,但日本却从明治开始读了近百年的书。
但是,现在中国爱刷盘子贪小便宜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在算GDP增长多少,多少年后会达到什么水准。就象刷盘子,一天刷多少盘子,挣多少钱,多少年之后就成百万富翁一样可笑。按照现在的GDP增长率,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如果继续读书深造,降低GDP增长率,那么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均GDP也会是一流的。
绕了一圈,该说到俄罗斯和印度。它们的市场经济改革无非是鼓励人民自由地刷盘子,自由地消费改善生活。正好中国开了个大饭馆,生意兴隆,工钱还给的高。刷盘子拿钱,欢欢喜喜把彩电冰箱抱回家。交学费读书?那种没有比较效益的傻事谁干。好在俄罗斯和印度还读过一些书,俄罗斯还有博士水准,让大家还有点悬念。巴西没有读过书,一直刷盘子,大家好象从来就不关心它的GDP增长率,其实它的GDP增长率也是很高的,并且持续了上百年。
第四节 中国和日本的战后再出发
日本虽是模范生,但不敌先生,最终战败。殖民地丧失了,剩余武器被收缴,正在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机、导弹、洲际轰炸机等,连同样机、图纸和实验设备等也被美国拆除运走。大量的工厂和建筑被摧毁,战后日本满目沧痍。从明治开始经历了约百年,又回到了原点。大和虽然沉没,但创造大和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钢铁、航空、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的保留下来。日本本就一无所有,唯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终战直后,政府的经济安定本部(现在经济企画厅的前身)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航空改汽车,军舰改轮船,瞄准镜改照相机。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磨掉技术力,尤其是组织纪律性。一声令下,组织去种树,演义日本版的上山下乡。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这种水杉现在向中国出口,竟然也是每年春季“花粉症”的原凶。战后食品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食给学校发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作“团块世代”,是日本高度成长期的主力,也是现在日本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忘我劳动,完成艰难的转型,毕竟是转行。以厂为家,不计报酬。其实也没有报酬,政府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工厂也没钱,日本生死未卜,怎能计较个人得失。就这样渡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日本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原料大量输入,各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大军又成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推动日本进入黄金时代。
日本经历十年不况,还看不到隧道尽头的亮光。NHK经常放送当年再出发的节目。前不久放送了丰田再出发的节目,邀请了当年的几位技术人员现场作客,讲述当年如何从造飞机转行造汽车,研制日本第一种小汽车――皇冠,功成名就后竟不计报酬引退。回忆当年的创业,白发苍苍的老人热泪盈眶。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废墟。所不同的是,国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现代技术几乎为零,只能仿制汉阳造。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满口之乎者也,与现代工业技术几乎毫无关系。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也不见得比日本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远见卓识,中国崛起唯一的依靠其实与日本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1949年时点,从人的角度来看,日本已经领先中国近百年。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绝大多数是文盲,极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的,知识分子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而不是优化配置土地和资源,这一点上毛泽东至少领先现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家50年。他们还在鼠目寸光地研究该如何优化配置资源。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所以,在经济方面对毛泽东时代的争论完全是不得要领,无论评价高还是低。
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好象很荒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两千多年,绝大多数是文盲。读《毛曰》只20余年就扫盲了,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工业化训练。被许多人指责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发展。其实,人就算是机器,没日没夜地干活,中国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如多些闲暇时光,学知识学文化,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集体劳动,分工协作,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兴修水利,机械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平均身高体重得到了迅速增长。而农民也得到了再造,扫除了文盲,接触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到了科学知识。日本电视台经常有反映第三世界农村生活的节目。其它国家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可能土地是私有的原因),轻壮年在田间拼命干活,但非常贫困,没有文化,家徒四壁。而中国农民,积极性差很多,老弱病残干活,因为有各种农机具,轻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多少还有几样电器。但中国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准还停留在毛泽东时代。相比日本农民,中国农民还算勤快的,但日本农民非常富裕。
工业的扩张,完全是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的。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却使更多的人卷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有必要积极且重复机械高效率地生产产品,而是带更多的学徒。节省下的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机,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计算机。组装半导体收音机获得的知识,比现在拼电脑多多了。看6、70年代的《无线电》杂志,就能清晰体会到这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中等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毛泽东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个奇迹。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的神舟五号,火箭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与世界的先进水准相比是幼稚的,不符合比较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完成了中国高等人才的准备,使中国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成为科技先进国家。在最新技术领域,中国的第一与世界第一诞生的年代相差不远,虽然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毛泽东远见卓识,使中国从目不识丁的文盲,经过小学、中学……,20多年后博士毕业了。日本是模范生,也经历了近百年,明治年间的日本人没有看到日本毕业。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却看到了。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再造。刚毕业的博士是清贫的,当然不能与刷了20多年盘子的打工仔相比,但前途是无量的。
6、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的“团块世代”, 在孩提时代就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之风,读书认字时陪伴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近乎免费地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还受到了很好的职业培训。这代人中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绝对数目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列车急行,但急行的列车却出现减速倾向。
第五节 改革开放
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再造,走完了日本明治以来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科技先进的工业国。中国需要从一所大学校向经济体转变。也就是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
改革调动了积极性,开放如潮水般地引进了先进的西方技术,加上工作重心转移,中国的经济列车骤然前行。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三种神器”的普及,领先名目人均GDP比中国高几倍的国家近20年,人民生活突然间得到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但现在,中国经济列车减速倾向非常明显。怎么办,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改革的攻坚战,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各种彻底改革开放政策纷纷登场。但实际情况是,GDP仍然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人的实际所得却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满在积蓄。
问题出在何处?其实,人的积极性已发挥到极点,在机台上连续工作10余小时,司空见惯。西方先进技术的流入停滞了,只看见外资进入,却没有得到技术,白白打工。只看到GDP增长,却没有见收入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和改革之初完全不同?
