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求医记(一)去哪儿看病 -- 芷蘅

共:💬365 🌺2719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其实你总结的有点偏了

我是学生物的,也认识一些学医的朋友,中西医都有。我自己也在中药标准化的项目方面做过一段时间,简单说就是按照现代药物研究的标准对中药组方,或者简化的中药组方进行分析。我觉得我的立场还是可以保持比较客观的中立的。以我的感觉来说,你说的西医(其实我个人也倾向于称其为现代医学,因为早期西医其实也挺不科学的)只研究死人的说法有点过。因为医学其实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后面还有大量的相关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其它学科作为支持,比如生理学、各种药理相关学科etc,这些领域的研究都是以微观或者宏观,死亡的或者生存着的,健康的或者病变的生物/人体的微观结构、细胞、组织、系统、完整个体,一级级精细划分广泛涵盖的。你之所以有“医学总是研究死人”的印象,其实因为到了应用的层面,医科生已经可以直接学习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更多的是需要他们对身体的结构,病变等有更多直观的接触,从而实现应用层面技术的提高,这不只是西医,在我们当代中医研究中也被认为是必要的。更主要的冲突在于中医的发展是基于我们对身体的微观理解能力有限,技术水平也不允许达到微观层面的条件下就建立起来的。它从对宏观现象的总结、统计、归纳,对微观的致病原因进行推测,用抽象化的描述完成一个“虽然不知道本因,却利用已知现象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任务。在我们微观技术水平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发现这些推测其实有些是与微观本质有差异的。如何填这个gap,就引发了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把之前所有的宏观归纳都烧掉,但实践中的结果又是两者之间是有重叠的。我还是持去伪存真,相互融合的立场,现代科学的研究系统是正途,具体应用方面,中医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要怎么阐释其中的机理,却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宝推: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