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23:白色编队 -- 本嘉明

共:💬248 🌺213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路透社网站专栏文章

外链出处

译文如下:

中俄是天作之合,令西方颤栗

“将军!”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签署历史性的4000亿美元天然气供应协议时,他一定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就像一名国际象棋大师,揭开一个复杂残局的必然结果。

几个月前,莫斯科和北京都不会想到欧亚战略伙伴关系的可能。换一种外交背景,中俄天然气协定或许只是又一宗贸易协议而已。除影响世界能源价格外,似乎没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

但考虑到近来的全球对抗,不仅有西方与俄罗斯为乌克兰的对抗,还有美国和中国------因日本、越南、菲律宾以及最近的网络间谍的对峙(本注:包括斯诺登的爆料),事情就显得很不一样了。

或许,普京的上海之行甚至预示两个核超级大国战略结盟的开始,堪比始于尼克松总统访华的那次战略调整。这种联想可能显得牵强和夸大,但西方领导人不应过于乐观和短视,就像他们过去所做的那样。原因有如下五个。

一,崛起与衰落。中国显然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而俄罗斯是一个衰落中的超级大国。这意味着两国必然会与支配全球政治和经济的美国和欧洲产生摩擦。因为俄罗斯在衰落,摩擦将主要涉及俄眼里的经济或领土“特权”遭美国欧洲盟友的侵蚀。由于中国正在崛起,将因为“侵害”美国在太平洋的盟友而产生摩擦。

二,力量投射。美国的霸主地位在下降——不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或技术实力减弱,而是因为美国公众对在外国冒险不感兴趣了。他们不愿意充当全球警察。这意味着美国盟友不能再指望华盛顿阻止俄罗斯和中国,特别是在较小的领土争端问题上。

三,天作之合。中俄轴心堪称天造地设。两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甚至人口均成互补。俄罗斯能源多,但人口少。而中国面临的问题与之相反。俄罗斯强在先进的军事技术、航空和软件,弱在消费产品和电子硬件的大规模生产。中国的优势与不足与之相反。

四,一个更大的潜在联盟。世界第二大与第六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可以吸引不能或不愿执行西方的政治民主、公司管理、贸易和金融开放或安全标准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亚洲。(本注:局面逐步明朗,世界将分为两大板块,盎格鲁-撒克逊板块,即美英日,和“非-盎撒板块”。这是人类近代史上第一次,“非-盎撒社区”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抵消“盎撒文化”对自己的灭国威胁)

五,共同的敌人。或许最重要的是,乌克兰事件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个月访问亚洲时出人意料的对华攻击性态度,给超级大国关系注入新因素。中俄领导人历史上有过互相不信任、甚至厌恶,但他们现在开始更厌恶美国。

或许这种对抗性只是暂时的。但如果奥巴马继续刺激、挑衅中国,他将不仅造成一个历史性大错——在战略上也将正中普京的下怀。

-------本注:基本上我们可以说,没有奥巴马就没有新联盟,他是红太阳,他是大救星。由于新联盟,在中央岛凭空出现了一个“新世界”,等着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去探索,冒险,收获,成就。无数的新项目,比如中欧高铁,突然涌现出来成为“可能”或“肯定”,以至于人们已经无暇关心岛国的首都------比如华盛顿和伦敦------的自怨自艾。

本嘉明:<李锅>(十六):续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