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过勃朗峰隧道 -- 用心荐华

共:💬3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过勃朗峰隧道

翻越阿尔卑斯山古为艰难,今时亦有不易。此间去往意大利,走勃朗峰隧道本来甚为方便,但是车一多,隧道就成为堵点。有一位佛罗伦萨的女婿,得空就要往那边跑,其经验是凌晨4点起床准备、5点发车——带小孩的,听起来太夸张了!另有一位来自米兰,说星期天上午走可保不堵。

慎重起见,我们选择在星期天早晨7点出发(实际发车时间是7点1刻),一路上果然难见车影,颇有“前无追兵、后无堵截”(韩乔生语录是这么说的吗)之感慨。很快那体积庞大的白山就在眼前了,可能是视角的关系,与簇拥它的青山相比,海拔4800多米的勃朗峰并不显高,又可能是光线的原因,近距离的观感甚至不如在六七十公里之外。

还不到上山的路,就出现了海关的标志,稍有点奇怪,再往前走,明白了,原来是要提前在山下检查大客车。法国与意大利以勃朗峰分界,隧道这头是法国,那头是意大利。也就是说,载人多的大客车,不能等到半山腰的法国海关、更不能等到隧道那头的意大利海关才接受检查。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坐大客车的经历,深更半夜过了隧道,不料被意大利海关揪出几个没有有效签证的坏分子,结果是大客车调头,带着全体游客一起回法国那边。现在的安排大概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

通往隧道的盘山路只有3公里多,路旁有牌子说是花几千万欧元新翻修过的。走了一段,看见一块写着“2公里,1小时”的牌子,不知什么意思,接下来又是一块“1公里,30分钟”,明白了,此处离隧道还有1公里,如果排队,要排30分钟。到了隧道口,前面看得见的总共只有3辆小车,正好3个收费口,不排队还是好。小车收费41欧元,真不便宜,在法国顶上400公里的高速路费,还好再加10欧元就可以买7天内有效的返回,算是平衡一下。

说起来,勃朗峰隧道高也不算高(海拔一千二三百米)、长也不算长(11公里多),本来很容易通过。但双向行车,是安全隐患,偏偏在上个世纪末出了几十条人命的大事故,关闭整修了几年才重新开放。现在严格管理,限速70公里、车距150米,货车、大客车还得由先导车带路。因此成为高收费高堵塞路段。

因为不排队,很快就过来了。出隧道就是意大利海关,前面只有一辆小车,警察在盘问。这车是瑞士牌照,警察问了几句让靠边停车,车上下来一西人,手里拿着几页文件,实在纳闷能有什么事?早听说意大利海关不善,比如经常拦住中国旅行团,对其携带的贵重物品征收过境税,说是等离开意大利时再退,真到退税时往往又找不到人来办了。宰的是中国游客,影响的是瑞士的生意,瑞士人很有意见的。轮到我们,警察却挥挥手就让过去。

过了海关,严格说来,隧道还没走完,接下来到奥斯塔,仍然是一个隧道接一个隧道,总计40多公里的路,一多半是隧道。想想也应该,要不然这阿尔卑斯山也太容易过来了。奥斯塔地名源自奥古斯都,在罗马时代就是交通重镇,不过那时只有一条往北通往大圣伯纳山口的路和一条往南通往小圣伯纳山口的路,而中间勃朗峰这边在开通隧道之前无路可走。

这一段路,隧道加起来长度是勃朗峰隧道的2倍,却不收费,应该是照顾山区居民。奥斯塔系奥斯塔山谷特区的首府。领导说,这块地区的旅游卖点是居民说法语、姓法语姓氏,除了奥斯塔,其余的地名语源也都是法语。那就更应该照顾了!等等,难道这个地区是意大利霸占法国的?不应该啊,确切地记得墨索里尼在阿尔卑斯战线没有找到任何便宜,战败国霸占战胜国的领土,岂有此理?一边开车一边不住地感慨,要真是这样,说明这自然边界还是太厉害了,非人力可以轻易改变。说起来还是头脑中以语言文化区分民族国家的观念太根深蒂固了,这么多年待瑞士都没改过来。回来后查找资料,发现事实上还是历史老套:战胜国霸占战败国的领土,是意大利没有守住分水岭西边的地盘,如果阿尔卑斯山不是那么险峻,法国也可能把边界扩张到分水岭以西的。这算是此次走勃朗峰隧道最大的一个收获。

最后交代一下回程。回来的时间是星期六上午,开到一条路通往奥斯塔的时候车多了起来,看样子大多是度假的。担心过隧道要排队,本着超一辆就少排一会儿的想法,一路超车。但过了奥斯塔,却发现前面突然没有多少车了,可能大多数意大利人并不想过隧道去法国(也是,本国的山区一样可以度假嘛)。顺利地过了隧道,法国这边的景象略有不同,盘山路上排了大约1公里长的车队,也就是说大概要排半个小时。时当正午,时间还早,就拐出大路去逛霞慕尼小镇。霞慕尼就在勃朗峰下面,抬头往上看,因为是从北向南,正午时分光线也不好。意大利那边是南边,但阳光直射,积雪稀薄,也不耐看。没有上雪山的计划,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