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上海 -- 晨枫
国际饭店,上海人没有不知道的
但国际饭店门前这样清净的时刻,大概又是没有多少上海人见到过的。那是啊,早上5点钟,不清净才是奇怪了
老上海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国际饭店的。或者说,上海人不知道国际饭店,就像北京人不知道北京饭店一样不可思议。如果问上海人国际饭店在哪里,人们或许会说,喏,在南京路人民广场边上……国家饭店那里。是的,国际饭店本身就是上海最重要的地标,1950年这里作为上海城市平面座标的原点。一直到不知道哪一年,24层的国际饭店据说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在洋人资本横行的30年代的上海,国际饭店出人意外地是中资。这是几个银庄老板一合计,造起来的。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能还是《战上海》里面汤恩伯的司令部印象更深一点,一声“汤司令到”曾经是N多小P孩口中最酷的一句话。二层商务中心里,有一个历史陈列,有点意思。
第一天早上,做了一件100%上海人都能做,但99%的上海人都没有做过,或者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5点钟逛南京路。倒时差,早上睡不着,索性爬起来,逛南京路。平日里,十里南京路人山人海,但清晨的南京路是什么样的,相信多数人只能想象,但是从来没有见过。LP也睡不着,但还想赖床,不肯跟我一起去逛南京路,在房间里看电视,看……《新还珠格格》。
清晨5点钟的南京路,分外清净
这一段现在是单向,而且到西藏路就断头了,所以早上连出租车都没有
金门大酒店就是以前的华侨饭店
人民公园边上做早操的退休人马还没有出动
蜡像馆也开到上海了,同样,清晨时分,门可罗……连麻雀也没有
平日人挤人的地铁出口现在也是和谐的很
逛过南京路的上海人绝对多,但见过这样的南京路的上海人不多吧?
再来一张你所不熟悉的南京路
七重天那里的街心花园里,有一群人在看世界杯
南京路步行街其实挺宽的,但是平日里人山人海,总是觉得拥挤。加上人声噪杂,总是避尤不及。但是,这曾经的十里洋场是上海的旧日辉煌所在,怀旧之旅不能没有南京路。5点钟,南京路上静悄悄的,大小建筑全无平日的喧嚣,像放下了架子一样,连早上大批出动的退休老人都还盘踞在根据地里没有出动。一时间,竟错认南京路为自家的散步街,平添了很多亲近,这是在南京路上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远远地只看见三两个保安,在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街上偶尔有一辆吃早食的出租车开过。新世界、第一百货、亨德利钟表、吴良才眼镜、帐子商店、第一食品、时装商店、东亚饭店、南新雅、永安公司、七重天,都是静悄悄的,门口连鸦雀都没有。其实也不对,七重天旁边是一片难得的街心花园,路边茶座的大伞下,聚集这一群人,远远望去,不知道在干什么。突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才知道这是一群看欧洲杯足球赛的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或许家里老婆要睡觉,不许他们开电视吵闹,于是志同道合的球迷就聚到这里一起看足球。
再往前走,宽阔寂寥的步行街上,远远看到两男两女四个人一并排,手拉着手在不紧不慢地走着,似乎在用脚步丈量这南京路。想起了三四十年前,上海的女孩子们特别喜欢结伴逛街,几个人、甚至近十个人一并排,挽手揽腰地走。在拥挤的上海,这实际上很是不便,但这样的一队青春少女迎面而来,很是一道风景线。上海的流动时装展览就是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方领衫、雪白的确良衬衫、筒裙、连衫裙,当然,后来还有喇叭裤。不过说起来,花样也翻不出多少,时装只是相对于蓝和灰的世界而言。那也是改革开放前后的时候,家里有国外亲戚来上海,看到女孩子们那么亲热地挽手揽腰逛街,以为中国的同性恋已经开放到那个程度了。实际上,那个时代人们对同性恋还像星际恋一样不可思议。少男少女挽手揽腰那是流氓赖三,少女之间挽手揽腰那是天经地义,少男之间?那是揽着肩,不过好像不大多,小老爷们还是要保持一点距离的,不能太粘乎,天性如此。几十年后,在南京路上看到两男两女挽着手逛街,不由得感叹物是人非。
赶早的恋人,还是下班的民工?
