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苹果已死,脸书当立? -- 大山猫

共:💬1049 🌺5083 🌵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对历史的解读有高度但是阴谋论的成分太多

比如这个“屌丝逆袭”的提法,要说起来,老祖宗不成还是亨利福特么?时势造英雄,当然要有vision,但是把一切都说成阴谋论,那就犯了“键盘政治局”们的毛病。

盖茨的windows早年也是从消费者手里赚的第一桶金(不算IBM买的那个系统的话),消费者把产品带入办公室,非要说这是“屌丝逆袭”的话,我敢说他盖茨当时也没有这个预期,当时除了个lotus123,主要商业工作是不能指望windows的。

IT这些年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CPU,这个你说对了,二是网络,包括局域网到互联网,完全是个偶然因素引起的。软件业给人的印象门槛低,是因为芯片的发展太快速了,普及的结果是不但人人有,关键是快速发展导致了厂商竞争的周期非常短,因此所谓的兼容性,开放性,反垄断等能够不断的占据业界的主流,因为竞争的参与者太多了,而整个业界在没有成熟稳定下来的之前,强迫垄断只能走歪门邪道,很难形成普遍接受的实质垄断,这才是我们见惯不怪的IT业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现象的原因。

现代工业就是在解决人的吃穿住行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说IT业早年主要是在其他工业中起到辅助作用的话,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也会进一步的介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你想说还没说的那个中国制作问题,也是同理,难道除了计算机手机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机,玩具,家具,电器也都是“屌丝逆袭”的结果么?从这一点出发,IT业也没有两样,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必然也会进一步进入日常人的生活中去,类似亨利福特,盖茨与老乔都属于随机而动的佼佼者,这就是你所谓的“得中产者得天下”,这里的关键是以消费商品为开发产品的主要导向,认识到这里面的巨大商机是盖茨与老乔他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

现在随着硬体的价格与性能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发的消费产品对工业商业的应用自然而然的会发生影响。比如说一些以前需要专门开发的工业软件平台,现在可以在windows,linux上借助丰富的平台资源来实现,这其中关键因素是一以消费产品为导向开发的硬体的性能达到了以前大型机的水平,二以消费产品为导向开发的软件平台功能全面性能成熟可以大量借用。因此个人电脑产品转型进入工业体系中的过程就是个水到渠成的事,不一定是盖茨们的阴谋论结果。

同样的,老乔的ARM选择明显的与他的性能至上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同理苹果手机不走android那样的兼容道路,结果也明摆着。我以前在河里就说过,在硬体发展早期,除非在性能上没有追求,保证性能超群的唯一办法就是苹果这种硬体与软体一家关门细调,这样的例子有许多,cisco的路由器,工业用仪器,哪怕因为成本的原因其中使用了通用的硬体,还是不把兼容性当回事,这里不全是因为商业垄断的因素,有很大的性能需求因素。

当然老乔的这样选择,微软也可以别样选择,比如兼容性就是windows做大的制胜法宝,虽然后来司法部发现微软玩了猫腻,但是同样的选择现在放到android的身上,就会出现性能参次不齐,质量控制一塌糊涂的结果。这说明了,一样的道理,还要看天时,地利。手机硬体在现在这个年代毕竟还很弱,电池还很差,人为的上马搞兼容“大锅饭”,政治挂帅,卫星上天了,人头是要落地的。

至于手机提高生产力的问题,这话还有点早,我也不认为老乔有意要拖慢工业体系的速度,他还没那么大本事。老乔就是一个一门心思要造最好的消费者产品的人,他那一套在手机这个硬体条件下,必然要注重能耗,也必然要注重整合,碰巧就因应的时运,别人想不通,想的太多,都是因为对技术的了解从MBA们的眼中没有看到本质,对“小清新”又不服气,于是浪费了时机,造成苹果手机一枝独秀的结果。

但是手机硬体仍然还在提高,老乔走出的路子也让人看到了这个在有限硬体上无限挖掘的路子,不比微软为首那一代人的兼容为王的路子窄,比如手表了,眼镜什么的。关键是个人计算平台的移动化,这一点其实盖茨也早就看到了,对生产力的作用比个人电脑对生产力的影响只大不小。从军队到学校,普及移动手机,平板的趋势,绝对不是简单的用中产屌丝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就可以理解的。

云平台对移动平台有促进作用,但本质上是另一回事,并不是因为移动平台而产生的。

说的兔子国,如果说软件业的高高在上是以芯片业的发展为基础,兔子国的制造业的高效廉价更是代表了现代科技发展在中国庞大人力的放大作用下所能达到最高水平,那么谁是兔子国的“intel"呢,那么依然是美国日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