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抛个砖,胡侃一下大型弹道导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constant

共:💬1454 🌺9773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6)
家园 (7)

(十九) YST 的评估

甲. 研发工作

「弹道导弹攻击海面大型船只」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一个已经研发完成的武器系统。更正确的说,这是一个「远程作战体系」,攻击

航空母舰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应用而已。

YST 个人认为「弹道导弹攻击海面大型船只」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密而不宣,因为大事宣扬会加深「中国威胁论」,对韬光养晦的中国不利。中国密而不宣,让美日猜测,仅管有疑惑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是正道。

美国到处放话说什么DF-21D即将试射,间接表示研发工作尚在进行,其实是一种政治宣传,为的是淡化冲击,竭力维持附庸国的向心力。

乙. 成军时间

所谓成军时间就是武器基本认为有效于是进入部队正式使用的时间,这是主观的决定,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譬如F-15成军的时候并不具备发射中程空空导弹的能力,但是美国空军认为没有这个能力也可以成军,以后慢慢修改就是了。所以「成军」就是代表武器具有某种程度的战斗力,老板说可以使用了,是没有一定标准的。

「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这套武器系统远比F-15复杂,什么时候成军只有**的「中央军委」决定,也只有「中央军委」知道成军的条件。

美国对中国大陆武器发展的速度一向是慢了不止一拍,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在国会作证的评估过分保守,中国大陆这套系统不可能还没有测试;林中斌的估计也许有点太乐观,因为2004年大陆的空中预警机尚未成军。

不过这并不表示林中斌的估计错误,他的判断很可能是对的,因为空中预警机并不是这个系统必要的组成部分。由地面作战中心指挥整个攻击过程也未尝不可,只是配合的武力少些、效率差些而已。

基本上,即使根据天波雷达的数据发射一颗阳春「东风-21丁」然后什么都不理也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YST 个人的估计是大陆反航空母舰的弹道飞弹系统已经成军,时间是在2008年以前。我的理由是,天波雷达(2001年)、大型空中预警机(2006年)和发射弹道导弹直接击毁在867公里高的轨道运行、长宽高大约两米的小卫星(2007年),所有「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所需要的科技都已经展示了。基本攻击的能力已经具备,以后的修改不过使这个「远程作战体系」更加完善、效率更高、技术更成熟、有更高的战斗力而已。

丙. 攻击效果

这么复杂的作战系统要知道效果如何只有两个方法:

a. 实战;

b. 计算机仿真。

前者直到中美正式开打,否则没人知道;

后者 YST相信中美双方肯定都做了,只是我们不知道结果而已。

任何武器系统都可以做成计算机模式,只要输入参数就可以得到结果,通常是一个或然率。输入参数是可以做手脚的,只要稍微改变参数内容,结果就会差很多。所以计算机仿真只是一种游戏,你可以相信,也可以不相信。

YST 不用计算机仿真,把这个工作简单化,就可以得到粗略的估计。

「东风-21丙」是一个高度准确的地对地导弹,西方国家的估计它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圆周偏差率也就20公尺,这是雷达导引的误差。

「东风-21丁」具备双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的分辨率比雷达高很多,即使追踪的是移动目标 YST的估计圆周偏差率也在10米以内。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东风导弹能不能打中水面船只完全看水面船只能不能拦截它(反导能力)。

YST 记得美国海军配备的标准飞弹只有「标准3」(Standard Missiles 3,SM-3)才有反导能力,「标准1」和「标准2」只能对付飞机和巡航导弹,无法拦截弹道导弹。

「标准3」第一次全程拦截的成功实验是2006年06月22日。试验的细节没有公布,所以很难评论。实验成功了几次也不知道。这种按照计划进行的拦截就像电影里面套好招数的对打一样,跟实际战场的拦截是两回事,这中间距离之大只有内部的工程师知道。譬如有时候为了蒙混过关(保住饭碗),工程师在目标上装设了角反射器的情形也是有的。YST 认为真实战场SM-3的拦截率非常低,如果不是0也好不了多少,乐观的估计大约在10~20%之间。