日本的家电业受到中国企业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的技术主要却来自日本,为什么日本当年会扶植竞争对手呢。带着这些疑惑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当年中国已经研制出来了,并批量生产,如果不乘早卖技术,晚了就卖不出去了。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毛泽东时代已经起步的先进技术,大型喷气客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大规模集成电路、CPU……,虽然很幼稚,没有比较效益,却如潮水般引来西方先进技术。既然西方技术那么容易引进,就没有必要自己做没有比较效益的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的技术纷纷下马,研制队伍纷纷解散,这是80年代的主旋律。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和平典范一起烟消云散,幸亏火箭和核弹不能引进,要不然全军覆没。
要感谢李灯辉和美国的炸弹,惊醒了梦中人,才发觉自己蹉跎了近20年的岁月,两手空空。李灯辉功不可没,至少应该获得一吨重的勋章。20年是科技人才创造的黄金时代,就这么随风而逝。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科技界的共识。这次和文革不同,文革是瞎干蛮干,外行领导内行,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对于工程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对人也是提高,干着干着,外行也就变成了内行。但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幸亏苏联解体,大量俄罗斯技术和人才流入,中国又开始了50年前的蹒跚学步。对照1999年与1984年阅兵,让无数英雄黯然泪下。
中国的初中级教育也瓦解了。为了提高效率,大量的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他们的技术和组织纪律性消逝在地摊中。在岗的工人拼命工作,却没有时间和能力再学习再教育。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也没有多打多少粮食,其实现在也没有积极性,因为没有比较效益,粮食连年减产,国际市场粮价扶摇直上。农民要么赴闲在家,要么在自动机台上象机器一样干活,却不能获得新知识新文化。幸好学校教育改革的晚,每年还有大量的半人才注入,要不然,经济列车就彻底停滞了。
中国经济列车的实态是,上不能突破,下面临断裂,大量人口不能实现向工业化人口转化。经济列车的发动机――人才,枯竭了。主流经济学家还痴迷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成功经验,却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巴西一直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采用的是主流经济学家理想的体制,但却毫无希望。
问题的本质在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很好的战术手段,但提升到战略高度,却是大错特错。如果只计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技术力,中国的经济列车实际已停滞了近20年。高端再出发,会不会夭折?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念比较效益的圣经。高端产生拉动力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列车会不会崩溃脱节?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唱提高效率的高歌。中国经济列车的前途未卜,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
第六节 急行中国经济列车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
巴西早已建立了主流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所以它的发展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是刷盘子的命。俄罗斯刚建立理想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定着,它的发展是大致可以预期,未来10余年也还是刷盘子的命,只有少许讨论的必要。刷盘子经济非常好预测,一个小时可以刷多少是固定的,别说预期10年,就是预期100年,小学没有毕业的经济学家都可以胜任。可能是主流经济学家算术太差,把刷盘子经济体制定义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列车在僵化的体制驱动下急行,未来的行方如何,是日本学者爆炒的话题。对僵化体制的研究远没有对理想体制那么轻松,需要大量的数据图表进行比对,得到清晰的认识。这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算术知识,因为愚从没有见过他们如此论述过,可能也是他们急着要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由于所处立场,观察角度的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主要分三类:
1.中国经济平安顺调运行,那么2020年中国的GDP大致与日本相当。平淡如白开水,毫无味道。
2.中国的地域格差和贫富格差持续扩大,超过一定水准,中国人有《水浒传》的造反情结,是世界上最难管的人民。那么如果遇到金融危机,整个中国会崩溃和分裂,比苏联崩溃更加惨烈。如果被不幸言中,现在真的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3.中国的产业发生飞跃,由蛹化蝶,那么2015年,中国的GDP压倒美国。GDP及增长率,只有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才有可比性,日本学者非常注意这一点,无论是名目GDP还是购买力平价。否则无法解释人均GDP是中国几倍的国家,现在才普及“三种神器”,且还是中国产的。其实日本也经历了这个蛹化蝶的过程,1945一片废墟,1964年新干线开通和东京奥运开催,标志着日本跨入先进国家的行列。靠刷盘子实现GDP增长,根本就不能实现国家从后进变先进。其实日本在1945年已经是先进国家,只是还没有实物,但有技术和人才储备,约20年一发冲天。
其实中国70年代末也是先进国家,虽然实物很少,各种技术及人才齐备,与先进国家差距不远,所差的是批量生产的经验与机会,与1945年的日本非常象。还有比日本大很多的国内市场。当时的市场结构非常好,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多,虽然名目收入虽不高,但实质收入高,是购买国货的好市场,也与日本很象。再加上政府采购和主导,可以很快补足批量生产的经验与机会,再施加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战术,就能使中国的产业迅速实现由蛹化蝶的飞跃。其实整就一个日本成长战略的复制,那么到上世纪末,中国就会在GDP上压倒美国。当然刚开始生活改善不快,日本也是进入60年代后生活才改善的,但会越来越快,一发冲天。毛泽东远见卓识,在70年代初时就已经看到了中国即将毕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80年代出现了战略偏差,源于自己定位错误。中国虽然清贫,但却已经博士毕业,是先进国家,怎能是刷盘子打工仔可以相提并论,即使当时的打工仔比中国有钱。一算人均GDP比人家少了一大块,着急了,赶快学着打工仔刷盘子打工,也就是参与国际大循环。提出“到本世纪末翻两翻”的奋斗目标,缺乏远大理想。博士刷盘子怎能是普通的打工仔可比,刷盘子的效率高多了,刷一小时的盘子,可比打工仔刷几天。一下子收入激增,原来是刷盘子而不是读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啊,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众不同。于是把参与国际大循环刷盘子做为经济战略。刚开始博士每天只刷一个小时盘子,生活改善奇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天刷盘子的时间越来越多,收入当然也扶摇直上。学业逐步荒废,单位时间刷盘子的效率下降。约20年后,博士每天已经要刷8小时盘子,由于学业荒废,刷盘子的效率与普通打工仔相差不多,收入增长缓慢。博士着急了,是不是自己刷盘子的积极性不够,于是各种改革措施纷至沓来,每天12,16,或干脆24小时刷盘子方案都出来了。直到现在,这位博士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收入增长的动力。
