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民众的不同利益诉求下的信息沟通和妥协来看什么是真正民主 -- 思想的行者
从“颜色革命”的东欧到中东的利比亚,埃及,一场场以民主为名义的骚乱持续的发生着,这一切是为什么,昧国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昧国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可以吸取什么教训等等都是值得中国人民思考的。
民主至少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以民众作为国家的主人的一种政治模式,这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是为什么人类文明几千几万年,却仍然有那么多的国家处于不民主的状态,而实施直选普选的非洲和拉丁眉州却陷入了经济停滞和政治瘫痪呢。
西方国家确实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它们实施的是直选普选吗?至少昧国不是,昧国实施的是选举人制度,与中国的选举制度一样都是间接选举制度。昧国与中国都是代议制,而不是直选制。
直选制为什么会带来那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理论性的思考。
问题在于民众和民众的利益不一致性,不同地域的民众,不同职业的民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收入的民众等等都有着不一致的利益诉求,这其中的利益诉求很多是相互冲突的,很多利益诉求是局部性的利益诉求,却并不利于全局性的利益,很多利益诉求是短期性的利益诉求,并不利于长期性的利益。那么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下的全局利益局部利益,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等等如何寻求一个沟通机制和协商妥协机制,这是民主的难题。
显然,少数服从多数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够达成决策的最优解,每个人对利益的全局性长期性理解都不一致,很多人就是只顾及自身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那么显然这个国家或者政治体盲目的依赖少数服从多数,就会陷入分裂状态。
中东的乱局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教派人数的多少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依靠少数服从多数的教派的分裂,少数派教派在实施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时候显然处于劣势。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中国也像中东一样,那么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选举中显然也会处于劣势,这会造成严重的民族冲突。
不同的利益的诉求的民众需要进行协商,需要进行妥协,首先需要的是沟通。
博弈论的许多模型(例如柠檬市场模型,例如囚徒困境模型等等)告诉我们,在博弈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容易走向逆向选择,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民众的互动,实际上就是一场博弈,这里面的信息常常是不对称的,容易产生逆向选择,从而导致一种双输的结果---囚徒困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时候对对方的不信任,--而这常常发生,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埃及支持总统与不支持总统民众之间的高度的不信任,这就必然的导致一种囚徒困境。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如果是负责任的媒体,可以填补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鸿沟,但是有很多媒体却可以反过来扩大民众之间的信息鸿沟,造成双方的更加的不信任,造成更加严重的逆向选择。
因此,民主需要什么?
首先需要的是有不偏颇的媒体来填补民众之间的信息鸿沟,避免对立利益诉求的民众之间的博弈的逆向选择。
避免了逆向选择,人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区分国家发展的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区分国家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中国在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时候所面临的拆迁难题实际上就是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一种冲突,局部地区的人们不愿意搬迁,但是却让更多的人要付出更大很多的成本,例如公路铁路要绕一个大弯所带来的各种成本
再比方说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所导致的债务与长期的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个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种树,辛苦了,却不能乘凉,这是他们的短期性的利益的损失,树种成了,人们可以长期性的乘凉,这个就是一种长期性的利益。
那么这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界定和博弈,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界定和博弈,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更专业的团队,而专业,往往意味着人数的相对稀少,因为专业本身构成了一个专业壁垒,就好像高考一样,是一个壁垒,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过去。
因此不管人们怎么样浪漫的想象,我们这个社会是不可能实施直选制的,因为依靠直选制,不专业的人总是占了大多数,这样就会造成选举结果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利益和全局利益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
所以,我们可以看什么是民主:民主是不同利益诉求的民众通过信息沟通,通过妥协和协商来寻求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最大化的一种政治机制。
显然民众的参与的广泛度和深度越高,民主程度也越高,但是反过来说民众参与的广度也意味着通过妥协,协商寻求全局利益和长期利益的难度的加大,所以这是一对矛盾,是社会发展要不断面临的也需要人们不断的拿出智慧来解决的,因此也就不断的推进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的一对矛盾。
实施民主需要的是智慧,民主绝对没有认字的人都知道的直选制那么简单,某些国家刻意的宣传直选制而自己却并不实施直选制--例如昧国,我们就要怀疑他们的用心了。
比如埃及而言,昧国显然不可能不清楚直选制所能够带来的政治乱局,他们的目的是很显然的,让发展中国家因为直选而陷入政治混乱,实际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使得世界格局回到二战以前的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之间的状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