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也谈何新,也谈阶级 -- 天天向上A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创立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多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决定阶级与阶级关系的根本在于稀缺性生产资源的占有关系。“人类历史就是一种围绕物质资源的斗争。物质资源与权力获得之间是一种循环式的关系……对稀缺物质资源的垄断能够促使那些需要而没有这些资源的人们的服从”。社会的掌控者通过对于稀缺性社会生产资源的占有和垄断达到权力的顶峰,实现对于其它社会群体的统治。
尽管阶级的概念和内在意蕴并没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获得完整的相同陈述。但如你上贴所引列宁的论述,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应该表现为“两极对立”的社会阶级结构,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者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所谓的“区隔”。如何打破“区隔”,“阶级斗争”就成了最终的,唯一的,正义的选择。
然而,这一论断并没有为当下的现实资本主义发展所证实。二战以后,伴随着第三次浪潮的科技革命,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迁。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吸收了许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如何利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解释当下世界。西方新马的理论家做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我个人比较认同赖特(Erik Olin Wright)的分析。赖特将“剥削”做为分析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首先,以“剥削”为中心,明确了阶级关系即权力关系;其次,阶级之间有利益的对立关系,也存在利益的依赖关系,而依赖关系赋予对方抵制能力;第三,以“剥削”为中心,可以明确无市场的国家一样存在阶级。
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中,赖特在马克思的二元划分中填补入更多的层次。除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还有技术的维度,以及权力的维度。在多种维度的作用下,赖特的阶级模型较之过去,解释力增强很多。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你的贴子,提到了阶级的经济范畴和阶级的历史范畴,忽略了阶级的社会文化范畴。在《哲学的贫困》
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和自为阶级(class for itself)的概念,自在阶级成员在共同经济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相互交往,以及与其他阶级互动的过程中,基于共同利益的认知逐渐增多,经济物质、生活方式上的共同利益的逐步聚合,共同的阶级感受。进而出现阶级意识与政治组织,只有自为阶级才可以担负历史使命,改变阶级命运,而只有具有自我意识的阶级才是真正的自为阶级。
对于这一点,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化中,过去的理论中,阶级斗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是从属于自己的阶级集体,改变阶级命运只能通过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
这个问题同样回到开始的问题,阶级社会是固化区隔还是开放流动。如果是前者,“阶级斗争”就成了最终的,唯一的,正义的选择。如果是后者,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策略来改变自己的阶级位置。在一个开放流动性较好的社会中,自在阶级很难转化为自为阶级。阶级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和。
这里就有问题了,当一个国家领导人将“礼法社会”当成正面观点提出的时候,其用心到底是什么呢?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才是辨证唯物主义 zirun99 字0 2014-10-21 20:34:39
🙂A、B的例子不适合在这个语境下讨论。 1 也要崛起 字132 2014-10-17 17:06:24
🙂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也是流氓无产阶级 1 林之洋 字43 2014-10-14 00:50:52
🙂【商榷】你的理论模型对当下世界的解释力不够
🙂讨论阶级,虽然也重要,其实也不重要,根本是分清敌我 19 说几句 字3390 2014-10-09 10:05:55
🙂来不及只能看一小部分 10 联储主席 字1073 2014-10-07 13:20:21
🙂还没看就评论,是不是太轻浮? 11 天天向上A 字1602 2014-10-08 08:34:50
🙂那我问您 10 联储主席 字637 2014-10-08 15: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