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那些被遗忘或扭曲的三国人物 -- 就一南瓜
说起曹操的几大谋臣:郭嘉中年早亡,事迹反而凸显。论曹操与袁绍十胜十败、征吕布、算孙策、出卢龙等等。到曹操赤壁大败,曹操恼恨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更是把郭嘉抬到一众谋士之上。这只不过是曹操赤壁大败后的激愤语言,给自己兵败找借口罢了。但,至于曹操的统一大业,反而是郭嘉出力最少,毕竟他很早就去世了。
公认曹操的大管家是荀彧,谋划能力、治政能力无出其右,功劳也最大,这个当没什么异议。
贾诩,此人审时度势的能力一流,对人心的把握达到极致,称其鬼才并不为过,有专篇人物论传。
被低估的谋臣是荀攸,被其他几位闪烁的星光遮蔽了。
他死后,好友钟繇曾归纳总结荀攸一生密谋的十二条计策,可惜,文章尚未成篇,钟繇也死了,再无人知道。他跟随曹操二十多年,谋划了哪些计谋,我们只能从曹操和其他人的评价中探索一下他的事迹了。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这是荀攸正式归于曹操旗下时,曹操对荀彧、钟繇说的话。那时候,曹操已经迎汉献帝定都许昌,任命荀攸先后任汝南太守、尚书、军师。
为何说荀攸“非常人也”?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儿,年幼失怙。荀攸13岁时,其任广陵太守的祖父去世,祖父的下属有个叫张权的主动要求为其守墓,荀攸见此人神色不宁,就跟他叔父说,此人有问题。他叔父晚上一审问,果然这张权身负命案,想借守墓逃避刑法。
何进专揽朝权时,征辟海内名士二十多人,荀攸在列。到洛阳,即被授位黄门侍郎。那时候,曹操、袁绍等都籍籍无名。
董卓之乱时,荀攸干了件纵观他一生最轰动的事:密谋刺杀董卓。可惜事不周密,董卓将他与何顒收监,何顒惊惧自杀,荀攸泰然自若,饮食如常。幸好董卓不久便被吕布刺杀,荀攸捡回来一条命。
荀攸弃官回家后,又得到公府征辟,任命他为任城相,他不去。他看到蜀地富饶,地势险峻,便要求去担任蜀郡太守,走到荆州,道路断绝,便滞留在荆州,一直到曹操迎献帝定都许昌。
荀攸的起点也确实比一般人高出不少,年纪轻轻名气就如此之大。
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 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汉献帝到许昌之后,任命荀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荀彧不能经常随曹操四处征战,再说,许昌老巢也必须有人坐镇,所以,荀彧内举不避亲,推荐荀攸代替自己谋士的位置。
初献“坐山观虎斗”计,未果。
时年,张绣在宛城驻守,与荆州的刘表相互呼应。曹操与袁绍决战,必须要解决张绣这个后患。建安三年,曹操起兵讨伐张绣,荀攸以军师身份随行,他向曹操谏言,张绣与刘表互为犄角,攻张绣刘表必救之,不如暂缓进攻,诱使张绣投降。曹操不听,碰到了当时在张绣处栖身的另一大算无遗策的谋士贾诩,大败而归。曹操后悔道:悔不听君言!