大陆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曾经泄漏「东风-21丁」不论是在大气层外或是进入大气层内都有诱饵,这就对舰队的防守系统形成很大的挑战,因为一艘神盾驱逐舰只有96枚标准飞弹,其中只有少部份是SM-3。我们假设SM-3占一半,也就是48枚。SM-3这点数量是经不起诱饵折腾的。

丁. 饱和攻击

1. 多波攻击

中国论述战争有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句话用在「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上是最适合不过了。

美日可以小打小闹,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可以发射一枚子母弹头的「东风-21丁」给美日联军一个警告。

但是一旦真打大打,中国应对美日联军的手法就完全不同了。

面对鱼死网破的斗争大陆不可能只发射一枚「东风-21丁」,合理的估计是,解放军至少发射四枚,最有可能是12枚,因为解放军的导弹旅有六个导弹营,每个营有两个连,每个连有一个「东风-21丁」发射车。

这种重大的军事行动肯定是分好几波攻击,譬如每一波攻击是四枚导弹,三波完成导弹旅的全部发射。航空母舰能够逃脱三波攻击、全身而退的机率几乎是0。

2. 几个假设状况和简单的计算

我们用几个假设的状况做一些简单的计算,这样读者就有感觉了。

状况一(「标准3」的拦截率正常):

料敌从宽,我们假设:

1. 解放军只发射 6枚「东风-21丁」(每个营发射一枚);

2. 「东风-21丁」不释放诱饵(方便计算,几乎不存在的假设);

3. 美国以二对一发射SM-3;

4. SM-3的单发拦截率是0.2。

那么简单的算术告诉我们:

两枚SM-3都没有打中「东风-21丁」的机率是 0.8*0.8 =0.64;

至少有一枚SM-3打中「东风-21丁」(拦截成功)的机率是 1-0.64 = 0.36;

6 枚「东风-21丁」都被拦截的机率是(0.36)**6 = 0.0022 = 0.22%。

6 枚「东风-21丁」中至少有一枚击中航空母舰的机率是 1 - 0.22% = 99.78%。

看到没有?正常情况下,美国航空母舰能够全身而退的机率几乎是0。

状况二(「标准3」的拦截率偏高):

当然,上面这个结果是假设SM-3的单发拦截率只有20%。

如果SM-3的单发拦截率可以达到50%(美国号称的)而其它的条件不变,那么「东风-21丁」的弹头被摧毁的机率是75%。

6 枚「东风-21丁」都被拦截的机率是(0.75)**6 = 0.178 = 17.8%。

6 枚「东风-21丁」中至少有一枚击中航空母舰的机率是 1 - 17.8% = 82.2%。

状况三(「标准3」的拦截率超高):

让我们把参数再改一改,改成对美国SM-3超乐观的情况,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对「东风-21丁」的拦截率为90%,不可能比这个更好了,打飞机都没这么准。拦截导弹改为一比一。

6 枚「东风-21丁」都被拦截的机率是(0.9)**6 = 0.53 = 53% 。

6 枚「东风-21丁」中至少有一枚击中航空母舰的机率是 1 - 53% = 47% 。

也就是说,在超级乐观的情况下,美国航空母舰进入中国海岸线两千公里所冒的风险是有一半的机会被至少一枚「东风-21丁」击中。

你认为美国会冒这个险吗?

