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话曝光 -- 晨枫
正确的曝光可以使照片的层次丰富、色彩鲜艳,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可以由暗室加工或数字后处理补偿,但是底片上不存在的东西再变戏法也变不出来。
测光当然可以目测,这是兄弟我在高中时用外公的海鸥203(“皮老虎”旁轴测距120,仿30年代Zeiss Ikon)学照相时唯一的选择。专业一点的可以用曝光表,就是专业摄影师手里在模特面前晃来晃去的那玩意。曝光表基本有incident(入射光?)和点测光两种,前者有一个乳白的玻璃半球,必须放在离被摄物体越近越好的地方,乳白玻璃半球上受到的光照强度、光色和方向必须和被摄物体一致。后者则从摄影者拍照的地方,“瞄”向被摄物体的亮部(其实应该是18%中灰)。Incident测光是最理想的,但是一般摄影者大多用的是相机自带的电子测光。
一般来说,正常画面应该按18%的中灰物体进行曝光。换句话说,如果把一张正确曝光的彩色照片退色,再对所有灰度进行平均,得到的结果应该是18%的中灰。这是以人的肤色为基准得出的结果。电子曝光的基础也就是围绕着这个18%中灰。
最基本的机内电子测光是中心加权平均测光(center weighted average metering),也就是以画面中心为重点,但基本上还是对周围约75%的区域平均测光。换句话说,中心加权平均测光把被测区域当成18%中灰。如果画面光照均匀,强度适宜,中心加权平均测光还可以,否则容易被复杂光线情况“糊弄”。比如说,站在白色建筑前的人像,由于整个画面较亮,中心加权平均测光容易曝光不足,白的建筑变灰的,人脸就变黑的了。反之,如果在黄昏,整个画面较暗,中心加权平均测光容易曝光过度,人或许“像个人样”了,但剪影的效果却一点也没有了。即使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较暗的前景和较亮的天空,也可能把中心加权平均测光搞糊涂了,曝光效果不尽人意。不过中心加权平均测光的好处是结果容易预测,有经验的人容易实行正确补偿。
另一个“经典”的机内电子曝光是点测光(spot metering),也就是对画面中心一点(通常中心附近占1%或3%的画面)进行曝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对复杂光线情况比较适宜,摄影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画面中最接近18%中灰的一点进行曝光,而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但是如果选择的那一点太亮或太暗,如果不加补偿,还是会造成曝光不足或过度,不同的是,这回你只有怪自己了。点测光对光照复杂、反差较大的画面比较有效,尤其拍像伦勃朗的画那样的照片时,在晦暗凝重的背景里一张明亮的脸,用点测光就比较好。点测光区域越小,曝光越精确,但对摄影者的要求也越高,就像用步枪或散弹枪打靶一样,步枪对神枪手有利,菜鸟则用散弹枪打上靶的机会多一点。除抓拍没有时间设定的情况以外,专业和资深摄影者用点测光居多。
点测光还有三种变型。第一种是部分测光(partial metering),也就是对画面中心6%到9%的区域进行测光,你也可以把它看成缩小的中心加权平均测光,或放大的点测光。部分测光一般用于中低档相机,一是作为真正点测光的廉价替代,二可以增加“命中率”,但曝光精确度有所损失。第二种是多点测光(multi-spot metering),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最早好象是80年代Olympus OM-1还是OM-4开始的,后来Canon T90也采用,中间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Canon EOS3才重现江湖。多点测光允许摄影者在画面中选择多达9点,包括对重点区域重复取点,然后取平均值曝光。这对高反差、复杂光线情况下兼顾亮部和暗部曝光有一定的作用,相当于手动的矩阵曝光。不过这比较异类,有人趋之若鹜,但大多数人不以为然。第三种没有名称,是Leica M系列上用的“赖急皮”点测光。一般点测光的光敏元件面向前方,或从单反的反光镜上“借”一束光线。Leica因为用旁轴测距,没有反光镜,所以索性把快门片对着镜头的一面的中间部位涂成18%的中灰,光敏元件反过来瞄着这里,权充点测光。很多Leica老鸟不信任这种半心半意的点测光,还是用手持测光表。
