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一谈文明之核——差序格局和后发制人(上) -- wild007

共:💬9 🌺8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谈一谈文明之核——差序格局和后发制人(下)

河里很流行一句话:先活下来。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但是格局还是嫌小。诚然活着才有留在桌面上竞争的可能,只是活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印度那样活着也是一种选择。所以这句话其实应该加一句:象“人”那样活着!

我们今天总是很讲究“最佳”,想尽量和平崛起,少些红脸,但是欧美人的发家本质又在提醒我们,如果一味退让会很危险,处处想着双赢的结果很可能是把我们的骨头都捣碎卖了,留下一堆软体动物,当然如果贸贸然冲出去,德日的下场也在前方招手。那么在今天这种复杂而又憋屈的环境下,究竟该选择一条什么路,这又需要我们的文明特性来给出一个答案。

自古中国人总是很能忍,也不太在乎吃亏,我们有两句话“百忍成钢”“吃亏是福”。但在现实生活里,百忍往往是习惯当缩头乌龟的老好人,而吃亏是福更象是窝囊地自嘲。那么古人的这两句话究竟有何意义呢?其实关键还是差序格局。在中国人的世界里,竞争的时限是非常长的,甚至完全无法给出实际的数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都可能算是小儿科级别的。这么做的意义就在于,以时间和发奋努力来化解掉对手的优势,比如有名的“卧薪尝胆”。在差序格局下,只要有决心有动力,任何阶层差异都有可能被抹平,哪怕是乞丐面对皇帝老儿。我们今天的人总是抱怨生活没有目标,其实往往并非没有目标,而是对目标绝望了,但对古代的中国人来说,从来没有能真正让人绝望的目标。故而当被欺负了,这反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振奋自己的机遇,换句话说“人生找到方向”了。因此,无论以何种方式发迹的乡绅地主,一有机会就会拼命造福乡里,以及“以德报怨”化解积怨,因为他们很明白这世道风水轮流转,搞不好就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古人的发迹是否真的这么容易呢?现实当然没这么简单,但又确实没今天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困难。与今人追求唯快不破不同的是,古人很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而且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怎么做到呢?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厚积薄发”。在差序格局里,相邻两个阶层间好比隔着一层渗透膜,优秀的人能够发现膜的空隙,然后就会想办法制造“压强”把自己渗透到上一阶层去,而无才无德者也就被挤了下来。那么这个“压强”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今天的世界里,中国已经在屡屡施展这一手段了,比如我们熟悉的奥委会。体育其实就是西方主导世界的一个“膜孔”,白人长期霸占着体育的前沿,即便是东方人擅长的体操、跳水等技术项目,中国运动员也吃够了裁判刻意压低比分等卑鄙手段。而这一切中国都忍了,依然老老实实苦练技术,搞好“关系”,直到白人们实在摊不下脸来,主动将一些职位“让”给中国人,而中国所做的,就是在自己目光所及之处,不停地撑大这一“膜孔”。

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其实不太有吃亏这一说,因为只要基本盘稳住了,所谓的吃亏迟早都会拿回来,所以重要的从来是如何把自己的条理理顺,过好。中国人自己有手有脚有脑,不用依靠外人也能把自己过好。在今天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国是否真的就离不开中东的石油,而要臣服于美国的科技呢?还是一句话:工业是死的,人是活的。美国人今天拼命控制科技速度,其实就是对中国最大的利好。你越慢就越利于我逐步渗透,这一点想想星际里人族基地被虫族“转化”的设定就很有趣。中国人养美国人80年?这其实也不是大问题,在中国文化里有“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也有“贪心不足蛇吞象”。现在看来1991年后的美国越来越象是一条吞象的蛇(他现在提什么“虽远必诛”,这话10年前说出来掷地有声,现在则颇有些打肿脸充胖子,一个自己养出来的拉登就把美国搞到今天的田地,还好意思大张旗鼓说胜利?),他也在警示着我们“缓称王”,我们还处在制造压强期。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越来越强的武备、越来越美的环境等等都会成为一种压强,有一天不用我们去叫嚷,自然有人过来抬我们去镇场。帝国?这个称谓永远不会用在我们称呼自己的方式上。

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的很多东西,他使中国不用象古代一样回复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最后均以读书(或言文科)一种模式来作为终极博弈场。但是这倒不是说中国文化本身依赖于这种单一竞争体系,而是在古代,商业和技术科学在文学政治面前确实拿不出手。明朝的儒释道合流,使得儒家成为“独孤求败”从而丧失了开放的基础,只能自己给自己制造对手,阉党的务实和东林的务虚就有些走入歧途了。在今天,新的思维体系又会在中国这个平台上开始新的竞争,而平台上却是写着两个大字:实干。无论你是左派右派新儒家法学派科层派等等,是骡子是马都要从最基本的身边开始,谁能让中国的未来更美好?先让你身边你力所能及之处美好给我们看看。

通宝推:木雅之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