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最近看到的笑话之三 -- 钛豌豆

共:💬4002 🌺40397 🌵1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得不出您那个结论啊

您说的是

明明是孔子想要父母合葬,但是不知道父亲埋的深还是浅(埋深就没法合葬)

司马迁看礼记这段看差了,脑补出私生子的真相

《史记》也好,《礼记》也好,说的都是孔子在母亲死后不知道父亲的墓在那里,所以只好吧母亲暂时埋在“五父之衢”。后来经过邻居指点才知道父亲葬在“防山”。这是两个地点。

“墓深还是墓浅的说法”出自江永。但他的这个说法完全无视上下文,也无视“五父之衢”和“防”是两个地方。

《礼记》接下去又说: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这里说明古代习俗墓上是没有坟头。但是孔子说自己是个居无定所的漂泊之人,因此无法像定居的大家族那样时时祭扫从而记住坟墓的位置。所以就加了个四尺的坟头以供将来识别。

后面那段话就更有意思了。不过四尺的坟头,居然下个大雨就会崩塌。这相当不正常。门人说自己回来迟了是因为墓崩了,孔子痛哭流涕地说“我听说古人不修墓。”

很明显,这里的记载用了曲笔。为啥要用曲笔,为圣人讳。

孔子的老爹究竟有没有正式娶过孔子的母亲?从孔子母亲死后不得与孔子的父亲合葬,多半是没这回事。孔子先把她埋在公共墓地。所以“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到后来邻居告诉他的身世,他才会把母亲强行迁去“防”与父亲合葬。这个合葬肯定是有不少曲折的。孔子不是漂泊之人,但葬完之后居然说自己是“东西南北人也”。也就说要跑路了。下雨是不会把四尺的封土冲垮的。门人留在后面发现“防墓崩”多半还是孔家有人来报复掘墓了。所以孔子痛哭流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