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航空工厂的青年工人们 -- 百战长缨

共:💬100 🌺1963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突袭试飞团(这一次是真的突袭)

突袭试飞团(这一次是真的突袭)

172厂旁边有一个试飞研究院,规模很大。172厂的试飞跑道足足6千米长。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长的跑道。美国在提尼安岛的机场虽然巨大但是具体到一条跑道来说还是不到6千米。

172厂跑道长到什么程度?从这一头望不到那一头。飞机在跑道上滑跑,跑着跑着就没了。说是跑道不平,两头低中间高的缘故。不过俺觉得这是个视觉错觉。海市蜃楼的效应。

许多老工人在172厂工作多年,但是试飞团那边从未去过。不仅试飞团戒备森严警卫林立。就是厂里的总装配车间,都有人把门还是民兵拿着枪的。当然现在肯定不拿枪了。改开搞以后把民间的枪支都收了。怕老百姓造反。那时候连西北工业大学都拥有六百支63式自动步枪。足足一个齐装满员步兵营的火力。那时候的陆军主力部队的火力强度都没到这个份儿上。再说那时候枪也卖的便宜,63式每支才600元钱。知识分子十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支。他们经常拿出来炫耀。

有一次我们几个青皮后生打赌,说谁能进去试飞团,把里头的景致跟我们说一说,俺们几个买啤酒请。那时候买啤酒还要啤酒瓶子换。挺麻烦的。俺一听就动了心。说俺一定能进去。那几个不信。说俺们到这里多少年了(都是东北人从112厂举家搬迁过来的),从上小学就在这里,直到今天都没进去过。你才来几天,咋这么大话?不怕闪了舌头。俺说你这一说俺还非进去不可了。

经过一番踩点侦查,发现那几个后生说的还真没错。通往试飞团只有两个门,一个通向阎良镇大街,另一个通往172厂总装车间。要想进入试飞团必须经过这两个门。有人认为飞机场方向宽阔无比,可以绕过跑道从外面进入。根本不可能。一马平川的水泥跑道,之外就是草地,没有树木。哨兵老远就能看见。时常也有老百姓的牛羊跑过来,或者农民过来割草,都被哨兵驱赶到机场外面去了。所以说从机场方向进入试飞团首先就要面对警惕性极高的哨兵。一旦被拦住,那是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的。

总装车间那边的大门也不容易进去。民兵门卫更严格,因为民兵站岗都是非职业的。站一次岗就光荣的不得了,警惕性非常高。

最后就剩下阎良镇那个门。阎良镇那边的警卫连是职业哨兵,每天三班岗每班岗2小时,时间长了会引起精神疲劳。只要方法得当,一定可以从正面大大方方地进去。当然,警卫连的岗哨是双层。最外面有一道岗,隔着500米左右还有一道岗。必须过两道岗哨才能进入试飞团。说明当初设置这个岗哨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设岗的保卫干部绝对是个内行。

经过反复考虑,在不同时段多次考察试飞团的阎良镇正门,还是被俺发觉一处漏洞可以利用。就是每天早晨,试飞团的飞行员当中,不少人都出阎良镇正门到外面跑步锻炼。当时是夏天,大部分飞行员出正门进入阎良镇,在公路两边的绿树阴下跑,少部分飞行员往机场跑,机场里面比较干净,不像阎良镇的马路上净是驴粪蛋之类的自然污染物。

俺认为,如果夹在两个距离较远的飞行员之间,冒充跑步回来的飞行员混进去,绝对有把握。即便被识破了,还可以抵赖说俺也是出来早锻炼的。俺是新来的,每天早晨一万米,快跑完了头昏脑胀,没看到哨兵……;这个理由绝对说得过去。

剩下的问题就是妆扮。如何把自己弄成一个飞行员,需要一身行头。他们飞行员出来跑步绝不会穿飞行服,都是背心短裤解放鞋。这就好办了。

在那个时代弄一双解放鞋不费力气。但是袜子必须是部队发的。那种黄绿色的线袜。不能是地方商店里买的。这袜子我有。真正的军品。脚底下没问题了。

短裤也好办,他们飞行员都是穿的普通的蓝色短裤。那个时代商店里有卖。肯定不会穿部队发的短裤,谁都嫌太土气。就是背心比较麻烦。飞行员的背心都印有非常个性化的图案。这还真不好办。俺也想找个私人老板开印花店的花俩钱印一下。无奈人家不给搞。嫌批量太小不挣钱。这还真的麻烦,如果穿个白背心,太扎眼。为此俺特地起了几个大早去踩点观察,发现少数飞行员,背心是单色的。比如红色,蓝色等等。于是俺钻山打洞终于买到一件蓝色背心。把行头备齐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试飞团大门外面看不到里面的房屋院落,混过岗哨容易,可是进去以后咋办,往哪里跑。这只能到时候临机应变。另外,就是你的举止必须像一个军人。

俺对自己的形象,拿当下的话来说那是灰常灰常地有信心。俺当时是校田径队的。主攻110米高栏。虽然比刘翔跑的慢多了,可是在民间业余选手里面还算不错。当然俺不像刘翔那样是三步栏间跑。而是左右开弓,前七个栏四步栏间跑,最后三个栏,速度起来了,才是三步栏间跑。这左右腿攻栏四步栏间跑虽然不正规,可是姿势优美,动作舒展,跑起来就像大鹏双展翅一般潇洒。很是得到一些MM们的注目。加之咱也算得上浓眉大眼,鼻正口方,跟那些飞行员相比一点都不差。

