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中国教育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 -- acton

共:💬28 🌺8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 教育制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

   我们用什么来评价教育制度优劣呢?中国的领导人跑到全世界说,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各国人民的选择,因此需要彼此尊重。言下之意,政治制度与人民的关系就跟夫妻关系或者脚跟鞋的关系,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没有高下低劣之别。这种说法,一看就是处于防御地位的遁辞。遥想主席当年,豪情万丈,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这种何等的一种自信!

  制度当然有合适不合适的区分,但更有优劣的差异。在两个自然资源、人口等大体相同的社会中,由于制度的不同而导致的发展差异,不能不让我们重视制度的优劣势问题。中国和印度这是现今我们最喜欢比较的对象,以此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西方学者们,在追溯国家兴衰起源时,也无不深入到制度之中。道格拉斯·诺斯认为西方世界的兴起源于专利权等制度的设立,拉佐尼克认为英、美、日经济各自的崛起道路就源于车间内部的制度安排。——总之,制度的优劣仍然非常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陷入制度万能论。

  那么,如何确定制度的优劣呢?换句话说,什么是我们来评价制度的指标呢?

  可能采纳的指标非常多:比如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我有一个朋友,经济学的博士博士后,现在是北京一所重点财经大学的老师。他的微观经济学非常受同学们欢迎。但他自己却对经济学不想念。因为他信佛,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向人们向善。而西方经济学以自私的人作为假设起点,从根本上就出了错。

  现在对于教育制度的评价基本上脱离了道德。但其实,社会化的教育都跟它摆脱不了关系。《大学》强调的是正心诚意,基本上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在欧洲的中世纪,教会讲的神学成为文化教育最后的庇所。手头上找到了一份资料,讲美国纽约州公共学校系统的历史。18世纪,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是私立的,政府完全不管。当政府开始资助学校的时候,理由就是:“教育,与宗教和道德事业密切相关,并有助于政治制度的存续和繁荣。”[ Randall, Historyof The Common School System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1871, p.18.]

  还有的人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于是提出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的指标,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小学生从小就学琴棋书画,滑板乒乓球跆拳道等等。到了大学,教师痛感,人文素质下降,于是各种素养课通识课出台,国学班茶道班大行其道。

  当然还可以更直接。比如考虑到有些人虽然毕了业,但却不一定能够找到工作。因此,就以就业率作为评价指标。为此,那些高毕业率的大学或专业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卖点,有时不惜逼毕业生签约来做高这个数。

  上面这些标准,往往是非专业的意见或者单方面的测量。专业的评价标准,则复杂得多。比如国内经常有高校的教学评估什么的。虽然并不是有关整体教育制度的评估指标,但是也或多或少涉及到教育制度。有一年,我所在省教育厅对各高校的研究生教学进行评估,学校极其重视,从校到学院,五番五次动员。在学院这个层次,还在年初就开始行动,按照评估所设计的九大方面内容,上百个指标,一一做材料。整个学院搞得人仰马翻。直到年底评估结束,才松了一口气。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中国人实在太会整了,上面轻轻松松搞个指标,就要把下面的人脱层皮来应付。这样的指标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工作的检查。它构成行政系统内部的控制手段。但对于横向比较教育制度的优劣,并无实际的意义。

  说到横向比较,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所提出来的,用以评价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指标。该评价指数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预期寿命,教育指数和人均收入。教育指数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权重,可见它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

  最初的教育指数仅仅指识字率。但识字率显然不能区分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后来教育指数扩展为两项指标:成人识字率以及综合入学率,其中综合入学率为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以及大学入学率的。2010年以后,这两项指标分别改为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归根结底,教育指数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受教育年限。

  受教育年限能否很好地评价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