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解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唵啊吽

共:💬305 🌺2975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感觉中国的生活相关能源消耗不差于美国

只看沿海地区的话,应该比美国还高,人均也不差。

如果算上工业用能源消耗,中国超过美国是肯定的,这些数据应该不难得到。

但是美国对资本的使用量与相应的在科技上的带来的规模,是中国现在还不能比的。几个人的小公司,吃穿用没有多少,但是教育出这些人是个大花费,医疗住宅是大消费,美国对教育与医疗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方面的减耗是早晚的事,但是如果这几个人是科技类,对资本的消耗仍然是大头,动辄几百万投进去打水漂,动辄上市收购后市值几十个亿。

这里面看出的是资本从全球大企业搜刮最后一点油水,与对高科技研发的大量浪费之间的对比。中国向美国输血的本质是全球资本围绕美国研发基地运作的结果,高附加值的科技部件倾销全球的结果完成了这个输血再反馈的回路。当然中国产出的一大部分也被用于提高本地工业基础,人才培养,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但是主旋律是在资本的大机器中做了一颗螺丝钉。

美国另一个与对科技高投入相关的经济组成部分是军工联合体,而且与经济,与资本融合的天衣无缝,比如谷歌购买了大部分研制到一定成熟度的军用机器人公司,而亚马逊使用drone送货的呼声里难免没有军工部门的参与及对技术的支持,而各高校科研机构与军工的材料电子的相关支持是美国一个很大的网,可以说冷战形成的这个举国体制基本上仍然在运行,甚至更隐蔽更深入了。

总而言之,美国在生活娱乐等领域主流思想是减耗,对经济整体上是改革臃肿的制度性消耗,未来不会走高能耗维持下的生活水平,西欧的今天就是美国的明天,德州最近准备上马达拉斯到休斯顿的日本新干线技术,与电动车的政经推动,以及明显的长期性的在科技类上的大手笔,说明美国对自己与未来世界的棋局定位非常明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