伟人过早仙逝,使中国强国梦的实现至少推迟了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什么中国和日本在奋飞的起点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第七节 日本中国俄罗斯不同的改革不同的结局
日本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摧垮,如果技术力还在,则GDP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什么是技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有大量的数据图表。日本学者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而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就只会对GDP进行四则运算。
如果只衡量技术力,那么1945年的日本,1978年的中国,1991年的俄罗斯是先进国家。只是缺少GDP,日本干脆没有。但日本却20年间一跃重新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根本没有改革,只贴了民主标签。很奇怪,日本不是民主自由且市场经济的国家吗?其实不是。首先政府有个经济企画厅,相当于中国的计委。还有个民间组织――产经联(经团连),确切的说是政府的政府。产经联会长出镜率不比首相少,且定期给各政党打分并公布,按分发钱。所以,两大党自民党和民主党的纲领几乎一样,分歧仅两点,一是伊拉克,产经联不管。另一个是道路公团的民营化,其实也没有实质分别,民营则是产经联直接经营,国营则是产经联经营政府。产经联里大财团的产权是模糊不清的,私营的?又不知老板是谁,国营的?连政府都是产经联的。产经联无法无天,要降自己的税率,增加消费税。产经联也不自负盈亏,银行要倒,政府赶快拿钱。产经联要小泉和石原花好几倍的价格购买燃料电池汽车,还乐得屁颠。有不满,连大众媒体都是产经联的,有意见去厕所。产经联还雇佣了一大帮御用文人,研究写作。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知识分子早被杀绝了。
日本经济的实质是计划经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专制独裁的体制。可偏偏是这种保守落后体制,使日本迈进先进国家。愚读了很多产经联的御用文人写的书,被洗了脑,现在崇拜起计划经济了。
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日本的基干企业,是日本技术的精华,是日本经济的基础和骨骼。如果产经联在,没有GDP日本也存在,如果产经联不在,再多的GDP也轰然倒地。为什么产经联产权不明,计划经济,因为它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决定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或只是刷盘子的脚色。
产经联有几个铁律:
如果骨骼没有发育好,即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谁敢破坏骨骼,求得暂时的生活改善也是对民族的犯罪。骨骼出问题,政府必须出钱修补。这几个铁律在市场经济下是完全不能实现的。
产经联在1945是如何使日本奋飞的呢。当时特别困难,粮食不足,政府得给学校派免费午餐。大量工人失业,不能使他们荒废,组织上山下乡去种树。组织技术人员准备民用技术,当然开始还不完善,即骨骼没有发育好。市场需求大增,技术遭遇瓶颈,不能满足需求,则坚决压制需求。组织人员攻关,同时向国外敲诈:“你如果不卖,以后就没得卖了”,坚决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就这么骨骼逐步完善,产能逐步增长,在此之前人民只能耐心等待。就这么艰难前行,人民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骨骼逐渐强壮,一飞冲天,完成蛹化蝶。
毛泽东远见卓识,他细心体会了产经联的策略,或者穿过50年的时空,细读了产经联的群书。中国要做超一流的工业化国家,打基础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倾全力发展基干工业,发展各种尖端技术。在骨骼完善之前人民必须忍耐,抓紧后备人才培育。压制知识分子,打掉一切不合理的杂音,现在消费就是对民族的犯罪。整个操作手法与产经联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产经联用资本,他用权威。他洞察了我们民族的弱点,贪小利,忘大志。
整个20多年中,中国艰难前行,那么得科学,顺利,愚也是最近博览群书才体会到主席良苦用心――中国要由蛹化蝶。就在中国奋飞的前夕离开了我们。中国由蛹化蝶竟要至少推迟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机会。
问题出在无原则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上。当时已经能够提供消费品,但有技术瓶颈,产能受限制。应该逐步通关,并向外敲诈关键技术,人民继续忍耐,消费带着骨骼逐步完善。应该艰难并痛苦地复制日本蛹化蝶的过程。结果急功近利,引进大量外国产品,把骨骼给摧垮了。虽然生活暂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脊柱却垮了,造成我们今天白打工,因为没有关键技术。经济发展遇到的危机,竟然想把基础全盘卖掉,中华崛起就要夭折了吗?贪小利,忘大志!!!
1945日本再出发,一无所有,但有知识和技术,20年一飞冲天。1949中国再出发,大脑空空,伟大导师给中华民族注入了知识和技术,在即将蛹化蝶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辜负了他对我们的期望,贪小利,忘大志,前途多磨难,不知道会不会夭折。1991俄罗斯再出发,抱着金山压断了脊梁,无数顶尖人才流落异国他乡。
贫穷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财富,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中国今后的行方,不计较个人恩怨,让我们缅怀带给中华民族无穷宝贵财富的伟大导师――毛泽东。
第八节 未来的发展行方
毛泽东时代大方向是非常对的,包括人口问题,只要重工业运转起来,技术上来。人的吃穿用,都可以从国外进口,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现代工业社会,所有的财富实际上就是重工业创造的,这种认识,日本人根深蒂固,什么GDP全是白忙。大家吃喝玩乐就可以了,跟本就不需要给外国人当装配工刷盘子。只要中国的重工业优秀了,那么中国的经济很快就会飞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年百分之多少。只要重工业足够牛,就是把RMB对US$的比价倒过来,大家都没有脾气。老子的GDP就是美国的10倍。在重工业运转起来之前,任何改善生活都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的也都是对民族的犯罪,这是日本人的铁律,也是日本被打倒后还能飞起来的原因,可能是日本所处的环境太恶劣的缘故,一场大地震,全瞎忙。所以日本人能够找出真正经济的原因,受灾后该如何恢复。轻工业和服务业能够创造GDP进行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好了就可以和别人较量,其实就是个陷阱。
