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笔乱扯——先扯苻洪 -- 西瓜子

共:💬193 🌺10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春秋战国有些不同,尤其是春秋

春秋那时候,中国不是个统一的政治体。用一些论文的观点来说,每个诸侯,其实都是周王朝派出的殖民机构。

这些派出机构的基础性支撑力量,就是以农耕经济为支撑的华夏族。

当日的华夏族及其所支撑的诸侯,正如汪洋大海中的一些孤岛。而构成汪洋大海的,则是蛮荒的大地和散处于这些洪荒之中的蛮族。实际上,阅读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史》就会发现,那些诸侯控制的领域非常有限,城门之外,就是大片荒凉的未开发的土地。

蛮族到处都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四个名字就说明了当日华夏族面临的威胁。

其中东夷就在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他们因为地域不同,又被分类,比如莱夷、淮夷等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徐偃王则是淮夷的领袖,淮夷,自然就是分布在淮河流域的东夷部落。徐偃王率领36国反叛,周王朝花费了巨大力量才镇压下去。

当日武王封齐国于营丘,但是营丘这个地方也已经被东夷人(莱国)盯上了。齐国能够立国成功,是因为姜尚领兵倍道兼行,抢在前面占领了营丘。《史记.齐太公世家》写得非常明晰: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於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

而齐国所以站稳了脚跟,则是长期征战的结果,在彻底击破了东夷(莱夷)之后,姜姓才能坐稳了齐侯这个位子。

这个征伐进程,到了公元前567年达到了顶峰,那一年,齐军击破东夷大国——莱子国(今山东龙口),齐国才将疆域扩展到了今天龙口以东。(这段是新修改的,原文有歧义。)

齐国逐渐蚕食和消灭莱国的进程,是其控制了整个胶东半岛的进程,完成这个进程后,齐国将国土扩大了一倍,直达海边。这时候,齐国方才谈的上擅“渔盐之利”。(这段是新修改的)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齐国国力飞跃就始自这件事。若非齐国获得这个巨大收获,管仲的工商业改革、利用控制盐价征收中国最早的消费税的行为,压根就谈不上。因为齐国根本没有盐这个强大的经济工具可以依仗。

所以,周公授予姜尚的所谓“专征东方”的权力,绝对不是凭空授予的荣誉称号。

北方的蛮族更加凶狠,齐桓公率军反击蛮族对燕国的入侵,深入无终国,差点因为缺水和迷路全军覆没。公元前660年北狄入侵卫国,卫懿公兵败被杀。他的内脏被蛮族全部挖出来,也是靠了齐桓公率军,才能击退北狄人。卫国全国劫后余生的,仅仅剩下700多人。

南蛮就不用提了,因为南蛮的领袖,就是楚。楚对于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楚王熊渠直接说自己就是蛮夷(“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周昭王19年,周昭王率领王师南伐,遭遇大败,所率六师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死于汉水,再也没有回来。

还是齐桓公率领诸侯反击,才遏制了楚蛮的北上势头。

西戎更狠,秦始皇的祖宗、秦国开国之君秦仲,直接就死在戎人手上。后来,秦国和西戎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秦人无所不用其极,从反间计到美人计,从赤裸裸征伐到挖戎人墙角(比如由余),甚至美人计中的美人竟然由当朝秦国国君的老妈秦宣太后(也是秦始皇的奶奶)亲自出马,才渐渐解决西戎的威胁。

所以,至少就春秋来说,那是中国逐渐集权和开发中原土地的过程,跟天下由统一变为大乱的南北朝确有不同。

关于这段历史的情况,有兴趣的兄弟,可以阅读童书业先生的《春秋史》。

又,忽然想起一部电影来,那就是成龙比较新的电影《大兵小将》。里面有个情节,说诸侯混战的同时,有胡人部落同时在列国之间游荡,甚至跟公子武率领的梁国武士大战。

这个情节若是放在春秋时候,非常贴切,放在秦始皇即将统一中国的战国末期,恐怕就太离谱了。战国时期,这些胡族早就被清扫一空了,而四夷中最牛、曾经全歼周朝中央军、叫板周天子的楚国,也已经华夏化,被接纳为诸夏之中的一员了。

下图:

《大兵小将》中的游牧胡人,靠抢掠人口为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图:

《大兵小将》剧照:捉住了王力宏的女游牧胡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金口玉言,浣花岛主,witten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