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转帖]谁主沉浮---中国和印度不同的五十年 -- 葡萄
- 共: 💬 66 🌺 96
日本的锁国和我们的很不一样,在十七世纪的1633年,日本第三个武士封建主军事独裁政权德川幕府首发《锁国令》(主要针对西方天主教的上帝神威摇撼封建支柱)之前,欧洲全日制小学的教育模式和各类科技已在日本扎根。锁国后仍保留了长崎出岛作为让荷兰人继续输入西方科技的窗口。 进入十八世纪,幕府将军德川吉宗放宽了西方书籍和中文译著进口的限制。此后,以荷兰人带去的西方科技文明为主,逐渐形成了日本兰学(“荷兰之学”),并以荷兰的《解剖图谱》译著为奠基,首开日本学界认真细致、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坚韧学风。我看当时学者的笔记,在翻译《解剖图谱》的时候他们往往通宵达旦的推敲每一个词语,当终于翻译出一个能让每一个日本人都可以准确理解的单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弹冠庆贺不已.
早在幕府时代近畿与版神还有江户(后来的东京)已经基本消除文盲,到了十九世纪,曾经在1820年(清嘉庆朝末)GDP占全球总量32.4%、列世界第一位的中国,1842鸦片战争中被英殖民军打败,日本朝野为之大震。1853年美军舰队叩关日本,1858年日被迫签约开国。加强国防,研究西式军事,顿成上下共识。于是兰学扩大为洋学,并波及国民教育。
以1867年(清同治6年)日本下级武士推翻德川幕府、抬出15岁的睦仁天皇改元明治为标志,日本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现代工业,大力兴办国民教育的时期。一方面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现代产业制度,同时,普及初等教育,突出科技内容。1882年(清光绪8年)明治政府颁布《幼学纲要》,为娃娃们的德育规定了“忠孝礼义”等20项内容。日本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教育体系中被一代一代培养出来。
这里补充很重要的一点,日本的大陆政策的正式成型是在1823年由水户学派著名学者佐藤信渊炮制了《宇内混同秘策》,指出日本如欲角逐天下,则必先占领中国。击败中国的策略是蚕食和分而治之。他主张先征服台湾和东北,再挺进中国腹地。这一文件成为明治维新后日本大陆政策的主轴。真伪不定但颇符合实情的《田中奏折》,其思想基本上承袭了佐藤对华蚕食和分而治之的策略。从现在许多日本政客对台独的暧昧态度中,我们可以管窥到佐藤的影响。
请问你所理解的准备从何而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我这个数据来自日本的资料并补充说明下何为准备 4 葡萄 字0 2005-05-28 07:34:23
你这种引用的数据不准确,什么叫低于百分之二十,我来补充 华虎 字2755 2005-05-28 16:08:28
🙂拜托请说国语…… 贵中堂 字0 2008-07-07 02:14:27
呵呵我多补充点吧看来日本神话根殖很深
😉在下以為日本當年的整體與今天的有很大的差異。 3 MRandson 字828 2005-05-28 12:09:27
这个当初还真准备尝试不过现在需要准备很多 葡萄 字0 2005-05-28 20:59:53
虎兄先别动气 四月一日 字355 2005-05-27 06:18:29
只要不被金光闪烁迷住了眼就好。中国的老本吃完了可怎么办 1 华虎 字547 2005-05-27 06: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