3. 多导弹和多波次攻击的好处

由于计算器的小型化,装备高速计算器的现代导弹都非常“聪明”,除了第一目标,计算机也会为「东风-21丁」设定第二目标甚至第三目标。所以当第一目标消逝(譬如航空母舰被击沉),「东风-21丁」会自动选择攻击附近其它的大型船只。

现代的军舰都非常昂贵,即使是八千吨的神盾驱逐舰造价都在12亿美元以上,用一千万美元的「东风-21丁」攻击并不吃亏。

所以发射多枚导弹可以保证摧毁但是并不会造成浪费。

4. 「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改变了海军作战的游戏规则

让我们回到现实。解放军发射几枚「东风-21丁」、每枚导弹携带多少诱饵、采用什么样的变轨技术迷惑对方、选用什么样的弹头....等等都是战术技巧,只有战地指挥官知道。本文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这都是一场非常科学的战争,是斗力,更是斗智。

YST 最后要说的有两点:

A. 诱饵是关键因素

上面第2节论述的状况与计算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那就是「东风 -21 丁」不释放诱饵。

只要解放军采用施放诱饵的战术,那么弹道导弹与航空母舰之间的这场游戏就基本结束了。

即使攻击的弹道导弹只有一枚「东风 -21 丁」,在释放诱饵的情形下航空母舰能够全身而退的机会都非常小。

B. 攻守易位

不论「东风 -21 丁」击中航空母舰的机率是多少,航空母舰都处于完全挨打的地位,毫无还手之力,这在航空母舰的历史中从未有过。

经过历时两个多月和10篇文章,「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的论述也到了结束的时候。本篇是第11篇,也是完结篇。

技术性的结论已经在上一篇谈过了。

这一篇 YST将论述战略上与政治上的深远影响为「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这个系列文章作总结。

(二十)战略上的深远影响

甲. 不对称战争

1. 「效费比」的不对称

根据估计,「东风-21丁」600公斤的弹头到达航空母舰的速度是音速的六倍,大约每秒两公里,这个动能保证可以穿透航空母舰好几层甲板(包括最上层的飞行甲板)在船舱的内部中心爆炸,如此深的穿透力谁知道能撞上什么?最轻的情况是航空母舰失去作战能力,如果撞上油库或弹药库,那么一枚「东风-21丁」就足以击沈一艘航空母舰。

一枚「东风-21丁」的价格大约在五百万美元至一千万美元之间,这中间的价格差异就看内部安装的电子仪器精致的程度。我们就假设「东风-21丁」的造价为一千万美元。

一艘「尼米兹」级的航空母舰本身的价格为45亿美元(杜鲁门号),船上的武器(飞机加导弹)大约与航母等价,也是45亿美元。

所以不计算船上五至六千名官兵的生命,一艘航空母舰单是硬件价值90亿美元。

所以一枚「东风-21丁」的价格大约是航空母舰的千分之一,即使发射10枚也只有百分之一,「效费比」高得惊人,太划算了!

战争比的就是消耗,包括物质和人员,看谁先破产。这其中人员的补充至关重要。特别是航空母舰飞行员的培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补充尤其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之后就一蹶不振,因为损失的优秀飞行员要再招募新兵从头训练谈何容易。

「东风-21丁」和「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如此不成比例的消耗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承受,所以被称为「不对称战争」。

物质 1:1000,人员 0:5000,「弹道导弹攻击航空母舰」应该是「不对称战争」最经典的例子了。

2. 攻守的不对称

前面的文章说过,面对弹道导弹的远程攻击超出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航空母舰只能防守和挨打,毫无还手之力。弹道导弹与航空母舰的战争在攻守上是完全不对称的,航空母舰得胜的机率是0。

3. 数量的不对称

「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的作战方式完全不在乎敌国航空母舰的数量,对付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跟对付10个航空母舰战斗群没有什么不同。美国海军要靠大型军舰的数量取胜是不可能的。

美国在中东打击伊拉克的战争曾经出动四艘航空母舰构成空中力量的绝对优势。

这种“船海战术”是欺负弱国的海军表演,YST 个人认为动用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对付伊拉克这样的小国太过分了,地中海和波斯湾都非常狭小,战场已经过度饱和,这是over-kill,是美国海军在世界舞台上演的表演秀,牛刀杀鸡给全世界看。

美国军事家认为跟中国的战争至少需要六艘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一半的力量)才能取得空中优势。