夜班保安在无聊地打发时间,Kate WInslet和Longine与他们实在是无关
“星火日夜”也不日夜,要早上9点开开门
迎面跑来一队……南京路上好八连!
不过他们是两对恋人一起逛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走到一个只有二人宽的窄巷前,四人一转弯,就在小巷子里消失了,看来是刚下早班的民工,在这寂静的清晨,享受他们的上海,他们的时光。他们的眼光里,或许是对繁华的羡慕,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不知道他们在谈着什么,想象起来,一定是“等我有了钱……”之类的年轻人常有的梦想。有梦想是一件美好的事。
走过东亚饭店,当年我们的婚礼就在这里。25年前,我们也是怀着梦想和羡慕,在这里踏上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之路。说起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踏进这样的“豪华酒店”,坐在这样的盛宴上,还是亲戚托关系才订到这个地方的。我们就请了4桌,100大洋一桌,按照现在的标准,连民工都要鄙视的。伫立在东亚饭店门前,似乎还看得到当年的新娘子在这里迎送宾客的样子。那时我们还年轻。新娘子礼服没有做成白纱的样子,而是介于婚纱和旗袍之间的款式,为的是以后还能穿,当然以后一次也没有穿过,现在还静静地挂在衣橱里,有一个特别的位置。不过也因为如此,妻子一直对补拍婚纱照耿耿于怀,这次到上海还动过这个脑筋。但是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还是不丢这个人了吧。25年的时光像潺潺溪水一样流过。如今女儿都大学毕业了,我们也老了。
东亚饭店,似乎还能看到25年前新娘子在这里迎宾的样子
回到国际饭店,端详着这个当年的海上名胜,这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Laszlo Hudek)设计的,属于30年代在美国很流行的Art Deco风格。静安寺百乐门也是这一路的。邬达克的身世有点特别。他年轻的时候,匈牙利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邬达克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建筑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邬达克参军,1916年在东线的战争中被俘。在战俘列车开往西伯利亚的时候,邬达克跳车逃命,跑到了中国,最后辗转到了上海,在这里发现了他的世界。邬达克到上海的时候才20多岁,从打下手开始到独立设计,据说前后在上海设计了60多座建筑。1947年邬达克到了美国,但没有什么成就,所以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名气,在老家匈牙利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他。邬达克的建筑风格倒是挺多变的,不过是顺应着上海滩上的风气在变,从帕拉迪奥式的何东住宅,到西班牙风格的丁贵堂住宅,从Art Deco的国际饭店,到现代主义的“绿房子”,什么都来一点,但都是中规中矩,缺一点创造性的火花,但符合中国人对于欧美时尚的理解,所以在沪上很是讨巧。邬达克最出名的杰作自然是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的占地实际上有点别扭。面向南京路这一边很是窄小,但背靠凤阳路的那一侧就比较宽大,占地平面实际上是一个扇形。邬达克巧妙地利用狭窄的正立面建造了一座细高的塔楼,突出高度,但宽大的后背有效地隐藏了起来,巨大的体量不喧宾夺主,不破坏“远东第一高楼”的高度感。事实上,恐怕大多数上海人看了一辈子国际饭店,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国际饭店竟然是前窄后宽的。我们也是住进去了才意识到。走廊像鱼叉一样,前面的走廊走到一半,就一分为二,变成后面的两条走廊了。两条走廊中间的客房没有窗,这在30年代建造国际饭店的时候或许是容许的,在现在就不合适了。好在国际饭店似乎住客不多,没有看到中间无窗客房有客人住。
