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攻击各种碉堡的战术(1)地堡 -- 忘情

共:💬8 🌺2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攻击各种碉堡的战术(2)子母堡

乙、子母堡

子母堡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使用最多的防御工事体系,不仅在野战防御中大量使用,而且在城市防御中也广泛使用。与有暗堡性质的地堡不同,子母堡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防御体系。

一、国民党军子母堡防御工事体系的特点

国民党军的子母堡工事广泛应用于平原、山地、城市防御体系中。子母堡据点的式样有方形,圆形,棱形,三角形,梅花形等,均系独立自主的守备点。子母堡式的阵地,有纵深配备,虽有空隙,但各子母堡都是联接的,同时各子母堡都有重点防御方向。子母堡中各堡互为依托,空隙较少。每个堡的四周都筑有枪眼可向四周射击。子堡小而矮,便于和发扬火力,死角小且利于互相支援。众多子堡迫使我在逐堡争夺中消耗兵力,延长其守备时间。各堡之间有交通沟联系,当其前后左右某一堡失守时,其余各堡能独立作战,进行火力封锁。在子母堡间隙左右侧,筑有不规则单个地堡(也叫副堡或散堡),以弥补主堡火力之不足。

子母堡之外围设有各种副防御工事,一般有围墙、壕沟、铁丝网、鹿砦、陷阱、地雷图。。因为子堡较低矮,设鹿砦影响射界,不便发扬火力,所以副工事中陷阱多,鹿砦少。

子堡守敌大都为1个加强班,大都配有轻机枪2挺,美式卡宾枪1至2支,冲锋枪1支,步枪较少。母堡守敌大都为1个加强排,加强有1挺重机枪。

城墙下的子母堡构筑与平地子母堡基本相同,其位置多构筑在城门前的侧翼和交通要道口,以加强城垣与城门的防御,阻我接近,并作为城墙下横向封锁与反击的依托,对我军攻城战斗影响甚大。

子母堡的主要缺点是兵力分散于各堡,只能固守不易反击(或不能行较大兵力的反击),单纯防守处于被动地位。

二、破除子母堡外围副防御工事的办法

我军破除子母堡外围副防御工事的一般原则是:战前进行详细的侦察,弄清楚副防御工事的设置位置,数量,规格及坚固程度,以便研究对付的方法。步兵在严密火力掩护下,以单兵结合小组对其进行破坏。破坏动作应迅速突然,如有可能时,尽可能辟两条通道,以便我军运动,同时还可以分散守军注意力。

对付陷阱,我军主要用10斤至15斤的炸药包将其炸通成交通沟。如时间许可,可通过土木作业将陷阱挖成交通沟,铺上木板通过。

对付壕沟时,如时间许可,可挖坑道爆破。如时间紧急,可在壕沟外沿爆破。如我军火力能可靠地压制守敌,可下到壕沟内挖洞行内部爆破。内部爆破应注意药室坡道应朝向敌方,科学计算装药量,药室与坑道应成90度转弯,最好内外沿同时爆破,防敌发觉封锁,但两个爆破点要错开。

鹿砦可以用炮击清除,或者用爆破筒炸开。鹿砦单薄时还可用手拉除。

铁丝网可用小包炸药排除。电网最好用炮击破坏,也可以用炸药炸,但炸药包须靠近电网的一侧,外包胶皮,防止电流引爆炸药包。如果使用铁剪剪断电网的电线时,战士必须戴胶皮手套,穿胶皮鞋,剪断电线后最好同时把电线杆子搞倒。

三、解放军打子母堡战术

对付子母堡工事,我军非常强调战斗侦察,强调干部亲自对地形、敌工事侦察。查明敌火力点、火力空隙,查明敌弱点(特点是地形与敌火力组织上的弱点),合理选择运动线路,明确攻击目标,采取适当的运动队形,严密地组织火力与动作的协同,具体确定火力、爆破、突击三者的协同动作。干部必须靠前指挥,以便根据战场变化灵活的变更布署,但战前准备又必须争取时间不失良机。

非奔袭性的大规模攻坚作战,在时间允许,情况可能的情况下,解放军一般会改造地形,挖掘壕沟、地道接近敌军子母堡工事,出敌不意突然攻击,可减少伤亡且容易成功。若仓促投入攻击,或系连续攻击,因而事先准备不足时,则应在我炮火掩护下,部队疏散隐蔽运动,同时组织本单位火器交替掩护迅速进入突击位置,在敌火下实施近迫作业,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发起突然攻击。

攻击前,我方火力组织必须严密,各种火器明确分工:榴弹炮打敌前沿与纵深;82迫,60炮封锁敌交通沟;火力队一般以分队建制内的轻重机枪为基础,可根据情况需要,由上级加强重机枪、火箭筒,统一归攻击连指挥员指挥。战前根据地形、敌情、天候尽量接近至距敌80至100米,以能目视步兵动作为宜,明确划分射界与区分各个火器对射孔封锁的具体任务,对突击点正面敌火力点应有重叠的配备,进行必要的射击准备工作(测距、构筑射击阵地)。炮火试射时,火力队可同时试射。在发起攻击时,突然同时开火以绝对优势火力打敌一点,压制敌火力,掩护突击队突破敌防御阵地。

