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父亲村庄的变迁 -- 小戎

共:💬101 🌺4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说我老家的情况

说说我老家的情况

我的老家,在福建厦门市同安县洪塘镇,我父亲60年代考大学离开农村,10年后调回来,在县城生活40年,我也在同安长大,算是离土不离乡吧。60年前我们村据说离海很近,但随着地势变迁,现在离海已有数公里。历史上,这里黄土贫瘠,水利缺乏,看天吃饭,要靠红薯(我们叫地瓜)充饥。我爷爷年青时曾经每天去产米区(好像是现在集美灌口)挑米回来卖,百斤担子二十公里,累坏了身体。话说当时人口密度很低,我爸爸小时还在村口看见老虎(华南虎,不是周家的那只)。49年后,TG组织全县劳力在汀溪修水库和横贯全县的灌渠(策漕),我们那里才种上水稻,有了一定改善,但很久以来应该还是靠地瓜这种产量极高,耐旱耐贫瘠的作物填充不足。我没有听说59-61年村里饿死人,我爸7个兄弟姐妹至少都活到八十年代末,据说有个大哥没了,但应该是在49年前。包括有一家地主后代,其父50年代初游到金门去了,全家受村民歧视,但也生存下来了。我想这应该和当地人口密度低,离海近(能捞点小海产,话说我母亲家在山东也靠小海产,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真是好),种地瓜这三条有关吧。

我爸是整个村第一个本科生,但是当初考进北京农业大学,我爷爷表示愤怒和不屑,读其他的砸锅卖铁也要供,种地就不用念大学了吧,他不知道北农大也有物理化学。公社书记来做工作,我爷爷才放行。说起来,我爸爸能从村小学、集美念初中、厦门念高中、北京念大学,靠的整个家庭的努力,我的姑姑们无私的劳动奉献。我能生活无忧,坐在这里上西西河,关心点文史地理,也是托他们奋斗的福。我日常努力工作,没有辞职过闲散生活的主要动力,也是为下一代有更好的环境。窃以为,这种为家人的现实幸福生活而努力的文化内核,是中华民族特性之一,也是我们大家都觉得活着真累的原因,更是这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歪楼了,回来。我们村八十年代以前估计都是作为工农剪刀差中奉献的一方,除了少数考学的、当兵的跳出农门,70年代末我在老家记得最喜欢吃的东西:猪油拌大米饭,真香啊!因此整个村庄普遍的情况是能不饿,但吃得很饱也困难。八十年代后,一些较不安分的青年出去闯路子作生意,但没有太成功的。当时其他地方陆续有些华侨从香港、东南亚回来,带来新奇的东西,我们村没有,我问我爸是不是我们村的人不敢出去闯,他苦笑着告诉我,当时下南洋就是一场赌博,都是成群结队到了厦门港,上船再问去哪里。我们村的人也有下南洋的,但不是马来爪哇,甚至不是菲律宾,那个地方当时叫安南,后来就杯具了。

九十年代以后,养猪的、种龙眼的、烧砖窑的,能致富的招都有人学,但是估计没有成功者那种全身心投入的勇气和毅力,几乎没有创业成功的。倒是有人发现我们村的土质种韭菜极好,家家都有块精耕细作的韭菜地,一季收好几茬,价格又好,很多家年收入上十万。就是典型的劳力密集型蔬菜,种一亩地,全家三代五六口人忙得四脚朝天。盖新楼的很多,每家都盖300平 以上,但是经常无法一气呵成盖完,总要露着砖头裸奔个一两年,又有钱了再装修。日子好像能过下去,也比历史任何时候都好些,但是还没有找到稳定的优势产业,就像临近新圩镇马塘村,创办的银鹭产值都数十亿了。还没有融入世界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潮,新一代们读书不那么上心,通过高等教育,在城市中找到位置的不多,扩招后上大学(其实就是以前的中专、大专)一批人还没看到明显的发展。未来比较可能的发展就是慢慢成为城乡结合部,再慢慢被城市化掉!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