毛泽东时代的公社非常英明。要积极性干什么,有空读读书,去玩玩不好吗。重工业运转顺了后,拖拉机就可以放出来了。即使来不及设立拖拉机厂,就把拖拉机零件免费或很低的价格发给农民好了,让他们自己按照图纸装,一次装不好,拆了再装,按现在标准都是GDP,然后要拖拉机干活。
愚小时候喜欢自学无线电技术,因为当时收音机很贵,但相应的元件则比较便宜。愚现在能够体会到毛泽东当时的构思,虽然愚很长时间没有理解,怎么生活品那么贵。把收音机卖的很贵,目的是有钱的主出钱买。国家把钱收回去后继续完善提高重工业技术。没钱的呢,那就很便宜的把收音机零件卖出来,让大家自学无线电技术装收音机,自己动手改善生活,又是对人才的培训,去迎接中华民族的奋飞。
小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当时小学校有航模队,自己动手组装模型飞机,动力,遥控等,能够很锻炼人,比现在小孩子直接买有意思多了。愚现在做工程,非本专业的知识,基本都是哪个时代留下的。
那么按照毛泽东的路走下去。农村很快就会城市化,因为重工业放出基本零件后,人会想出很多方法去排列组合这些零件,设计出千其百怪的东西来,改善生活和生产。做顺了,就可以商品交换,大家的生活会急剧上升。然后,很多中小企业从农村也就诞生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可以迅速提高质量,很快,这些千其百怪的东西就会杀向国际市场,这种千其百怪的东西特别来钱,比大批量的彩电冰箱来钱多了,因为这种东西批量小,有很多盲点,不容易想到。但中国人多,这种专用的怪东西肯定会很多。日本的GDP一大半来自中小企业,愚住的地方就是如此,30年前还是农村,现在却一瞬间工业化了。那些中小企业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点子就可以了,只要重工业够牛,提供这些基础元件。日本的经济起飞也就是这么回事。
进一步,还有更牛的。这些中小企业只用很少的原材料就换回很多钱。然后存在重工业的银行里,反正在联合会里大家不分彼此,把钱再补给重工业,更高的技术又给开发出来了,又促进中小企业飞。重工业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有计划的调整价格,比如说把汽车价格定得很低,去打垮别人的重工业。
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将有很多高技术商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所谓的技术出口,很多外国人就会存RMB,因为可以买到各种商品和技术,RMB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人民的钱。所谓的银行坏帐根本就不会有问题,因为会有人买单,而且因为有信心,不会挤兑银行。现代工业社会的钱其实根本就没有价值,润滑油而已。所以日本人就认为财富是重工业创造的。从帐面上看重工业亏无所谓。
但现在的问题是,要重工业自负盈亏,其实是打断民族的脊梁。现在经济的问题是求人家来办厂,给人家当装配工,装配工只是机器而已,其实是对人的摧残。你这里的人工贵了,外资立马走人,中国经济轰然倒地。其实所谓的金融危机也就这么回事,外国的产经联在倒鬼,他们可是在有计划的进行作战,我们还在玩什么市场经济提高积极性,义和团斗得过洋枪洋炮吗。
我们想发展高技术,一看人家的重工业技术怎么这么便宜,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还看到人家重工业负债累累,更不敢发展了。一看人家吃喝玩乐的第三产业创造了巨大GDP,轻工业也创造了不少GDP,中小企业也创造了不少GDP。我们也应该发展这些行业,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创造GDP,改善人民生活,还能进行资本积累。国有的重工业效益不好,减员增效,干脆卖了算了,完全是舍本逐末。加大财政力度改善GDP也没有加到重工业上,帐面GDP好看了。但民族经济的根垮了,一有风吹草动就倒台。
第九节 刷盘子读书之后记
愚2000年东渡日本,原来很信奉自由民主市场经济能够发展中国。但到日本后,却很困惑。整个日本感觉就象一台机器。日本人的工作比中国人轻松得多,也就是磨洋工,但论起人的技术水准来说,到日本淘金的中国人并不差,但中国的平均经济水准却很差。这里还有国际交流协会,是个小联合国,因为日本富裕,引无数英雄竞淘金,当然亚非拉的穷朋友居多,最近来自俄罗斯独联体的人也多起来了。
这些穷朋友都是来自自由民主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是老牌的,还是俄罗斯独联体等新进。言谈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竟是那么贫困,还受不到教育,毫无希望,无论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多少,人均月收入几何。愚原来信奉的经济就是GDP,发展经济就是发展GDP的观念动摇了。愚的一巴西朋友特别崇拜毛泽东,说毛泽东在拉美人人皆知。说现在拉美在向左转,崇拜毛泽东的政治人物有很大的当选可能。查维斯不用说,巴西的新总统也是。他对现政府还算满意,能够改善低层人明生活,使大家能够受教育。按照他的说法,可以没钱,但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是穷人能够翻身的唯一机会。愚原来是对毛泽东持反对意见的,也动摇了。
来自俄罗斯独联体的是特殊一群。其它国家是留学生居多,他们可是顶级人才,就职于日本的大学或国立研究所。言谈之中,对未来是那么的无望,政治政府混蛋,民主只知道瓜分国家财产,作为一个工业国家的根干垮了,不需要他们为国家效力了,虽然GDP在增长。民主自由能发展中国,也动摇了。
对照这些国家的现实,对照中国的发展经路,愚发觉中国与它们往一个方向走。原来大家还很快乐,因为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使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就是好。但越往后走,先是农民,然后是工人。就是愚这个原来月收几千的人也不满,房价那么贵,各种保障渐渐没有了,心里发慌。关键是在中国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为私人老板打工,于心不甘。自己独立,又没有那个本事。为国立机构服务,待遇太低,也没有象样的高科技项目做。愚对经济很感兴趣,想转行从文研究经济,却发觉那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水准,写出的论文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条理性,所谓论证简直就一踏糊涂,但他们还是权威。TMD老子一个博士,还不会被这帮小学生杀了。所以愚决定逃走,到日本散散心。倒不是想挣钱,因为还是买不起房子,只是工作轻松些,多些时间好好研究日本,愚觉得日本应该是中国现代化的先生。
正好这里有公共图书馆,人人免费。愚有时间就读日本的经济史,日本经济史与中国的关系非常紧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日本对中国现状的研究。日本对世界各国经济史的研究。有个发现非常令人震惊,1945年前(45年后日本战败),中国实际没有自己的政府,统治中国的是英美日同盟的商会。30年代以前,以英国为主导,之后日本为主导,美国两头吃,如918后日本占领东北后就与美国商会提携。到后来日本的商会想吃独食,结果英美日互相打起来了,也就是抗战。袁士凯与孙中山都是傀儡,只是袁士凯的素质高,得到了英美日同盟商会的赞助,孙中山虽然也开了不少优惠条件,但还是被拒绝了。蒋介石也是傀儡,英美日同盟商会赞助发动412政变。
其实在此其间,日本的政府和军队也实际是傀儡。商会是权利机关,商会可以直接调动军队。比如说在东北,日本商会与张家有利益冲突,日本商会要拿大豆,张家也要靠大豆充做军费。这样,日本商会直接要关东军做掉张作霖,要关东军发动918,日本政府只是在后面提包拎鞋,签字画押的角色。所以经常有争论说918时,当时日本政府不同意,其实不得要领,日本商会才是权利机关。1927年,北阀军打到南京,美英军舰开炮,日本商会也要当时的外相一起参与炮击,但外相顶住不干,要用软力量,结果不久后内阁倒台。
日本现在遭遇10年不况,也想找到未来发展经路。所以有关战后再出发的研究很多,NHK有关的节目也很多,给人的感觉是个感动的年代。人人都那么大公无私,不记报酬,在拼。日本基干产业,也就是产经联,还没有运转时,大家也服从安排去上山下乡,因为没有工作,生活也很苦,很多东西也要配给。即使是产经联恢复后的50年代,生活也很苦。进入6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快车道,经济起飞,出口激增,但人民的生活改善依然很缓慢。真正生活大改善是进入70年代,田中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在这之前,日本从外观上看还是第三世界国家。
