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23:白色编队 -- 本嘉明

共:💬248 🌺2136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华盛顿邮报网上专栏文章

外链出处

(此文作者是保守派)

译文如下:

普京转头向东,俄罗斯重返亚太,我们不希望看到事还是在周三发生了。

在上海,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未来30年,俄罗斯将持续向中国出口西伯利亚天然气资源。这是一张海量的订单,仅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天然气管道,就是价值700亿美圆的基础设施项目。

为了制裁俄罗斯,欧盟曾威胁取消对俄天然气进口,现在,普京高调地证明他已有了下家,这笔订单也让奥巴马的孤立政策显得滑稽,当普京宣布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行能源联姻的时候,真不知道是谁孤立了谁。

上个月访问亚洲,奥巴马也想和日本签订重要的贸易协定,借此巩固同盟,彰显“重返亚太”战略,但最后他却空手而归。

制定外交政策的团队甚至还看不明白,中俄已经回到了19世纪。在当下这个以法治和规则主宰的21世纪,中俄又操纵起权力平衡的游戏(balance of power)。奥巴马指责中俄应履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在乎这些准则,他们加入世贸组织,是为了获取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转头,他们又会在网络空间和知识产权的领域肆意欺诈;他们将国际准则理解成帝国主义推行的规则,是打压俄罗斯发展和遏制中国崛起的天鹅绒手套。

奥巴马号称遵循国际准则(本注:这是放屁,在驱逐乌克兰民选总统时,奥巴马遵守游戏规则了吗?),而俄罗斯和中国却被国内的民族主义骑劫,试图恢复旧时的版图,普京把乌克兰的南部和东部看作是“新俄罗斯”的重要构成,中国在东海南海的很多主权宣示(例如南海九段线)也违背了国际海洋法。

普京访问上海,就如同尼克松1972年访华,中俄日渐升级的友好关系正在扰乱尼克松和基辛格缔造的外交成果,中俄结盟将对国际均势造成重大改变。

1972年的“战略政变”使当时的苏联不得不重新审度国际形势,而现在,普京把同样的问题留给了我们——中俄日益提升的战略伙伴关系,将是自柏林墙倒塌以后首个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国际联盟。

冷战后的国际秩序,奥巴马在继承的同时也削弱了它。在这次亚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全新的安全观念,新的体系中纳入了俄罗斯和伊朗,却把美国排除在外,这是对冷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挑战。

如果新的安全观念得以执行,那维持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单极格局将被打破,形成以两个阵营为主导的多极世界,虽然,他们不再像冷战时那样意识形态鲜明——不是为打垮另一方,而是为了获取统治和支配权。

这样看来,奥巴马早前“没有一国能支配另一国”的论调显然是消极的,一方面他的“重返亚太”战略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他又力求美国在埃及、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地区保持克制。美国影响力跌入40年来的最低潮,已经是“既成事实(fait accompli)”。

当美国在削减军费预算的时候(2017年的军费开支将下调3%),俄罗斯正在重组武装力量,中国也在打造一支能够进入太平洋的海军。

衰退不是先决条件,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在这里,对于奥巴马来说,他对外交政策的选择奠定了(美国的)衰退,也就决定了他作为美国总统的历史定位。

-----小本我最喜欢他这最后一句:“Decline is not a condition. Decline is a choice. In this case, Obama’s choice. And it’s the one area where he can be said to be succeeding splendidly."

2008年金融危机,普京撺掇中国,联手抛售美债翻台面,中国没有答应,帮了美国------那时候等于俄罗斯提出联盟,中国不接口。2014年,中俄联盟了,这6年里,到底是中国令美国失望了,还是美国令中国失望之极?难道不逼迫中国最终表态站队,就不行吗?

这几天里,奥巴马的历史定位,已经由另两个男人写完了。男人失败不要紧,古往今来,很多大英雄都失败了。但奥巴马失败得,已经没有男人的腔调了。

通宝推:呆头呆脑,jent,风暴,mezhan,陈王奋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