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浅谈善恶的起源 -- 今昔
本来是不想写汉奸这个话题的,因为觉得这个问题最近很多朋友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这里谨谈一些和上文看法有观的部分。
关于汉奸的定义问题,温相兄和不爱吱声兄给出的定义都是很明确的。这里再重复一下不爱兄的定义:“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这样的人物在世界各国的对外战争中均为常见,中国亦不例外,汉奸就是国人对他们的鄙称。”
定义有了,那么为什么要鄙视和批判甚至处决汉奸,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问题。由上文的的观点,道德是由善这个基本观念而派生出来的一个社会产物,而其在某些情况下是具有国家和民族属性的。其产生的目的,就是是为了某些特定团体(这里是国家)的发展进步需要的。一个国家,如果一旦遇到外敌入侵,她的人民不但不奋起抵抗,反而通款敌国,谋叛本国,为侵略自己祖国的敌人的利益服务,并谋取一己的私利。具有这样的民族性格的国家,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很多具有这样特性的国家和民族,也已经在多次历史浪潮的席卷下消失了。
在中国历史上,外敌入侵的记录不记其数,正是因为在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一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有着一种为国捐躯,不惜马革裹尸的信念 ,才得使数千年文化与国家一脉相传。而在这里,这种道德取向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支柱。所以,无论某些汉奸投敌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也不管其产生结果如何,都不能作为替汉奸有罪这个道德观念翻案的理由。因为替汉奸翻案的同时,也就是抽掉了中华民族的一条脊梁 !
不能替汉奸翻案,指的只是汉奸这个道德概念。但是是否就是说汉奸问题就不可以讨论了呢?不是,但是讨论的范围,应该限定在汉奸的个体之上,再具体一点,也就是某人是不是汉奸这个问题上。
有人举出了袁督师的例子来,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袁督师之所以在京师遭到民众种种非人的待遇,其原因就是在人民的心目中,汉奸这种人是应该食之而后快的,而当时的朝廷,正是以民众的这种道德取向,采用了我们今天称为贴标签的这种手法。把袁督师等同于汉奸,搞到身败名裂。而此种手法,在文革之中也是率见不鲜。利用民众正确的道德取向,比如对叛徒,地主,资产阶级等道德概念的鄙视,然后用贴标签的方式转移到某些个人的头上,以达到打倒的目的。
其实这是一种很卑鄙的手法。而产生的后果,也是极其恶劣的。往往可以带来当事者以及参与者道德上的迷茫,以及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整个社会道德的重建,却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
附:刚才又看到了煮酒兄关于汪精卫的问题的看法,我个人感觉,这是一个关于汪是不是汉奸的问题,而和汉奸是否有罪这个问题没有太多的联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大部分赞同您的观点,一点不同:哲学不应该成为形而上学 2 今昔 字1814 2005-05-14 11:14:17
😄哎,一人一朵花,都说的很好呐 非 字202 2005-05-14 22:21:24
😄这个要支持. 三丰子 字0 2005-05-13 16:50:24
【原创】对于最近看到的一些观点的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