读中国的经济历史,读着读着,却有惊人的发现。即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日本的一模一样。首先节衣缩食去打造不能直接用于消费的重工业――中国的产经联。然后产经联逐步成型开始运转后,很多东西开始凭票供应,票也越来越多。人民也放假了,也就是上山下乡。花了才2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是模范也花了近百年,从无到有打造了的中华民族的经济永动机,这台新机器就开始调试磨合试车了,逐渐能放出各种消费品,但产能不足,因为存在各种技术瓶颈,才是一架新机器。所以票据很多,压制消费,但总量却是呈指数在飞升。各种中国最尖端的的技术基本上都在20多年前产生,说明中国的产经联正在迅速增长。按日本的观点,在产经联打造完成后,人民就应该放假了,因为有个一个民族的经济永动机,毫无必要努力提高人的优化组合去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因为这个时候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人的积极性在钢铁面前是藐小的。
人民放假是发达国家的特征,比如去观光,看电影,书画展,打球,做运动,打游戏,反正不能干活,干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因为又要靠人的积极性去拼钢铁,又回到小农经济社会。玩还不白玩,还能创造GDP,老子减肥创造的GDP比你种粮还多,这种玩的GDP占发达国家总量一大半。20多年前的中国其实就这么回事,因为民族机器才刚打造好,只换了个说法,叫大串联,大字报……,只是没钱,没有算成GDP,要真按现在的标准都算GDP。武斗都是创造了巨大的GDP,拆了建,建了拆,自己还快乐着,就象现在娱乐业GDP。其实该玩的玩了该乐的乐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又回忆起过去,磨洋工,吃大锅饭,其实那时发达国家的特征,为什么生活还很困难,是因为永动机才刚打造好,还需要磨合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就要起飞了。愚这个发现是惊人的,日本产经联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却这么流露的。现代工业,其价值根本就不是人创造的,而是自动机器,而货币只是用来润滑这部机器的润滑油,跟什么价值规律毫不相关。中央政府的作用就是尽量降低人民的积极性,想方法去玩,让机器干活,或其它国家的人刷盘子。因为是先进民族,刷盘子是耻辱。
日本从明治过了近百年,农业时代的人早死了。战败后,美国想拆产经联日本人坚决不干,一是日本地少,不能用种地去创造美国减肥的GDP。日本没有资源,不能创造美国炸弹GDP。日本人少,不能为美国做运动鞋,让美国创造运动GDP。所以日本人非常坚守自己民族的永动机,不会被威胁利诱。在日本做自由市场经济的学问人,只会对外国,要敢对本国如此,产经联坚决镇压,在美国学经济的人就是被怀疑对象。日本财相竹中平藏刚上台时被媒体炮轰,说他是在美国学的经济。其实是产经连在提醒竹中:你小子不要乱说乱动,否则不得好死。
各国的产经联之间是相互斗争对象。热战时,从产经联重工厂开出的是坦克大炮。冷战时,产经联重工厂提供基本原料和先进技术,然后手工(也就是刷盘子)装配成各种消费品,然后用消费品去攻去杀。产经联重工厂提供基本原料和先进技术根本就是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毫无价值可言,从业员也少。所谓的GDP也就是润滑油,没有实际意义。所谓的各种基础原料价格和先进技术,根本与价值规律无关,只是国家间斗争策略。民族的产经联被打到了,这个民族也就被打倒了,无论GDP多少,GDP纯粹是润滑油产生的泡沫。任何有损产经联的事,在日本都被看做民族的罪犯,只能添砖加瓦,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外资极少的原因。
中国才刚从农业社会过来,毛泽东迅速使中国工业化,但在打造民族的产经联时手法不够细腻,得罪了知识分子,又加上知识分子没有在工业社会训练过,做出的学问一踏糊涂。把中国拉到什么减员增效,国有企业也就是中国的产经联自负盈亏,自由市场,价值规律,其实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经济政策。日本和美国的产经联根本就不是按市场经济操作的,完全是斗争策略。
结果中国自己的产经联遭到了严重损害。创造了一大堆GDP泡沫。中国以GDP为发展战略,已经使中国从70年代末的先进国家变为中进国。如果产经联全倒,则是彻底的后进国家,无论GDP多少,人民生活会非常困难。现在已经有这个苗头,很多人生活困难。
所谓市场经济的实质的提高人的效率,计划经济是提高机器的效率,所以日本的中核产业全是计划经济。相当于用我们的血肉之躯去拼钢铁,又在做义和团拼洋枪洋炮的事,还以为自己能够复兴。日本为什么研究中国的基干产业,而不怎么去研究GDP。在日本人眼里,GDP纯粹是泡沫,因为各国算法各不相同,是靠产经联大树撑着的。中国为了GDP已经走火入魔,房价涨了GDP就来了。但民族的产经联倒了,日本和美国把它的产经联一撤,整个大厦轰然倒地,人民任由宰杀。
第十节 刷盘子读书系列之答疑篇
1.什么是产经联?
日本的产经联的大财团一般是不显山露水的。电视广告上从没有他们的身影。但由于我是做工程的,所有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产品,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形式变了。
比如,把彩电、冰箱、洗衣机,甚至汽车拆了。涉及到的基本材料、部件和元器件等,品种是很有限的,都是来源于有限的几个财团。如三菱重工,住友化学,三井物产等。日本的大银行也是它们办的,如三菱银行,住友银行,三井银行等。
我们所熟知的几个日本品牌,如东芝,SONY,松下等,其实都隶属于这些财团。他们实际只是装配工的角色,把那些资材(日本的名称)买来,装配成各种消费品。中国的那些家电大手其实也是装配工的角色,资材很多也来自日本。
由于我是做工程的,现在就象明镜一样。做工程时,要买许多资材去组合。但我的拿货价与竞争对手的拿货价就是不同,可能差好几倍。说市场经济了,价值规律,等价交换,根本没有。而是能提供这些资材的大财团在操纵。大财团要你死就死,要你活就活。记得我原来在国内时,与台湾的企业竞争,但所用的资材却都是日本提供的,但他们的拿货价比我少很多,如何与台湾企业竞争。
日本研究中国的外贸,会把各品目细分出来,那些是资材,那些是成品或其它。现在的趋势是,日本把资材运来,在中国组装,然后又销回日本。中国只是刷了个盘子。日本国内出售的商品大多是中国产的,但基本资材却是日本的。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在刷盘子创造GDP,日本吃喝玩乐创造GDP。
但问题是会刷盘子的很多,很多人抢着刷。如是冷战,它可以请别人刷,如是热战,就好瞧了。那么从国家的层次来说,70年代末的中国是先进国家,是博士水准,虽然比较穷,现在则向刷盘子的看齐了,虽然比博士有钱。
现在仔细品位毛泽东的政策,战略构思很清楚。就是不能刷盘子,刷盘子只能带来暂时生活改善,会消磨掉民族的斗志,是对民族犯罪。暂时苦一点又如何,大家吃穿用的不都有吗,只是数量和质量不足。等中国的经济永动机运转起来了,民族也就起飞了,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
先进民族的标准就一个,有不有经济永动机――产经联,跟GDP毫无关系。只要产经联强,要谁生则生,要谁死就死。四小龙全是刷盘子的角色,问题是别人有意扶持它们,如何竞争?GDP总量和增长率几何是毫无意义的垃圾指标,刷盘子挣来的钱没有落实到民族的产经联上,就不是资本积累。想把产经联卖了去换GDP得到暂时的生活改善,是对民族的犯罪。
为什么毛泽东喜欢读历史,而不读经济。我想他是细读了中国的经济史,也细读了日本的经济史,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中国前进的方向。我也是读经济历史,读着读着,在结合我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突然间觉得象明镜一样,能够用工程的方法计算出中国未来的行方。即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
