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中的植物 -- 桥上

共:💬207 🌺83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草13 伯兮:谖草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高亨先生注:朅(qiè怯),健武貌。殳(shū殊),一种兵器,长一丈多,略同后代的槊。杲(gǎo搞)杲,光明的状态。谖(xuān宣)草,同萱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俗名忘忧草。背,借为(bù部,同瓿(旧读pǒu)),小瓦盆。痗(mèi妹),病也。

(《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091)《卫风伯兮》)

据《汉语大字典》萱:萱草。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合欢蠲(juān,去除)忿,萱草忘忧。”宋-洪咨夔《西江月》:“庭下宜男萱草,墙头结子榴花。”

繆啓愉先生也指出:

鹿葱:《证类本草》卷十一:“萱草,……一名鹿葱;花名宜男。”是鹿葱即百合科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还有“宜男”、“忘忧”的异名。(《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827))

《伯兮》这首《诗》是一首情歌,是女子唱给男子的,在这诗的第四章她用了“忘忧”且“宜男”的香草来起兴,也是为了表达她的爱意。

其实,“谖草”在今天还是一种常见食材,大概我们每个人都吃过,就是所谓的“黄花菜”或者“金针菜”。

据繆啓愉先生:俗名“金针菜”的植物不止一种,都是萱草属(Hemerocallis)的某些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其漏斗状花蕾黄色,形如金针而得名。如黄花菜(H. fulva),我国东北至云南皆有分布,红萱(H. minor),原产我国北部,华北多有栽培,黄花(Hemerocallis citrina),原产我国北部,还有萱草的变种千叶萱(var. kwanso)和小萱(var. longituba)。这些种的蒸干花蕾都叫“金针菜”。萱草属植物的花有香与不香,黄花菜和红萱的花都有香气,萱草花不香。(《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 贾思勰 原著 繆啓愉 校释 (p 827))。

下面是摘自《中国植物志》的对萱草属的介绍:

萱草属(Hemerocallis L.),约14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也见于欧洲。我国有11种,有些种类被广泛栽培,供食用和观赏。著名的干菜食品金针菜(又叫黄花菜)就是本属植物,主要是H. citrina Baroni——黄花菜的花,经过蒸、晒加工制成的。大多数种类的花都可以食用(但新鲜时不宜多食)。

本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绝大多数都是2n=22,只有H. fulva (L.) L.var. kwanso Regel——重瓣萱草,2n=33。由于长期栽培,在园艺上又很容易杂交,故品种极多,可能还有一些天然杂种。从过去栽培的记载和我们的调查来看,一些种类花的大小、色泽,花被管的长短、粗细,叶的宽窄、质地以及物候期等情况,都有很大的变化幅度,在干标本上进行鉴别就更难了。这给分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根据现有的材料和野外调查的结果,暂时把国产的种类划分成11种,有不少问题至今仍未能解决,只能存疑,留待以后再研究。

本属植物的根有毒,然可入药,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之效。但宜慎用,以免发生事故。

下面是《中国植物图像库》中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Hemerocallis)三种较常见植物的图片,每种的图片后面还附了一些《中国植物志》中对该种的介绍:

————————————————————

Hemerocallis fulva (L.) L.——萱草,又称忘忧草(东北植物检索表):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唐-陈子昂《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庭下丛萱翠欲流。(南宋--袁去华《浣溪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萱草青垂带。(北宋-王之道《千秋岁(追和秦少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唐-李峤《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萱草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魏风》中就有记载。后来的许多植物学著作中,如《救荒本草》、《花镜》、《本草纲目》等多有记述。别名有鹿葱、川草花、忘郁、丹棘等。《花镜》中还首度记载了重瓣萱草,并指出它的花有毒,不可食用。由于长期的栽培,萱草的类型极多,如叶的宽窄、质地,花的色泽,花被管的长短,花被裂片的宽窄等变异很大,不易划分,加上各地常有栽培后逸为野生的,分布区也难于判断。

李时珍早就注意到,在不同土质上栽培的萱草,花的质地,色泽的深浅和花期的长短是有变化的。这是正确的。如果只根据少数栽培植株的某些差异来进行分类,则不甚可靠。林奈在发表本种时,曾说是杂种,后来又说来自中国。他所根据的植物可能是欧洲广泛栽培的一个品种(在欧洲虽然有野生萱草,但是从未见关于果实的记载),但究竟是否自我国引去,已无从查考。我们认为,在长期而又广泛栽培的情况下,要考虑到种以下多半系品种这个可能性,因而不宜轻率地定为种或变种。

