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柏林游记 题记 -- 火候
赶来填坑
记得小时候看航空知识,有一期上面介绍一些有关东德人民群众为投奔西德而自制的飞行器案例,印象比较深的有棉布热气球(漏气失败了,后来换成防水帆布的才勉强成功,然后大宗布匹交易就要报告警察),胶合板自制飞机(东德的小汽车提供发动机和集体材料),那时候我也不明白东德和西德到底是什么个玩意,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心急地要逃离自己的祖国。看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我家的窗帘,椅子和桌子都是潜在的战备物资
后来明白事了,也知道冷战了(我记事的时候已经90年代了),知道了东西德生活水平的差距,但到现在还是不理解为什么那些人要逃离东德(都说当局者迷,其实我们没经历过的人才是真正的“门外汉”)。既然来到了柏林还是得来看一下这个世界著名的冷战景观。
本来我是本着间谍桥去的,功课没做好,以为那家伙是在柏林市内的,瞄着地图上的桥就过去了,结果歪打正着碰上的是柏林墙遗址(城铁u1终点站)。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间谍桥----鲍伯姆桥,这座桥在柏林墙修建之后两德合并之前是西德居民出入东柏林的步行通道,仅限步行.(东德守北面桥头堡,桥面则归西德)
柏林墙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边境保安体系,由围墙,双层电网和中间的巡逻设施组成,瞭望塔警戒哨密布其间,各种障碍设施不计其数(捷克刺猬等等)。东德一侧的楼房窗户也都被封闭,也可以看作是柏林墙的一部分。整个系统在当时有效的阻止了东德人口外流,作为防御系统来说是成功的,但是东德本身的问题让这套现代化的体系成了众矢之的。
东德开放边境后,多数柏林墙都被拆除了,施普雷河边的这段墙被保留了下来,1990年来自德国的艺术家团体vbk和bbk在墙东侧作画,后来经过很多艺术家努力,完成了east gallery 的创作,这段1.3公里的墙差不多是世界上最长的 保存最久的露天艺术展示了(郑州的那个龙墙不知道是否比他要长)。3月1号,本来计划拆除一部分柏林墙来建豪华公寓,后因为抗议推迟到3月18号拆除。墙原归施普雷河管理局所有 后转手到了附近的一个室内体育场所有,体育场的运营方很可能就没把艺术家们当回事。
east gallery 的画很有意思,各种表现形式和题材都呈现于此,游客们的留言也很有时代特点。下面我们选几个来看
这是柏林墙边一座老楼上的墙体画----爱是永远的主题
迷路主要怪司机看不到地图
工业与环境?
晴天的话是可以看到电视塔的
至理名言
这个可以叫复脸么?
签名质量也有好有坏,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有备而来,用油漆留名,留言很长有逻辑性 第二类算是准备不充分,只有mark 笔,签名也多是爱来爱去 第三类 算是即兴,随手用圆珠笔和水性笔留言,其实在潮湿 垂直的墙面上用水性笔书写是很困难的,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湾湾思维异于常人,这个位置很个性啊。
反动言论,回复不反动。元芳,你怎么看?
办证威武,老军医威武,只要有日文出现的地方都有“钓鱼岛是中国”的字样,版面之大有喧宾夺主之嫌。
浙江大学威武,貌似还有夏大和某校团委的。
庆祝18大召开,有时代特点
西侧的涂鸦明显不如东侧的规范
某不和谐的刁民(第三只腿不好画啊)
本来查理检查点是当天的重点,时间被压缩只好退居其次了。
曝光过度,请见谅
查理检查点是柏林墙上当年供西方官员出入东柏林的通道,很多人东德居民试图在这里闯关,直接闯关,藏匿在北约官员的汽车内(人肉座椅,人肉靠背),抑或是在北约军事人员的帮助下伪装成军事人员出逃,某美军上尉屡试不爽,提供服装帮助多人逃脱,最后一次失手被擒。斯塔西和边防军的效率还是不低的,“幸运儿”只是少数,多数闯关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上到60岁老人下到刚成年的青年。这里还发生了悲剧的枪击事件Peter Fechter之死,两德统一后当年开枪的士兵被判刑(就是那个法官提出抬高枪口以显人性的典故的由来)。查理检查点,柏林墙遗迹内有个小博物馆,纪念品商店楼上还有一个,沿街兜售纪念品的小贩不计其数。。。。
猎奇的旅游项目,两欧元就能卡个戳
盟军的旗帜,苏联不在了,北约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昔日的军事要地 现在成了旅游热点,让人唏嘘不已。查理检查点内有名人留言簿,旁边有持欧美旗帜收费照相的“大兵”,演员们紧身军服风格让人想起重口味的欧洲homosexual漫画。
柏林墙的建立反应的不仅是东德困境也是整个苏东集团的问题:生产力落后及其带来的话语权困境。东德继承了德国经济最差的地区(东欧要比西欧落后很多),又被苏联束缚了手脚(不分工根本忙不过来),而且也不能像西德那样接受马歇尔援助计划的贷款。这时人口对东德整体来说就非常重要(要不然也不会引入那么多的土耳其移民了),但是战后初期的消费品的匮乏让百姓趋向繁荣的西欧,人口的逃离在1961年达到顶峰,当年8月9日,登记在册的东德难民就有1926人,创历史之最。随着西德经济的起飞,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有愈演愈烈之势,东德加强边境管理也无可厚非,即便是现在柏林还是要靠联邦的救济维持体面,这和历史上其他时期差不多的说,勃兰登堡在变成大普鲁士(向西扩展)之前也是穷得叮当响,王位都能转手卖给施瓦本的贵族。
面对东德的难民,我不相信西德真的会那么热情的欢迎更多的东德难民:德国的地域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更何况还有抢饭碗之嫌(唯一进入政坛高层的京特.纪尧姆还是个东德特务,反倒是当年的共青团干部现在当上了德国总理)。在西方有钱邻居居高临下的态度里,东德政府的努力建造的保卫“发展”之墙(东德经济水平相对原来的普鲁士地区还是有很大提高的,门类还算齐全)变成了耻辱之墙,这个题材深深地触动了西方政客们的兴奋点,各种墙下演说层出不穷。7 80年代东德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还是有很大提高的,以至于马库斯伍尔夫(东德间谍头子)都认为去一旦开放边境,多数前往西柏林的人还是会返回的。柏林墙一倒,拆墙狂欢之后,两德合并带来给原东德百姓带来的问题(失业,生活质量下降)就不见得有很多人去关注了。
柏林墙室外展板上的内容多显示逃离东柏林多么的惊险,好像东德是个人间地狱,谁又知道那个跳过来的东德哨兵背负了一辈子的逃兵恶名最后郁郁而终呢。20多年过去了,所有人还都想在东德的尸体上踩一脚,以显示自己的“伟光正”,他们真的会比当年苏东集团的人要强么。这种群体的癔症狂欢不知能持续到几时。真实的柏林墙不见了,心理的柏林墙还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2010年我到柏林 4 梦秋 字429 2013-04-06 22:40:45
🙂1990年我在德国。 1 温雅颂 字50 2013-04-07 01:37:48
🙂这些欧洲国家崛起的时候都忙着给自己找爹 2 火候 字519 2013-04-06 22:56:17
🙂柏林游记(五)-柏林墙
🙂终于有人为我写传记了 1 柏林墙 字9 2013-04-07 10:06:04
🙂购票终端竟然是英文的? 晨枫 字0 2013-01-27 10: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