如果中国的产经联彻底进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那么中国就死路一条,时间大致就2020年以前,很多研究就指向这时点。就这么混,也就不好不坏,但底层的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差,不管人均GDP几何。如果产经联重新抱成团,所有刷盘子的收入用于提升和改造产经联,准备后备人才,生活水准暂时下降,很多人没有工作。但不要紧,国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大家放假,利用这闲暇时间读读书,学学科学技术,或者干脆就游山玩水,只要不刷盘子就行。那么约20年的时间,中国就会飞起来。
我觉得日本人对经济的认识非常深刻。他们的工业革命开始了近百年,所有的知识分子都科学化了,人民的危机思想也根深蒂固,一场地震全完,所以能够相互配合,不计较暂时个人恩怨得失,服从整个民族的利益,所以他们能够在战后跌到后飞起来。即使现在出现一场大地震,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都销毁,只要产经联的人留下来了,20年后日本又是一条好汉。
但中国却不同,工业革命才开始20多年,知识分子还是农耕时代的思想和思考方法,如经常挂在嘴边的良心良知等,但人的良心良知和积极性只在农业社会有效,因为可以早出晚归,多刷几个盘子和多刨几亩地,收成也不要被别人拿走了。但在工业社会,人的良心良知和积极性在钢铁面前是藐小的,无论如何也干不过生产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所以现代工业社会的制度设计都要服从民族的自动提款机――产经联进行设计,人只是从属和享受生活的,而不是刷盘子的。
人民的危机意识很差,总觉得中国地大物博,总想现在是不是应该刷盘子改善生活。也就是日本和中国走上不同的道路。
“产经联”其实是圈内的名称,我经常参加一些研讨会,会上经常就提“产学官”一体。它的大众名称应该是“经团连”,但这个“经团连”的名称和成员企业是不断变的,虽然实质内容没有变,也就是“产学官”综合体――“产经联”,有一本书叫《经团连和日本经济50年》。现在这个“经团连”的历史很短,刚和日经连合并不久。现在的会长奥田硕也是初代会长,也是丰田自动车的会长,被称为财界总理。“经团连”下面有很多分舵,其中有个类似于防卫厅的分舵,由三菱重工的会长出任。“经团连”伞下的分会很多,如日本钢铁同盟,日本自动车会等。
重工业、基干产业是日本学者经常混用的词汇。一些网友不容易理解。按照日本学者的分法重工业或基干产业由四大类组成,钢铁、机械、化学和电子。现在似乎应该加上软件的基干产业如OS、DB等,由于日本这方面弱,没有算上。
这20余年来中国的基干产业基本没有发展,甚至倒退,虽然钢铁产量增加不少。今天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中国基干产业腿软。比如汽车业,虽然近几年产量增加不少,但汽车用钢板普遍来自日本,汽车的发动机及各种零部件也普遍来自日本,汽车用到的各种塑料油漆很多也来自日本,汽车电子很多也来自日本,生产汽车用的各种工作机很多也来自日本。中国汽车为什么质次价高,根本原因与汽车业的组织管理没有多大关系,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行,而是由于基干产业腿软。
有人提到了应该发展芯片业。但芯片的生产线目前只有美日两国能够提供,中国受到的限制非常多,最新的生产线根本不卖,但四小龙就可以。生产芯片所需的基础原料,普遍来自住友化学,记得90年代初,住友化工厂爆炸,全球芯片价格暴涨。中国每年出口DVD不少,但芯片大多来自日本,赚点辛苦钱。
基干产业直接创造的GDP很少,且还是赔钱的,但却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
2.为什么说日本是官僚资本主义
日本确实是官僚资本主义。日本也这么认为,比如,现在构造改革,有一个说法是“脱官僚”。日本国会实际是个茶话会,尽聊些闲天,如伊拉克啦,道路公团啦,不关痛痒的话题。有两个著名的满才(也就是中国的相声)演员,小泉总理和管代表(当时的野党领袖)。相声说到最后,管代表说,你怎么老一个回答呀,小泉总理回应,你怎么老问一个问题呀。然后茶话会结束,该干嘛干嘛。
但另一头,产经联的税调会却在秘密协商,如何给产业界减税,增加普通民众的消费税。如何为增加消费税扫清障碍,如原来日本的商品价格是不含税的,付帐时另加5%消费税。但很快要并轨(现在已经并轨了),商品价格必须包含消费税。这下好了,消费税增加了,民众就不会不适应和造反,只是感到物价高了些。反正这套方案与政府无关,产经联的官僚们在操作,政府签字画押就法案成立。反对这税调会的社民党和共产党一边凉快去。社民党从产经联拿的钱极少。共产党自视清高,不拿产经联给的钱,提出要禁止政治捐款法案,结果可想而知。
但日本产经联的官僚资本主义与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有个本质不同。日本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以技术建设为中心――发展重工业技术,赔钱,只要想办法把帐做平。而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绵纺等轻工业及其它倒买倒卖行业,因为来钱快,再来灯红酒绿,GDP增长极快。但GDP的背后却是绝大多数人的白骨。
蒋介石没有任何重工业技术,轻工业所需的设备及基础材料和技术,都来自国外。因此当时实际统治中国的是英美日同盟的商会,蒋介石只扮演中国的抽血机脚色,无论GDP多高,上海多么繁华。从一战开始英美日就是同盟。918为什么不抵抗,英美日同盟商会已经达成了分肥协定,日本占领东北后与美国商会提携。77后也不宣战,因为英美日同盟还有效,美国继续与日本提携,提供大量物资。只是后来日本想吃独食,与英美搞翻,它们相互干起来了,也是是太平洋战争。蒋介石才宣战。如在此之前,就是蒋介石想违抗,他的繁华上海及其它轻工业资本顷刻玩蛋。
日本的产经联的核心是三块,一块是三菱住友三井等大财团,主要生产和提供各门类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我们看到的具体商品其实就是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的排列组合。这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符合统计原理,呈现一定比例关系,是可以计划和预测的,所以用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有效。但这部分虽然是实体经济的根,但却是赔钱的。
政府是另一块,因为提供基础原料和技术的大财团是赔钱的,政府想办法把帐做平。如巨额军费,但其实也没有买什么武器,日本造的武器贵得离谱。还有政府采购,价格也是贵得离谱,现在流行燃料电池技术,小泉和石原就花很大价钱采购燃料电池汽车和巴士。石原是日本的大右派,让大家看看,与中国右派的素质如何比。实在做不平了,如改革税制,或干脆印钱,发给它们的银行。
还有一块是学界,大型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原来信奉私立机构能出成果,但日本一看,国立机构才能出高水平成果。原因是可以汇集顶尖人才,顶尖人才的发财心不重,只要过得稳定舒适就可以了,也不攀比。养一帮闲人喝茶看报,或游山玩水。NHK每周二有个固定栏目,《project X挑战者们》经常就有反应这帮闲人是如何工作学习的,往往就在喝茶看报或游山玩水之中激发了灵感。反观私企就不行,老板才小学水平,怎么招到博士呢?所以根本就出不了什么高水平的成果。
产经联以技术为中心,提供大量先进的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下游的企业就去想办法去排列组合它们,就成为具体的商品,去卖钱。如果有什么新要求,反馈给产经联,产经联再组织人手攻关。也可以自己就仅设计,运到中国去组装,留下一部分材料做为中国的工钱,其它大部分变成成品运回日本。这样就不需要什么人手搞生产,其它的人就吃喝玩乐创造GDP。如去打弹子球,老虎机的一种,或去歌舞伎町等欢乐街去买春或买水。这种吃喝玩乐GDP占了日本GDP一大半。很奇怪,价值不是由生产创造的吗,怎么是吃喝玩乐创造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社会的价值根本不是人创造的,而是自动机器――产经联创造的。货币也不体现价值规律,只是润滑油。搞工程的人很清楚,润滑油要想办法循环,润滑油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时间长了,润滑油会损失掉,要补充。对比货币扮演的脚色,不就这么回事吗。上游的产经联赔钱,提供先进的基础原料和技术,下游的产业和吃喝玩乐把钱挣回来,存在产经联的银行里实现回流,政府也想办法做平这个帐,实在不行,则印钱加新的润滑油。实际整个工业社会就象一个巨大机器。我感觉日本就象一架机器,人都在磨洋工,吃喝玩乐还有钱赚。
