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英拉去职说说泰国宪法法院 -- 梦秋

共:💬172 🌺124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翻看了一点资料,看看下面这个能否解释您的问题

泰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发展,以下几个原因

内因:

1.泰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充裕,足够支持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泰国人口众多,现在全国有6600万人口。过去应该也有比较充裕的人力资源。

3.泰国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系统。从19世纪末开始泰国就着手建立现代化教育系统。1917年成立的朱拉隆功大学是泰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在多年的发展当中现代教育体系发展从未被打断和重组过。而且,即便没有现代教育系统,泰国的佛教本身也能够提供大量的非文盲人力资源。有趣的是,我没有去过泰国。这是我在缅甸观察到的情况推及到泰国头上。缅甸政府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但是因为年轻人一般都会进寺庙里当一段时间和尚,寺庙也坚持开办学校,这导致缅甸的识字率高达80-90%。想必泰国也是如此。

4.泰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中南半岛的中心,在交通物流对外贸易上有很强的地缘优势。

5.泰国经济结构比较好。农业占GDP的12%左右。剩余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各占一半。它既不像印度那样过于强调服务业,也没有将所有的赌注全部押在工业生产上。同时,信息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6.泰国的经济政策相对东南亚其余国家来说比较灵活和成熟。1980年代的时候通过泰铢贬值带动了出口,带来了迅速的工业化。进入新世纪后,无论是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他信、英拉,还是相对保守的阿披实,在任上都实现过经济的高速增长。这说明只要不过分折腾,这个国家的经济潜力还是很大的。

外因:

1.自二战和二战以后,泰国周边国家陷入长期动乱。而泰国保持相对的政局平静,虽然有政变,但是只带来权力交接的混乱,经济政策上保持相当的自由化,不受权力交接的干扰。泰国的政变,一般情况下局限于上层的小圈子,不像这几年动辄街头暴力,所以经济受到破坏不大。而且相对平静的国内政局,也带动了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大发展。

2.泰国的外交政策相对理性,平衡能力很强。二战之前,泰国在法国和英国之间保持平衡。二战前后,泰国在盟国和日本之间保持平衡。二战结束后,在越南、柬埔寨和缅甸共产主义革命的包围当中,泰国选择跟美国结盟,带来了滚滚美援——这有点类似于日本在朝鲜战争当中的角色。到了1980年代,泰国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两头通吃。总之,泰国避免出现过于极端的外交政策,使之与各个大国保持了较好的外交关系。大量外资滚滚涌入。现在泰国引以为豪的汽车产业,就得到了来自日本和美国资金的支持。

这是个大致的印象。有什么新的发现,随时更新。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通宝推:南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