六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对中国战场而言也已经饱和了,但是这种传统的海战方式在面对中国弹道导弹攻击的时候完全派不上用场,解放军只要动用六个导弹旅在航空母舰距离海岸两千公里以外就结束战斗了,全部过程不会超过四小时。

乙. 一招制敌

「虎年新春谈天下大势」曾经详细论述美国的地缘政治,请参阅:

「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势:中美博弈(上)」

「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势:中美博弈(中)」

「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势:中美博弈(下)」

这篇文章论述的重点是:

美国的东西是两大洋,远离全球人口中心的欧亚大陆,属于偏远地区。美国要避免被边缘化就必须不断地在欧亚大陆制造动乱,然后投射本身的武力去调停,不但获取政治的领导地位,并且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钱总是流向稳定的地方),一箭双鵰,这是美国的基本外交政策。

由于被海洋包围,美国投射武力几乎全靠海军。美国海军的力量全部集中在航空母舰,其它舰艇包括核子潜艇都是航空母舰运作的配套船只,这是美国海军的作战思想,也是美国海军的建军蓝图。航空母舰不但是美国海军力量的象征,也是美国国力和作战力量实际的代表。

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称霸全球海洋超过六十年没有遇到任何对手,对美国作出卓越的贡献,它是巩固美元最重要的单一力量。

中国大陆发展出来的「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船只」是六十年来美国航空母舰第一次遭遇的强烈挑战,解放军这套系统把航空母舰从纯粹的攻击变成纯粹的防御,航空母舰完全失去了它设计的目的。基本上,威风凛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面对中国的这套「远程打击体系」成为无用之物。「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船只」可以说是一招制敌,击中无敌美国海军的软肋。

YST 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解放军的「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船只」可以一招制敌,但并不表示中国就没有必要发展航空母舰。在逼退美国海军以后,中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可以稳稳地控制四周的海域,从黄海、东海、南海一直到印度洋和波斯湾。

为什么?

呵呵呵,因为中国的航空母舰后面有「东风-21丁」罩着。

拥有「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水面船只」的能力跟拥有强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并不冲突,中国必须二者兼备。

为了保障未来的发展、有效控制海外的资源与物流航道,中国必须拥有至少六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分别控制东海、南海与印度洋。

丙. 美国的反制手段

美国要击败中国的「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系统有很多方法,导弹防御是其中之一,也可以打掉中国的侦察卫星,但是最有效、也相对最容易的方法是摧毁中国的天波雷达,譬如使用B2隐形战略轰炸机作精确轰炸。

不过美国要深入大陆攻击远在武汉和西安附近的天波雷达站也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穿透层层的拦截网,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美国要准备承担同等报复。

摧毁天波雷达站就是直接攻击中国大陆的内陆,这是仅次于核攻击的战争最高层级,是对全面战争的一种commitment,等同宣战,政治意义非同小可,一定会遭受到对等的报复。这是因为美国走到这一步时中国已经被逼到墙角,中国除了宣战就是亡国,已经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了。

中国没有海外基地,尤其没有美洲的海外基地,这是中美如果全面作战中国最吃亏的地方。战争比的是生产力,如果美国可以攻击中国大陆而中国无法攻击美国大陆,这对中国是极为不利的。二次大战时,日军对国军的大型战斗每次进行到最后几乎一定动用毒气,这是违**内瓦公约的。但是日军对美军作战从未用过毒气,一次都没有,原因就是日本知道美国的毒气弹比日本更厉害,害怕遭到报复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同等级报复」在战争中非常重要。

时代已经改变了,**新一代的核子潜艇是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的,这是除了使用洲际导弹(鱼死网破的最后一击)外,中国最有效的打击美国本土的方式,也是**研发095核子潜艇的主要目的。未来的中美战争美国要想象二次大战那样逃脱本土遭受攻击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国在攻击中国本土大陆之前需要慎重思考「同等级报复」产生的后果。

简单地说,美国如果攻击中国的大陆本土,那么美国大陆本土遭受武力攻击就没有话说,这就超过本系列论述的范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