3.为什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在我的文章中经常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有人觉得很困惑。我刚开始研究经济时,也是拜读他们的大作,总觉得他们在胡说八道,但错在哪也搞不清。
到日本来一看,看看人家博士水准的论文,出版物就是与众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其实就一条――数学知识
小学生也就学过算术,四则运算,然后解运用题。我小时候解应用题实际很多是经济学问题。如有多少贫农,打了多少粮食,交租子交了多少,自己还剩多少。基本上就是此类问题,用算术四则运算就可以解决了。大家看看,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论文,要么没有用数学,要么用了数学知识也就是小学生水准的算术。
当然研究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制定封建社会的政策,有小学文化程度就够了。如调动人的积极性,多刷几个盘子或多刨几亩地,把钱攒起来,多少年后就成财主。
但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则远不够。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工业,工业实际就是机器,需要各门类的专业知识,各门类是如何协调运转。还有一个是社会,要对人群进行研究。进行以上研究,需要高层次的数学知识,算术是远不够的。
必须有的数学知识,比如研究人群,则必须有数理统计,概率论,正态分布等。如研究农业问题,要有营养学知识,如人的身高体重及身体体质状况,需要大量统计。
研究工业则更加复杂,毕竟是研究机器,机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需要各门类专业知识。数学知识要求很高,如高次方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指数对数,集合论……,数也数不清。说来惭愧,我才疏学浅,数学没有学好,许多都还给老师了,所以看许多日本学者的论文还很吃力,看的过程中还得重新捡起来。幸好小时候自己动手做了不少模型,涉及很多门类的专业知识,材料、机械、电子……,要不就彻底晕菜了。
一边是小学文化程度,一边是博士水平。制定出的政策可想而知,中日两国为什么从19世纪几乎相同的起点,到现在会这么不同。
4.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
这里从历史的脉络回答为什么日本的右派是民族主义的,中国的右派是反民族主义的。中日几乎同时被打开国门。美国舰队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人非常震惊,要向西方学习,造枪造炮,西体和魂,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右派也就诞生了。所不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因为要造枪造炮。而棉纺等轻工业则发展缓慢,因为日本没地不能种棉花。所以一直日本普通民众其实并不富裕,很多时候,消费品还需要配给。2、30年代的东京其实还没有上海繁华,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
中国被打开国门后也很震惊,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开始了资本主义改革。其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日本的西体和魂没有本质区别。日本还是日本,它的民族服装和传统活动到现在都保留着。中国几乎没有了,另外日本学者比较中美日三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与美国人更象些,日本人是另类。
但中国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化时,与日本走上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地大物博,当时还很有钱,据说当时的GDP占世界的1/3。与其自己去造军舰还不如去买军舰,即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洋务运动开办的工厂,也只是造简单枪械的小脚色,如汉阳兵工厂。因为投资少,见效快。而基干产业,钢铁、机械、化学等,由于投资大,见效慢,不符合比较效益,反正可以从外国采购,就放弃了。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可以种棉花。发展棉纺等轻工业也符合比较效益原则。于是轻工业迅速成长起来,比如从日本采购纺织机械,纺织品再销回日本。当然轻工业来钱很快,于是生产规模迅速增长,需要种更多的棉花,纺更多的布,当然这些棉花还是布最终到了日本。中国的资本家,也就是中国的右派也诞生了。轻工业挣来的钱除了扩大再生产外,还用于消费,灯红酒绿,创造了巨大的GDP,2、30年代是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
但这繁华背后却掩盖着森森白骨,中国大量的资源和农作物实际被轻工业象抽血机一样抽到外国。虽然创造了巨大的GDP。但绝大多数普通民众非常贫困,他们没有能力消费灯红酒绿的GDP,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和其他资源却被抽走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虽然人均GDP在高速增长。由于底层人民非常贫困,产生了左派,想要拯救民族,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历史演变到那个时刻。中国和日本的资本家,也就是右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右派凭借重工业,可以从国外抽到资源,改善本民族的生活,因此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中国右派需要抽本国资源,除一部分用来购买机器设备用于扩大再生产,其它用于改善自己生活,创造巨大GDP,所以反对爱国主义,直到现在称爱国者为爱国贼。中国左派,则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虽然人均GDP在增长,但却只能消费GDP数字,而没有实物,直到现在中国左派都宣称爱国主义。
我读日本学者写的日本经济史,中国经济史。读着读着,深刻领会到了日本产经联的铁律。在没有完善重工业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对民族的犯罪。破坏重工业,用于提高GDP的行为也是对民族的犯罪。
其实现在的倾向很明显。在深圳,一个民工在机台上干10余小时司空见惯。他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他也没有能力去逛锦绣中华或世界之窗。人均GDP在提高,但他只能消费GDP数字。与20余年前相比,其实生活水平下降了,以前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能逛公园,全国大串联去旅游。当然维持基本生活的消费品质量提高了,但只是科学技术带来的,与人的积极性毫无关系。
5 苏联的产经联为什么会崩溃
打造民族的经济永动机――产经联,基干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很长时间不能产生效益,即使产生效益后,由于机器的调试磨合,进入快车道,再到经济起飞,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日本是模范生,打造产经联从明治起用了近百年。45年到60年是调试磨合期,60年是经济起飞,改善生活是进入70年代。