张绣归降之后,曹操从宛城出发,再度讨伐吕布。这一步走的是奇险无比。张绣初定,刘表蠢动,西边人心不稳。而北边的袁绍在一侧虎视眈眈,如果袁绍再果断一点,曹操的老巢再次被端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众谋士都劝曹操慎重,唯荀攸劝说曹操道:因为张绣、刘表刚刚被打败,势必不敢生事。袁绍善谋不断,犹豫不决之人。而吕布骁勇之人,又勾连袁术,若任其在淮泗之间纵横,众豪杰必将响应他,尾大难除啊。不如趁他现在未成气候,冒上一定的风险,出兵征讨吕布,解决掉后顾之忧。
果然,曹操出兵攻打吕布,刘表不敢动,袁绍为儿子生病根本没想去奇袭许昌,坐等曹操剪除了他的羽翼为曹袁决战做好准备。
与吕布作战,吕布一直败退,据下邳城坚守。当时,曹操的士兵久攻不下,疲惫至极,曹操也有了退军的想法。荀攸和郭嘉劝他:“吕布三战皆北,锐气已失,军队丧失了战斗的信心。陈宫虽然有计谋,但吕布不能够完全听从他,趁着他们还未恢复元气,急攻可下。”又献计引来沂水、泗水倒灌下邳城,下邳城墙倒塌,吕布、陈宫等被生擒。
官渡决战,又是荀攸献计,斩了袁绍大将颜良、文丑。
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白马守将刘延告急,曹操出兵援救。荀攸谋划了声东击西之策,当时袁绍兵力强大,正面对抗胜算不大。荀攸劝曹操引兵到延津,摆出渡河攻袁绍后方的阵势,迫使袁绍分兵,然后使轻骑攻颜良,可解白马之围。
曹操采用了他的计策,带着张辽、关羽轻骑潜行到白马。颜良未作防备,被关羽斩首,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
接着,荀攸又献诈败计杀了文丑。
曹操带着六百骑兵押着辎重缓缓而行,迎面遇上骑将文丑带领的三四千骑兵队伍。敌我力量悬殊,众人皆劝曹操退避大营。
曹操荀攸相视而笑。命令丢下辎重,全军撤退。正当文丑骑兵为抢夺辎重乱着一团时,曹操回军大败文丑,文丑献首。谁杀了文丑,史籍上未留下性命,但肯定不是关羽。
离间计,让袁谭、袁尚兄弟反目。
袁绍身死,袁谭、袁尚兄弟争权,袁谭势弱,派出谋士辛毗向曹操投降并求援。当时,曹操正准备征讨刘表,手下人也认为刘表强大,应该先攻刘表。荀攸力排众议,劝说曹操道:刘表虽然势大,但他不是有为进取之主,占据荆州,却无图谋天下之心,此人不足为虑。袁氏经营河北数年,根基深厚,现袁氏兄弟拥兵十万,假如他们兄弟同心,必将为心腹之患。不如趁其兄弟争权不和,分而治之。曹操听从了他的分析,接受了袁谭的投降,封他为青州刺史,并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袁谭的女儿,结为亲家。
曹操一般喜欢嫁女结盟,这回用的是儿子,不久,袁谭复叛,曹操把他女儿还回去了,身为曹操子女也不容易啊。
曹操用了荀攸、郭嘉的计策,先败袁尚,再败袁谭。袁氏父子三人,正是应了那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荀攸是随曹操南征孙权的路上去世的,曹操每每提起他,都泪流不止,对那么多的下属,曹操对荀攸用的溢美之词应该是最多的。
荀攸为人低调,从不争功,曹操评价他的智慧别人可以达到,但外表上的愚钝别人是学不来的。
曾经有亲戚的孩子向荀攸打听曹操取冀州,他是怎么谋划的。荀攸答道:辛毗为袁谭乞降在前,大军平叛在后,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荀攸生病,曹操叮嘱东宫太子曹丕前去探望他:荀公达,可为人师表,你应该以礼敬之。曹丕探病,跪拜在他的床头端茶送水。能受此大礼的,唯荀攸一人吧?
钟繇与荀攸交好,他对荀攸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曾说:我每次要做什么事情,都经过反复思考,觉得无可挑剔了,再把意见拿去征询荀攸,荀攸每每都能提出独到的意见,出乎我的意料。
说起钟繇曾想总结荀攸的十二条计策未果便人已亡故,裴松之对此很有微词:你钟繇死于荀攸之后十六年,这么多年,你都干嘛去了?荀攸的计谋不传于世,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估计在荀攸的十二条计谋里,涉及到对将领谋士的评价定位有不少条,钟繇碍于面情不方便写出来吧-----荀军师去恶,不去不止嘛!
灵山
2014-09-29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又是左传?你还挺左的。 3 完颜陈和尚 字132 2014-10-29 16:49:58
🙂原来并州变河东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林风清逸 字60 2014-10-29 04:39:30
🙂还可以说后来的少陵野老忙得很的杜甫是杜畿的重重孙祖 逐日夸父 字0 2014-10-29 02:45:25
🙂神人无功,达人无迹
🙂不逢其时乎?不遇其主乎? 73 就一南瓜 字9459 2014-10-20 22:35:21
🙂显出宛叶和犹豫弃蜀 3 林风清逸 字2553 2016-08-29 04:10:24
🙂好文章,感觉刘晔和一流的政治家还是有点差距 14 gb2312 字1378 2014-10-23 22:56:34
🙂文中提到过: 2 就一南瓜 字192 2014-10-24 0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