现在最流行的应该是矩阵测光(matrix metering),也叫分区或多区测光(multi-zone metering)。这其实是把上述多点测光自动化了。一般画面天景较亮,地景较暗,如果不加区分,一律对待,曝光容易失误。另外,被摄物体不一定在中央,曝光重点应该随被摄物体移动,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设在中间。矩阵测光把画面分割成许多区域,区域形状不一定规则(如中间一圆形,或中间一组蜂窝,其余均匀分割),区域数由早期的6-12,到现在的二三十个,最猛的是Nikon F5,有1003个!矩阵曝光对每一个区域分别曝光,再加入多点自动对焦时对焦点在画面中位置的信息,以对焦点周围为重点,按照一定的算法加权平均。在理论上,矩阵测光可自动在点测光到中心加权平均测光之间任意调整。Nikon据说对5万多张优秀或典型照片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算法。Canon、Minolta、Pentax等肯定也作了自己的研究。但问题在于,没有人公布这些算法,你只能相信它们,但无法预测曝光结果。好在这些算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性能不错,尤其对一般街景、风景、人物和逆光照曝光较好,因此成为多数人的最佳选择,老鸟在即兴抓拍时也常常用矩阵测光。我在行色匆匆、没有时间仔细摆弄,或者应付差事,拍应景照时,一般也用矩阵测光。
一般测光只考虑明暗,不考虑色彩。Nikon F5是唯一将色彩也考虑进去的。不过,“彩色曝光”的优越性至今没有定论,Nikon也没有在后来的F100上再用,兄弟我对此没有经验,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各种测光功能的目的都是一个:提供尽可能准确地曝光。具体应用不能全“托付”给电子系统,否则就是把好端端的一个相机当傻瓜使用了。听说Nikon F5刚出来的时候,一个有钱的医生立刻买了一个。一年以后,他把相机拿回店家,店家吓了一跳,以为相机出毛病了,顾客不满意,结果是这位大医生不会换电池,拿回来要店家帮忙。如果换电池也不会,估计他各种功能也不怎么会,把偌大的F5当傻瓜用了。那东西配上一个专业镜头,比棺材轻不了多少,当傻瓜用实在是傻练肌肉了。
前面说到,目测是最原始的测光方法。有时目测还真是最有效、可靠的方法。目测的基本规则简称为“阳光16法则”(Sunny 16 Rule),就是在大太阳直射下,快门速度设在胶片速度的倒数(或最接近的数字,如ISO100设到1/125秒,ISO400设到1/500秒),光圈则设到f16。薄云蔽日减一挡,多云再减一挡,阴天再减一挡,雨天再减一挡(换句话说,至此减了四挡)。实际上,阳光16法则适用于阳光正面直射下的物体,一般被摄物体与阳光大多成一定角度,所以“阳光11法则”更加准确一点,也就是速度设在ISO的倒数,光圈设在f11。具体应用时,到底什么算薄云蔽日,什么算阴天,阴影怎么算,就有个人判断的因素在里面了。判断完毕,当然就是在全手动模式下设定光圈速度。
目测的一个变型是预设曝光。在被摄物体还没有进入画面时,用点测光在画面内接近18%中灰的参考物先获取曝光参数,然后用曝光锁定(auto-exposure lock或AE lock),或用全手动模式设定速度和光圈,接下来就是守株待兔,等被摄物体进入画面了。
目测对光照基本稳定,但被摄物体忽隐忽现,难以锁定曝光时,比较有用。比如说,在路轨边近距离大仰角拍一列飞驰而过的火车,在航展里拍翻飞的飞机,拍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在篮板下或跳杆前拍跃起的运动员,都可以用目测或预设来曝光。阳光16法则还有一个妙用:拍月亮。明亮的月亮表面受太阳直射,曝光只和被摄物体受光强度有关,和距离无关(我知道,很多人对这一点转不过弯来,但这是事实),所以不用为测光费脑筋,阳光16法则正好派用场。
前述曝光锁定功能对复杂光照情况下的固定物体也很有用。有时对矩阵测光心里没有底,画面内又没有可用的18%中灰参照物,可以对类光照情况下但在画面外的18%中灰物体测光,然后锁定,重新构图,再按快门曝光。具体操作各种相机不同,要看说明书。但是没有曝光锁定的自动单反,不买也罢。在野外,18%中灰的物体其实不少。晴天正午北方的天空(接近天顶,而不是接近地平线),阳光下的绿叶,有明亮反光照射的灰白岩石或白色物体的阴影面,甚至我们的手心,都可以用作参照物。当然,最正规的是去买一块柯达18%中灰卡,正规摄影器材店都有卖的。
很多相机有曝光补偿功能。如果你确信你的机内曝光对某一画面曝光有误,你可以用曝光补偿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曝光,具体加减多少就取决于经验了。一般对于阳光直射下的白雪或“白水”(如瀑布、浪花),可以增加1.5到2挡曝光。中低挡相机一般以半挡为单位,高级相机划分更细,常以1/3挡为单位。