英美是幸运儿,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产经联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其间英美人民自由民主且快乐着,因为从外界抢到了大量资源。民主自由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轮到日本就没有那么好事。只有一面对外征战,一面对内节衣缩食,去打造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人民就没有那么民主自由了。
轮到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更没有好事。当时的俄罗斯虽也算工业国家,但本民族的产经联的规模和技术水准不值一提。列强已经把肥肉瓜分完毕。怎么办?只能用铁腕去实现本民族的自动机器――产经联。收缴剩余物资去支持民族的未来。如有异义想改善生活,斯大林坚决镇压。竟然把一些优秀的飞机设计师关进了监狱。奇怪的是,卫国战争时的一些优秀飞机竟然诞生在监狱设计局。后人为了缅怀斯大林的丰功伟绩,也采用一样的组织管理方法,不过换了个名称,叫封闭式开发。
斯大林时代的政策,按照产经联论,是非常正确的,只是不够细腻。问题出在后面,应该逐步放开产经联的下游产业。诞生一大批拥有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即象日本经济起飞一样。但到戈尔巴乔夫和叶利欣,竟然把民族的产经联分解卖钱,想改善生活,按照产经联论,则是民族的罪犯。当然俄罗斯的人才还在,产经联还有修复的可能。但十余年后,苏联时代的人才退了,俄罗斯就彻底成为后进国家。在GDP高歌猛进之中,人民生活会越来越贫困。
中国更加不幸。1949年,几乎没有任何重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清朝时积攒的巨大财富,早已被列强盘剥干净。几乎一无所有,除了人。伟大导师毛泽东从历史的脉络中找到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全民族节衣缩食,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打造民族的产经联,中华民族要做一流的民族,而不是刷盘子的角色。发动群众,政治运动,读《毛曰》,20余年让民族扫盲。读《子曰》2千多年竟绝大多数是文盲,很奇怪。靠着他的权威,把中华民族带到了奋飞的起点。但是……
对比日本,苏联是很幸福的。日本必须依靠国际市场获得原料,必须给美国刷盘子,挣钱去实现经济起飞。但苏联则不同,有的是资源,没有必要去给别人刷盘子去获得经济起飞的资金。
其实,日本的70年代以前还很穷。有很多电影或记录片反应了这个情况,如小孩围着美军要巧克利,或到美军基地去卖春。比如,在东京立川,有个很大的公园――昭和纪念公园,70年代以前是美军基地,所以当时的立川也就象个大妓院。这是我听老一辈日本人说的。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的积极性非常藐小。人只要想办法动脑子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干刷盘子等体力活。人是享受生活的,实在不想动脑子,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就可以了。想办法让别人刷盘子。
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关键是心态,我有这个技术力,就是先进民族。GDP少暂时不要紧,把民族的经济永动机调顺了,经济就起飞了。大家动动脑子,或享受生活。日本就有这个良好心态,可能是它没有别的选择吧。而中国和苏联的生存环境比日本好,容易被灌迷魂汤。
日本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非常值得一学,什么该开,什么坚决不开。所以日本一直是非常封闭的市场,现在都是。只是进入90年代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开了一些市场。我想原因可能是日本的产经联雇佣的一帮御用文人很有水平,能够精确计算出来什么该开,什么不该开,然后精确制定政策。
比如,前不久NHK放的节目,讲日美达成协定,3年后开放美国的一种工程机械进口。但那个时候,日本的工程机械的质量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日本组织人员攻关,结果硬是在期限内把质量提上去了,反而还把那家美国企业打垮了。为什么定3年期限,肯定日本的御用文人经过了周密计算。
在日本有个说法,即日本的政治家不行,但官僚很厉害。比如操纵外汇市场,都能体现日本官僚的厉害。反观中国的……
6为什么产经联不能通过私人资本自由市场自发形成
钢铁、机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虽然是一流工业化国家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是这个国家技术力的精华。但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却是没有比较效益的。建立重化学工业需要大量的投资,长期的人才培训。即使建成后,也是没有经济效益的,需要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去维持和提高技术水准。
私人资本会在重化学工业巨大的投资和很少的收益面前却步,如日本30年代以前,地主的资金会向资本转化。之后,由于日本重化学工业化,需要大量投资,地主的资金也就停止向资本转化,转向有价证券投资。而在此其间,由于战争需要,经济的基盘向重化学工业移动,政府与三菱住友三井等财团其实不分彼此,重化学工业急速成长。同时,“不要不急”的中小企业,如纺织、自行车等,被强制转废业,成为三菱住友三井等军需企业的部品下请、协力工厂。这种组织形式也就是战后高度成长期的组织形式。缩写自《现代日本经济史》[新版2002]
英美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英美重化学工业来自私人资本,由于诞生在阳光下未开垦的土地。英美的重化学工业伴随着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茁壮成长。但是,英美重化学工业却不是市场经济的,而是由政府的巨额军费和政府采购支持的。在他们背后站立着大量的国立研究所和大学。
苏联和中国的重化学工业的建立则完全是国家资本和计划经济。因为他们的重化学工业在建立过程中,不能够对外进行掠夺战争。
完全依靠私人资本和自由市场经济建立起的重化学工业,在世界经济史中竟然找不到一例。英美是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日本是半私人资本加计划经济,苏联和中国则是国家资本加计划经济。实际反映了它们诞生的历史时代,即能够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那么自由发动掠夺战争,不能发动掠夺战争。
但自由市场经济会损害重化学工业,苏联不用说,中国也受到了极大损害。科研体制转向了个体户体制,积极性是提高了,却使现在竟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没有重化学工业的经济是依附型经济。经济的好坏其实与自己的经济政策没有多少关系。纯粹取决于寄主的需要和可能。四小龙就是典型,它们的经济政策其实与其它第三世界穷国也没有太多差别,可以找到对应经济政策的国家,问题就只是它们发达了。印度是民主典范,也被力挺,但太大,寄主也没有能力挺起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花一吨 四月一日 字0 2005-05-31 05:40:34
楼主的东西写的很好 行路人pacers 字63 2005-05-31 01:22:37
哈哈,陈经也投河了。欢迎欢迎。 wsxx 字6 2005-05-31 00:04:31
【原创】背景资料:愚蠢小猪写的《刷盘子读书》
【原创】背景资料:我写的《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中国家》 76 陈经 字31790 2005-05-30 22:33:31
🙂六年多了,现在如何? 桥上 字0 2012-01-15 01: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