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更社会主义 -- 本嘉明

共:💬123 🌺921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更社会主义(2)

本来给自己定的规矩,莫谈国事,而且奥运会又那么好看,所以这一篇,我根本没打算放在《茗谈》系列里。现在看来,可以多讲几句,解释给大家。

“更社会主义”的意思,一是建立一个坚强的中部地区;二是呼应人民在过去几年里表达出来的对原汁原味社会主义的支持和向往,满足大家一点。

(一)

二战中的三大“快国”,是德,苏,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告失败,战略上和资源禀赋上有重大缺陷,同时从技术上讲,德国也没有费心建设一个坚强的中部地区,一旦两面受敌,就力不从心。德国是以攻为守,等于是一个武士只配重剑而舍弃盾牌。如果在本土中部地区有坚盾般的国防工事体系,即便陷入两线作战,至少可以多支撑一段时间。

中国原来的“三线”概念,是面对苏,美的威胁,以东部和北部为一线,以中原为二线,以西南为三线。但今天印度的烈火导弹射程已达5000公里,加上美印走近,原来的“三线”恐怕也会变成前线。所以在和平时期,建设一个坚强的中部地区,这样不管强敌自东而来还是自西而来,都只能伤及中国的一部分国土,敌兵锋止于中部地区,中国就能战略反击。

既然中国真正的战略支撑带,就是中部地区,那么,在国力允许,内需不足的时候,适当搞一些“华中要塞化”,是可行的。

所谓“华中要塞化”,是对“城镇化”的补充,在中国中部(不是狭义的“华中”概念),主要从国防角度而非经济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一大批土木工程,在交通,通信,储藏,军工生产,核心技术研究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建立一批核心支撑项目,寓军于民。

“华中要塞化”的关键,不是洒钱,而是赢得当地民心。既然当地的人民需要一种“更社会主义”的,比较慢节奏轻压力的生活形态,那就不妨顺应民意,给大家定做一个嘛。

在这种生活形态下,大家的工资普遍不太高,但生活压力小,社会保障比较完善(医院不如东部的水平高,但比一般发达国家也未必差),对未来生活不担心。由于当地的工资水平不高,东部的企业也乐意来办厂办企业,或通过远程通信技术,把服务业“外包”到这里来。这其实就是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二)

中国目前最大的隐患,是金融恶化,体现在“城投债”模式无以为继(“城投债”本身就是庞氏局),(生产企业贷款)企业联保的全面覆灭,私人房贷(按揭)的负资产化,这三个主要方面。

房价大跌带来的(民间房奴)负资产化,会引起社会动荡,也会引发前2条的连锁反应。但反过来说,内地城市的房价(包括租金)普跌,对于“更社会主义”化,是有利的。

那么这个燃眉之急,可以怎么处理呢?

我的建议,是“部曲制度”。东汉末年乱世,农民不能自保,只能投靠大族,成为大族的附庸,纳粮当兵,负担是更重了,至少还能苟全性命。

现在,可以在少数城市试点,建立国有的“第二城建公司”,由私人房主自愿参加,参加者称为“股东”,其投资即交出的某套投资房房产证,这套房并不估算市价,所以你投资多少,是随时波动的。

加入后,由原房主为主,“第二城建公司”为辅,努力把这套房子出租,获得房租。房客把月租直接付给“第二城建公司”账户,其中2/3,由公司扣掉一些管理费后,转银行继续还按揭;1/3交给原房主。如果房子租不掉,由“第二城建公司”最终接手,但租金多少,就由公司说了算,房主如不同意,就退出“第二城建公司”。

加入“第二城建公司”,等于“自由农”成为“部曲”,失去在市场上自由活动(随时卖房)的权利,其好处,是银行不能再催逼你,你每月能还多少按揭就还多少,剩余积欠,向后累积。这样理论上利滚利,将来要还得更多,但一来目前可渡难关;二来将来房价回升,可以卖掉标的物,清债;三来政府随时可能指示“第二城建公司”,代为清欠部分,以解民困。

这样一来,放贷银行虽然每月收款额大减,但还款始终在进行中,政策规定,此类按揭不计入坏账,不必收房拍卖,银行领导也没有责任。私人房主被迫依附于国营公司,但可以渡过难关。当地市政府以公权力强制银行不得收回贷款,同时由“第二城建公司”向各“股东”收得的管理费,转付给银行,等于是市政府向银行贷了一笔巨款,逐月只付利息不还本金。

这个局面下,所有的问题都向后推,看来是“锯箭杆”,但总比苦无对策要好。当然,市政府敢于“借款”的规模是有限的,也就是私人房主参加“第二城建公司”的名额是有限的,早参加早受益,晚参加提高管理费,再晚就木得门票了。

“第二城建公司”的收入,并非来自于收管理费,而是有资格承接市政工程,从中赢利。市区固然扩张过度,鬼街森森,但必要的市政维护项目,总还是有的,肥水不落外人田嘛。

此时,市政府把原来积欠的城建工程款晾在一边,优先支付“第二城建公司”的现有项目工程款,这样固然对不起原来的一大拨工程老板,但宁可辜负10人,好过对“第二城建公司”的5000个“股东”见死不救,而且“城投债”也容易续一条命。这时候中央再下来几个“要塞工程”,把当地企业盘活一下,就业维持住,下面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了。

但这只是救急,长远讲,必须给中部地区一些大的机会。这其中的一个,可以是鼓励东部发达地区,把一部分市政工作,如计收市政税费(水电煤气,收税等),其账目处理外包给特定的“对口城市”。比如上海,可以把大量的“后台办公室”的作业,包括海关,港务,市政等,“协作”给马鞍山市政府,马鞍山市在当地增聘大量公务员,按当地待遇,由上海市政府支付财政帐。这样,上海可以节省大量公务员的人头费,退休福利和办公空间;而马鞍山市新增大量绿色就业机会。这里吃亏的是上海本地人,本来混个公务员,也没多少事体要做,蛮好的,现在只好回家啃老,反正如今能当上公务员的小年轻,家里多少有点小花头,有一两套投资房或拆迁房,基本是肯定的。不想啃老的话,自己创业呗,上海总比马鞍山市的机会多些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