因子母堡防御体系是一种宽正面分散式的防御,守敌集结队伍向我反冲锋的可能性较少,所以我军在进攻时尽可能实施面的进攻,争取时间,尽早与纵深之敌决战。攻击布置上最小是两面攻击或三面、四面攻击,形成包围。但在攻击时,又应是主攻、助攻、佯攻、箝制相结合。既有重点的攻击,切忌平分兵力。两面突破(或三面)后可以分割,易于形成包围钳击之势,彻底歼灭敌人。具体动作时,一般以正面箝制,侧翼突击为宜。

对某一子母堡式据点而言,在部署上应是主攻与助攻相结合,突破一点后,直取母堡并向对我危害较大之子堡同时攻击,因夺取母堡会使敌失掉指挥,从而缩短战斗周期。如逐堡夺取会增大伤亡,延长时间,对我是不利的。

我军攻击分队以班为基本战斗单位,对敌1个火力点,一般应以1个班实施攻击,兵力多了反而增加伤亡。攻击成功后逐次转移兵力,攻击新目标,如分组两点或多点同时攻击,应掌握兵力不应过于分散的原则,以免指挥不便,后续进攻乏力。

攻击分队应按3人一组,1个班3个战斗小组编成,每组配1、2支自动火器。班长,班副为当然的战斗组长,在班内民主选出或指定1名政治可靠、作战勇敢、有战斗经验的优秀战士为另一战斗组长。班长为指挥核心,在班长率领下,根据敌情地形灵活作战。这种组织的好处是组织严密,指挥灵活,队形疏散,便于协同。作战队形主要是后三角队形,从左右侧插入子母堡与堡交通沟内。如因地形限制亦可采取前三角或梯形队形。

我军炮兵试射或轰击时,攻击分队即开始疏散隐蔽运动,如被敌发觉即以本单位火器互相掩护交替前进,迅速进入突击位置,实施敌火下近迫作业。乘炮火轰击之际,迅速突击,以求出敌意外,切忌形成规律。

我军炮火进行摧毁射击时,应以单炮抵近射击首先摧毁母堡,打掉敌指挥系统,动摇其防御意志。摧毁母堡后,攻击分队乘机爆破子堡,此时我方炮火应压制敌纵深炮火,断敌前后交通,杀伤敌散兵,压制敌军活动。

火力队对敌主堡的枪眼,至少应有两挺机枪封锁之。重机枪主要对敌主要的机枪射孔进行摧毁性射击,方法是对其射击孔上部或一侧进行连续射击,直至将该射击孔完全摧毁。

爆破突击时机,通常是在我炮火完成摧毁射击而向敌纵深转移火力瞬间;但如炮火与爆破有良好的协同时,可乘炮击杀伤震恐敌人并有烟幕之良机,同时进行爆破。如炮击爆破同一目标时,即可利用炮击间隙,以爆破弥补炮击之不足。

攻击分队应利用炮击效果对敌实施连续爆破、连续突击,发挥单兵与战斗小组的战斗技能。爆破时人要少,动作应灵敏,肃静、秘密,才易于成功;人多则行动不便,易暴露目标、增大伤亡。为迷惑敌人,应将主爆与佯爆相结合,以爆破掩护爆破,以手榴弹爆炸掩护突击。爆破成功后,各战斗小组应不失时机地发起突击与敌白刃格斗,并发挥短兵火器(冲锋枪等)的威力。即使爆破不彻底,也要坚决突击,并用特种手榴弹弥补爆破的不足,杀伤与震慑敌人,不能单纯依靠炸药爆破。

我军使用的特种手榴弹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手榴弹弹体上绑上炸药的加重手榴弹,专门攻击较脆弱的子堡。二是在七、八尺长的竹竿一端捆上三、四个手榴弹,从敌堡的射击孔插入到工事内部爆炸。三是长竿熏烟弹。在长竹竿的一端绑上手榴弹的信管,外面包上炸药及发烟物、辣椒面等刺激性物质,从射击孔中插入敌工事内部,使之发烟熏得守敌丧失战斗意志。

突击成功后,各战斗小组应严密搜索残敌,此时队形要疏散,保持肃静,并应立即巩固已攻占的阵地,改造工事,准备打敌反击。当我抢占敌堡后,敌多以炮火向我所占之堡轰击,为防敌炮击,我抢占后即退出,隐蔽于壕沟内,组织好火力,打击重新窜回地堡的敌人。

在战斗指挥与战斗动作上,我军强调小群动作的机动灵活性与坚决顽强的战斗作风,勇猛与机智相结合,以高度的战斗责任心,战斗顽强性,克服困难迅速克敌制胜,发挥积极主动的攻击精神,乘敌动摇混乱之际跟踪追击扩大战果,不给敌人喘息整顿之机。

(未完,待续)

通宝推:种植园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