关键是俺的这种冒险精神。一般人谁没事找事去闯试飞团这个龙潭虎穴捏。说到底我们家祖上有过当土匪的光荣历史。旧社会当土匪一点不丢人。贺龙不就是土匪头吗?最后不成了元帅了嘛!当年俺爷爷是所谓红枪会的首领,手下三千余众。方圆数十里赫赫有名。解放军入川的时候还协助大军剿灭国民党残匪受到政府的表彰。俺们家族出了好几个红军战士。俺爹12岁就跑去当红军了。他老人家,前年过世了,头上有一道很长的伤疤。像是刀砍的。问他他不说。要是当红军以后负的伤,那是光荣,还不总得念叨。肯定是以前当土匪打家劫舍留下的印记。川北地势险要,土豪劣绅都有自己的土围子,农民活不下去除了造反当土匪没别的活路。攻打土围子每次都是一场血战,顷刻间便有死伤。想到俺爸12岁就如此斗狠,俺今天不过闯一闯试飞团,那绝对是小菜一碟。

下面就是真实的突袭行动。

那天早上俺早早起来,妆扮完成以后就在阎良镇大街上反复地跑来跑去,得把这身汗搞得像样些。跑一万米嘛,总得是个汗流浃背的状况。

大约七点钟,晨跑的飞行员们开始陆陆续续返回试飞团。俺看准机会,前面一个飞行员跑过去之后,俺等到后面一个还没到,马上从墙角转出来夹在中间大模大样地朝着试飞团大门跑过去。这时候俺的神态非常地自若。绝对不能目光闪烁观察哨兵,那哨兵虽然后半夜辛苦的够呛马上要下岗了精神比较疲乏,但是一旦遇到让他感到可疑的状况他马上就会像老虎睁眼一样打起精神。

俺照此办理,门口的哨兵看也没看就放我进门了。

俺跟着前面那个飞行员跑过第二道岗哨。开始进入试飞团大院。人家飞行员跑到地方了都去宿舍拿毛巾准备洗漱,俺不能跟着他们往宿舍跑,那就穿帮了。俺的目的是亲眼看一看轰六,歼七,歼八这些外面看不到的飞机。所以俺必须穿过试飞团大院,跑向飞机场。

俺镇定自若,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们大都拿着脸盆去洗脸,但是也有人朝我张望,脸上似乎有那种“这是谁呀”那样的疑问。怀疑不要紧,只要不主动盘问,就没问题。

现在最主要的是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快速离开试飞团人流如织的大院。我加快脚步绕来绕去顺着一条宽阔的马路一直跑向飞机场。都进入机场联络道了。俺感觉,仅仅是感觉,后面有人朝我走过来了。这时候绝不能回头,跟他搭上话就麻烦了。俺必须给他一个暗示,咱是军人。俺把步速放慢,扯开喉咙大喊一声:向右————看————!这一声真是中气十足,雄浑响亮!一听就是如假包换的军人范儿!这在部队里,是有说法地。军队,特别是陆军主力部队,都有早晨喊嗓的传统。我们常常在小说里看到这样的描写:杀声震天!要想战场上杀声震天,就要平时多训练。而且这一声“向右看”,是部队检阅的时候分列式才有的口令。俺还特别给“向右看”加了一点中州韵,不是那种标准版的普通话让人一听就是北京大城市来的公子哥儿。那就砸啦!

当然,关键还是军人气质。俺那几个青皮伙伴就是给他一身军装穿上,也混不进试飞团大门。气质这东西没法表达,您听听咱的队前讲话,对于什么是军人气质就理解了。

注意,标点符号表示顿挫的节律。

这一桥段的要求是声音洪亮。口形夸张。语速适中。语气果断,干脆。语调沉雄,凝重。

现在开始:

立正!是一切队列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礼仪的表示!

通常用于,首长讲话的开始和终了!

它的操作要领是:全脚掌着地,脚跟并拢,脚尖外伸成六十度。小腿挺直。膝盖,微向后压。两腿并拢,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张开,五指并拢,中指紧贴裤缝。

两肩平直,挺胸收腹。

头,要正。颈,要直。两眼平视前方。精神振奋,表情自然,态度严肃!

它的操作口令是:立正————!

听到立正的口令之后,按照上述要领进行操作。

同志们听明白没有?!

后面那个人,终于没有跟过来。

俺大步流星直奔歼八轰六而去。行了。现在俺算是安全了。

进是进来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出去。看够了飞机,在跑道上兜了一圈,原路返回绝不可行。部队洗漱完毕列队吃早饭了,俺还一身短打穿过两层岗哨往外跑?那不就露陷了嘛。所以俺干脆沿着跑道直奔总装厂房而去。

到了总装厂房门口,站岗的民兵拎着一支53式步骑枪站岗。看我过来了以为是飞行员,满脸含笑直点头。俺朝他一挥手就进了总装车间。那个钟点离上班时间还早,厂房空无一人。里面足足排了五六架轰六在同时装配。俺还是第一次看到轰六的内装修。对座舱里面包裹的厚厚的丝棉防冻层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总装厂房出来直接走172厂大门出去。门卫对于厂内出来的人历来是不加干涉的。

这是对解放军现役部队一次成功的渗透行动。堪称完美。

通宝推:逐水而行,dashanji,aiyoho,五峰,故乡在喀什,大黄,李根,goon,樱木花道,格瑞斯华尔德,icedshining,五角星帽子,野博,daharry,北纬42度,马尔他之鹰,SleepingBeauty,柴门夜归,睡神ZZZ,阴霾信仰,迷途笨狼,史文恭,每周虎,舒拔,strain2,渡泸,回旋镖,浣花岛主,上善若水,imres,住在乡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