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一名真正的中国经济学家采访记录 -- 天行贱

共:💬311 🌺1068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央企福利分房,转手可卖几百万

谁来遏制京城权贵造房分房的歪风?

据媒体报道:北京西直门外一新盖起的高层住宅楼属于某央企的福利房,拟4000多元1平方米卖给员工,附近的商品房则高达4万元一平方米,转手之间,一套房就能赚几百万。据记者向北京多个大型央企国企内部员工打听到的消息表明,有60%左右的央企国企都有自建保障住房的计划,而几乎所有的央企国企近几年都曾集资建房或建单位福利房。

早在2003年8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任何单位不得以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实物分房或房地产开发经营。2006年8月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严禁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或其影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搞集资合作建房。可不管怎样三令五申,中直机关和央企国企福利分房的趋势并没得到遏制。北京没有带好头,全国各地自然都是纷纷效仿,不仅央企国企大肆买楼盖楼,连京城各大党政机关也不甘落后。

为何诸多禁令遏制不了人神共愤的福利分房集资造房?理由或许有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党政机关权力太大央企国企余钱太多!(评:哪来这么多钱的?铸币税和垄断)央企国企买楼盖楼倒也罢了,党政机关竟敢无视国务院和三部委的禁令,就不得不令人深思。特别是北京市政府更是为对抗中央禁令大开方便之门,难怪中央政策往往到不了地方,因为房子已成为上上下下无数贪婪之口呑噬的肥肉!

  

据2010年第九期《炎黄春秋》披露:外交部团购的禧福汇国际公寓,地点位于双井桥东南。团购价:6000元/平方米,新房市场价:33000元/平方米。周边二手房价:30000元/平方米。而北京市发改委建委的所谓集资房,地点位于六里桥西局,均价4000元/平方米,市场价30000元/平方米。人民银行的集资房,地点位于宣武门康乐里,均价2000元/平方米,市场价50000元/平方米。

动作最大胆影响最恶劣的应该是外交部,这个连三公经费都不敢见光的国家部委,去年又在北京东四环外星河湾城堡北侧圈了一大片土地,不声不响的盖起了一幢又一幢豪宅,神奇的是这类特权房在网上查不到信息,真不知外交部如何分配这些豪宅?也不知外交部究竟有多少外交官需要安置?更不知大大小小的外交官在北京拥有多少豪宅?

今年,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局又批准一个号称某部门的建设单位,在外交部公寓东侧再盖数十万平米的集资房,北京市规划部门更是自扇耳光,将原规划9米的建筑物一下子提高到39米!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某部门是何方神圣?竟敢让北京市的官员一意孤行滥改规划,其所作作为背后隐藏了多少肮脏的交易?让近在咫尺的中南海高官情何以堪?

外交部集资房刚刚峻工,又一神秘部门的集资房开始打桩

连中直机关和部委都拒不执行三令五声的禁令,央企国企和地方政府自然也要阳逢阴为不把中南海放在眼里,既然可以无视中南海的存在,老百姓的诉求乃至死活谁还理睬?

党政机关和央企国企在住房问题上享受超国民待遇,不仅折损国家权威,更是公开带头腐败,对和谐社会的影响十分恶劣。所谓福利房集资房属于经济适用房,按理来说不能“变现”,也就是说不能上市交易,但由于有权享受福利房集资房的绝非等闲之辈,在房价飞涨的背景下,他们总有办法和能力让这些公房变成私房,这中间涉及了多少腐败,局外人简直无法想象。特权阶层长袖善舞,只要稍加“运动”,就能将福利房集资房“变现”为商品房,转手倒卖出去,每套房轻轻松松赚到几百万。

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经济参考报》发文指出:“在世界各国,公务员群体因政策保障而在当地工薪阶层中享受最好居住条件的,不论富国还是穷国,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不论历史还是现实,除了前苏联,一个例证都找不到。”他还说,“一些国家历史上在公务员住房问题上的不慎做法曾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以至政治危机,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与特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息息相关。此种教训值得汲取。

福利分房现象得不到遏制,则房价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各级政府就难以取信于民,社会矛盾只会日益加剧,最终将危及政权基础,因此中央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和三部委的禁令,取消党政机关、央企国企的超国民待遇,当务之急是先从清理整治党政机关和外交部这类特权部门的福利房集资房入手,再一级一级地予以整治处理,否则再多几道禁令也无法遏制机关企业造房谋利的歪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