————————————————————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黄花菜,又称:金针菜,柠檬萱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产秦岭以南各省区(包括甘肃和陕西的南部,不包括云南)以及河北、山西和山东。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缘。

黄花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花经过蒸、晒,加工成干菜,即金针菜或黄花菜,远销国内外,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还有健胃、利尿、消肿等功效;根可以酿酒;叶可以造纸和编织草垫;花葶干后可以做纸煤和燃料。我国栽培黄花菜有悠久的历史,主要产区有湖南、江苏、陕西、四川、甘肃等省,尤其湖南的邵东和祁东最为著名,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其次四川的渠县,陕西的大荔等也很有名。但鲜花不宜多食,特别是花药,因含有多种生物碱,会引起腹泻等中毒现象。

黄花菜由于长期栽培,品种很多,光在湖南邵东、祁东两个县,就有几十个品种,其中主要的有“四月花”(早黄花)、“荆叶花”(白花)、“茄子花”、“茶子花”、“猛子花”、“炮筒子花”、“中秋花”(细叶子花)等。花期最早的是“四月花”,从5月份就开花,最晚的是“中秋花”,9月份还在开花。一般花期45-70天,每亩可收干花(即金针菜)150-200斤(通常干花蕾1100-1200个可晒制干花一斤),最高可达500-800斤。

据湖南、四川等产地调查,黄花菜均用无性的分兜繁殖,分兜定植五年后进入盛产期,一般可采花20-30年,最高的60年仍在开花。它每年发出4-6条近肉质的根,一层层向上生长(可以依此判断年龄),在秋季或营养不良时则发出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在湖南,每年出叶2次,第一次是春季(二月中旬),这种叶在9月份即花果期结束后即枯萎,接着又发出新叶,俗称“冬苗”,为重要的贮藏营养阶段。群众说:“冬苗培育好,花多产量高。”至初霜时,“冬苗”才枯萎。但在北京地区则不见这种“冬苗”。

本种的所有品种的花,都是在午后2-8时开放,次日11时以前凋谢,2-3天脱落。一般在阴天要开得早一些,凋谢得晚一些,不同的品种也有一定变化。此外,花被管的长短,叶的宽窄、质地,蒴果的形状、大小等变化也较大。看来,有些学者据此发表一些新种是不恰当的。Stout曾记载A. N. Steward从南京紫金山采到H. thunbergii Baker,栽种于纽约植物园,我们也认为就是本种,至于他所谓华北一带产的H. thunbergii Baker则可能是H. lilioasphodelus L. emend. Hyland.——北黄花菜之误。此外,东北植物检索表等曾记载,我国东北也产H. coreana Nakai,花被管长3-4厘米,我们认为可能也是本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关于栽培技术可参考《黄花栽培技术》(邵东农业局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种花淡黄色,花被管长3-5厘米,很容易区别于国产其他种类。

————————————————————

Hemerocallis minor Mill.——小黄花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和甘肃(东部)。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草地、山坡或林下。也分布于朝鲜和苏联。

本种根较细,绳索状;花淡黄色,通常1-2朵,花被管较短,长1-2.5(-3)厘米,可以识别。本种和H. lilioasphodelus L. emend. Hyland——北黄花菜很相似,据前人记载,两种的不同主要在于花序是否分枝和花的多少,以及根的中下部是否有纺锤状膨大(北黄花菜据记载有膨大,但我们标本中不明显)。而从我们的标本看,这两种特征有交叉,尤其是根的大小变化幅度很大,不那么容易区别。M. Hotta把本种作为北黄花菜的变种,似较合理,但还有许多种类也有类似的问题。必须进行栽培和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暂予保留,而以花序和花的多少作为主要区别点。

————————————————————

我看了以上这些图和介绍之后的感觉是,“谖草”本身变化多端,但这些变化本身又不是很有区分度,而且植物学家们对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种和变种还存在争议。如此,则一般人就更难分清楚了。至于古代的诗人,大概也分不了那么清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