exposure bracketing(包围曝光?)由Contax在80年代首先推出,现在各大厂家很多型号上都有了,可以连拍3-5张,在基准曝光量两边(也有一边的)故意加减曝光,里面总有一张真正准确的曝光。比如基准曝光实际过了半挡,但连拍三张,一张减半挡,一张“正好”,一张加半挡,这样尽管基准曝光不准,但加了半挡的那张还是曝光准确的。使用正确时,一般自动曝光可能误差半挡,差一挡的已经比较少了,差更多的比较罕见,所以exposure bracketing一般可以保证不会漏网。负片(print or negative film)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曝光差半挡一般不打紧,差一挡有时也无大碍。反转片(slide or transparency film)曝光宽容度小得多,差半挡就很明显,所以exposure bracketing的必要性大一点。业余摄影者一般心痛胶卷,有这功能也不怎么用,不过在“一生难得”的机会时,用一用可能还是值得的。
上面说的曝光都是基本组合,如速度1/125秒,光圈f16,具体拍时可以调整速度或者光圈,比如f22-1/60,f11-1/250,等等,只要总曝光量相同,曝光效果是一样的,也就是明暗、色彩、层次是一样的,但画面效果可能不一样。众所周知,在同样的总曝光量时,速度越快(光圈相应越大),“冻结”运动物体的效果越好;光圈越大(速度相应越快),景深越浅。好一点的单反有depth of field preview(正确的中文是什么?),按下后可以看到实际景深效果。一般手持摄影时,速度不应慢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200毫米的镜头应该用1/250秒或更快的速度,以防手抖把图像晃模糊了,熟练之后可以放宽限制,具体技巧容以后有机会慢慢道来。景深不仅取决于光圈,和焦距也有关系。长焦距时景深显得浅,广角时景深显得深。另外,看看镜头性能图表,一般镜头的最佳解像力都发生在f8左右,或在f5.6到f11之间。这是因为此时镜片边缘效应不明显,而开孔(光圈和开孔在英文里是一个词,apperture)还没有小到引起针孔相机的问题。如果速度和景深要求不冲突的话,放在f8应该可以达到最高解像力,诸位不妨可以试试看。
通常的程序曝光自动给出一个光圈速度的组合,主要考虑因素是镜头焦距的长短,将速度尽量取焦距倒数或更快的数值,景深只有在没有手抖之虞时才作的第二考虑,最佳解像力一般不怎么考虑。所谓运动、风景、人像、花卉等模式也就是在纯程序的基础上偏移一点,但最终还是无法控制光圈速度。所以,老鸟比较少用纯程序或各种模式曝光,要么用速度优先,冻结运动物体,或者在低光线时设到最低无手抖的速度以求最大景深;或者用光圈优先,控制景深,或设到最大解像力点。Canon还有一个景深优先,测远近两个点,然后自动定光圈,再定速度。这个功能用起来比较麻烦,优越性不显著(光圈优先可以代替),好象用的人不多。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有时情况特殊,哪一种测光都难以得到正确曝光。正确曝光也不总是等于最佳曝光,千篇一律的正确曝光可能使画面流于平淡俗套。正确应用才是关键。但什么是正确应用?都说摄影是为不能执笔的画家而发明的,既然是艺术,那什么是正确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闲话曝光
Great Post! Pita 字7 2005-09-09 12:46:18
按照先生的指教练了两把,才发现难、难、难, 抱朴仙人 字22 2005-05-23 19:54:14
难乎者,不难也 1 晨枫 字481 2005-05-23 20:54:13
🙂呵呵,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甲乙丙丁 字108 2005-05-29 20:31:21
大哉斯言!这个就不仅仅是指教我了,建议大家都看看 2 抱朴仙人 字630 2005-05-23 21:15:27
仙人这么一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晨枫 字60 2005-05-23 21:35:27
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嘛。您的文章也是这个特点。简明。喜欢 抱朴仙人 字0 2005-05-23 22: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