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14 中谷有蓷:蓷(增补本)

承您指教,发现了我忽略的一种不应忽略的植物,真心谢谢。我知道我搞这东西先天不足,但知道些《诗》,也算知道了点植物的人并不太多,我也算有些,所以就下决心搞了。也因此希望在各位在各方面有见解的河友提出意见。现在增补如下,顺便问问您那里搞分类的先生有何见解?下面还希望多多指教:

————————————————————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嘆矣。嘅其嘆矣,遇人之艱難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高亨先生注:蓷(tuī推),草名,又名益母草。暵(hàn漢),仳(pǐ痞),歗,同啸。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100)《王风中谷有蓷》)

这里诗人用“蓷”这种草在太阳底下的不同形态比喻不幸女子的各种状态。

首章“暵其乾矣”以这种草在日晒下干枯比喻女子被遗弃后的憔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次章“暵其脩矣”以这种草在阳光下单条直立比喻女子被遗弃后的伶仃无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末章“暵其湿矣”以这种草在大太阳底下依然湿润比喻女子被遗弃后的哭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上图片以及下面的图片和简介均出自《中国植物图像库》和《中国植物志》。

但或许您会发现,其实以上并非同一种植物的图片,有的图片表现的是一种植物,有的图片中表现的则是另一种植物,花和叶的形状都不完全一样。

据《汉语大字典》蓷(tuī):益母草。又名“茺蔚”、“夏枯草”。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全草和子实入药。《尔雅释草》:“萑,蓷。”郭璞注:“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诗王风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

由此可见,这个“蓷”有好几个名称。这些名称流传到今天仍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益母草,一个是夏枯草。不过,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这两个名称指向的并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三“属”植物。

一个“属”是唇形科(Labiatae)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野芝麻族(Lamieae)野芝麻亚族(Subtrib. Lamiinae)的益母草属(Leonurus),一个“属”是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野芝麻族(Lamieae)夏枯草亚族(Subtrib. Brunellinae)的夏枯草属(Prunella),还有一个“属”是唇形科(Labiatae)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夏至草族(Marrubieae)的夏至草属(Lagopsis),这个“属”中的夏至草有个别名就叫夏枯草,还有个别名叫做白花益母。

上面图片中就既有益母草也有夏枯草、夏至草。

这三个“属”的植物都比较常见,但都不是一般的野菜,而是药材。这三种药材虽然都属于唇形科,也有点相像,因此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其实其药性还是不大一样的,要是用错了恐怕会出麻烦。当然对于诗人来说,到底是哪种植物并不重要。

这三个“属”的植物在形态上的差异是:

野芝麻亚族(Subtrib. Lamiinae):花萼管状,钟形或由于具宽大的喉部而多少漏斗形,5-10脉,具5-10齿,稀二唇形。花冠筒藏于花萼内或伸出,上唇通常内凹,常呈盔状,稀近扁平。雄蕊4,二强,前对较长,平行上升至上唇片下;药室2,分隔,多种排列方式。草本及半灌本(属31-58)。

夏枯草亚族(Subtrib. Brunellinae):花萼二唇形,3/2式,喉部在果实成熟时由于下唇2齿向上斜伸以致合闭,上唇顶端截形,具3短齿。花冠有外伸的花冠筒及盔状的上唇。雄蕊4,二强,前对较长,平行上升至上唇片,不藏于花冠内;药室2,平行或略叉开。草本(属29)。

夏至草族(Marrubieae):花萼管状或钟状,脉明显突起,具5-10齿。花冠筒藏于花萼内,稀伸出。雄蕊、花柱藏于花冠筒内(属16-17)。

以上虽然说得很明确,但像我这样的马马虎虎看过去,不细加分辨的话,两种植物还是不太容易分清楚的。下面是这三个“属”中较常见的六个种的图片及简介,您可以自己比对:

夏枯草属(Prunella Linn.)中的两个种:

Prunella vulgaris Linn.——夏枯草(本经),又称: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植物名实图考),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本草纲目),滁州夏枯草(大明一统志,植物学大辞典),牯牛岭(亨利植物名录),丝线吊铜钟(广东),毛虫药(广西龙胜),小本蛇药草(广西融水),土枇杷(四川荣阳),金疮小草(四川青川),羊蹄尖(四川广元),古牛草(四川屏山),灯笼草(四川南川),牛低头(河南西峡、商城)。其原变种为Prunella vulgaris Linn. var. vulgaris——夏枯草。

——全株入药,据《滇南本草》记载:“味苦,微辛,性微温,入肝经,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疼,舒肝气,开肝郁。治目珠夜(胀)痛,消散瘰疬(周身结核),手足周身节骨酸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runella asiatica Nakai——山菠菜(山东),又称:灯笼头(江苏)。其原变种为Prunella asiatica Nakai var. asiatica——山菠菜。

——全草入药,江苏民间用作利尿,降血压,治淋病及瘰病,又可当茶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夏至草属(Lagopsis Bunge ex Benth.)中较常见的夏至草:

Lagopsis supina (Steph.) Ik. -Gal. ex Knorr.——夏至草,又称:灯笼棵(江苏邳县),夏枯草(滇南本草),白花夏枯、白花益母(云南各地)。

——云南有些地方用全草入药,据云功用同益母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益母草属(Leonurus Linn.)中的三个种:

Leonurus artemisia (Lour.) S. Y. Hu——益母草,又称:益母蒿、坤草(北方各省),野麻、九重楼、野天麻、益母花、童子益母草(江苏),铁麻干、野芝麻、溪麻、六角天麻(浙江),野故草、鸡母草、红花艾、坤草、野天麻、云母草、鸭母草(福建),红花艾、坤草、三角小胡麻、爱母草、红花益母草、臭艾(江西),益母艾、燕艾(广西),臭艾花、红花外一丹草、红艾、红花艾、艾草、地落艾、益母艾、假青麻草、大样益母草(广东),红梗玉米膏、黄木草、玉米草(河北),地母草、灯笼草、野麻(云南),森蒂(西藏藏语),益母夏枯(滇南本草)。

——产全国各地;为一杂草,生长于多种生境,尤以阳处为多。

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Leonurin),内服可使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并有颉抗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治动脉硬化性和神经性的高血压,又能增加子宫运动的频度,为产后促进子宫收缩药,并对长期子宫出血而引起衰弱者有效,故广泛用于治妇女闭经、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出血过多、恶露不尽、产后子宫收缩不全、胎动不安、子宫脱垂及赤白带下等症。据国内报道近年来益母草用于肾炎水肿、尿血、便血、牙龈肿痛、乳腺炎、丹毒、痈肿疔疮均有效。嫩苗入药称童子益母草,功用同益母草,并有补血作用。花治贫血体弱。子称茺蔚、三角胡麻、小胡麻,尚有利尿、治眼疾之效,亦可用于治肾炎水肿及子宫脱垂。白花变型功用同益母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eonurus pseudomacranthus Kitagawa——錾菜,又称:山玉米膏(河北),白花益母膏(山西)。

——陕西用全草入药,治产后腹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Leonurus sibiricus Linn.——细叶益母草,又称:四美草、风葫芦草(内蒙古),龙串彩、红龙串彩、石麻、益母草(陕西),风车草(山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外有一种较常见植物的花和益母草很像,也在唇形科(Labiatae),也是一种药草(但与益母草药效不同),如您有兴趣可以比对一下:

黄芩属(Scutellaria)的Scutellaria indica Linn.——韩信草(广州植物志),又称:大力草(广州),烟管草(江苏无锡),偏向花(浙江),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调羹草、红叶犁头尖(湖南永兴),三合香(河南商城)。其原变种为Scutellaria indica Linn. var. indica——韩信草。

——据《岭南草药》载:“味辛,性平,治跌打伤,祛风,壮筋骨,治蚊伤,散血消肿,以之浸酒妙。”又《贵阳民间药草》载:“全草入药,苦、寒、无毒,有平肝消热之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