国际饭店的大堂实际上很小
这张图片才比较好地表现了大堂的真实大小。由于大堂较小,连休息的沙发都很少,大概能容不超过10个人坐下,作为大酒店,这实在太局促
盘旋楼梯当年在上海是惊为天作
2楼现在是对散客开放的餐厅
咖啡厅墙上的名人题词
14层上向人民广场方向看。黄梅天,将就啦
14层上向南京东路方向看
深褐色面砖的外饰和木壁板的内饰是一致的,14层大舞厅的拼花地板曾经在上海滩上很有点名气。国际饭店在1997年和2001年重新装修过,装修的时候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的,硬件条件不错,加上位置实在是太好,又有传统,本来是可以很有作为的。但管理和员工素质不好,弄得现在很尴尬,既放不下架子成为普通一兵,又拉不上档次。作为顶级酒店,“只要不坏就是好的”是不够的,应该是“只要不是完美就是不好”。但是在精美的木壁板和天鹅绒帐幕边上,杂物堆放在角落里,破损的装饰件也没人管。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国际饭店是30年代的老设计,正门窄小,门前是几级花岗岩的台阶,不便客人拖拉行李。这是当年的设计思路局限,不能算缺点,但是在装修的时候,完全可以把黄河路后门用于后勤和车库的入口改装成主要出入口,供汽车出入。这里在国际饭店的后半部,改装空间大,又不影响正门的传统格局,但居然就是没有人想到。这也就算了,前门有一个行李员,制服穿得满像那么回事,但在门口闲逛,或者索性躲到门里的荫凉处,客人来了也装作没有看见,客人只有自己在繁忙的南京路人行道上自己跑前跑后把行李提上去,很没有高级酒店的水准。更加可恼的是,走廊里有一段是大理石地面,地上有一条巧克力糖浆似的污迹,足有3米长,两头是地毯,也不知道污迹到底有多长。一天了都没有人清理,我们第二天特意去提醒才终于有人清理。清理房间的员工不可能看不见这条污迹,但这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于是就没有管,还是国营大企业的老习气。
当年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穷,也不在意排场之事。说起来只请GF吃过屈指可数的几次饭,记得起来的只有国际饭店这一次。记得是在14层,其实也是西餐简易餐之类。说来惭愧,好像还没有吃饱。这次很想到14层再吃一次,至少要吃饱了。可惜14层现在专做婚宴,不接待散客,只好作罢。国际饭店的住宿不包括早餐,一问早餐是一个人120大洋。见你的活鬼,我到上海就是来吃大饼油条的,你那bacon and egg才不是我要吃的呢。可是啊,可是,南京路上哪里去找大饼油条呢?以为地铁广场里有吃早点的地方,结果没有。问一个过路的老太太,她嘿嘿一笑,“凤阳路上就有啊,就在国际饭店背后。”果不其然,正对着国际饭店的背后,就是一个弄堂口的小吃摊,于是天天大饼油条粢饭糕,吃了个不亦乐乎。更有甚者,早上14层宴会厅没有人,我们提上大饼油条粢饭糕,跑到14层,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大吃,好像捡到一个金元宝一样。14层的样子都变了,找不到过去的那个角落了,但是,我们回来了。
在南京路的那一端,就是和平饭店。当年和平饭店是上海滩上最豪华的饭店,国际饭店就是中资为了和和平饭店竞争而建造的。现在国际饭店和和平饭店都属于锦江国际集团,但两个 饭店天差地远。和平饭店刚刚大修过,把原来属于三个单位的三段建筑统统收购过来,还原了和平饭店原来的规模。
和平饭店是英国人沙逊建造的。现在的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只有北楼是原来的沙逊饭店,南楼在过去是汇中饭店,资格更老,但档次不及沙逊饭店。沙逊执意要建造上海滩上第一高楼,隔壁中国银行打好了34层的地基,但这里是英租界,沙逊坚决要求中国银行不得高于沙逊饭店,官司打到伦敦,最后中国银行只有让步,比沙逊饭店低了30厘米。解放后,这里曾经作为临时的上海人民政府,后来成为政府的招待所,到1954年才成为涉外饭店,但原沙逊饭店的建筑被一割为三,只有靠外滩的最前面一段属于和平饭店。几年前锦江国际集团用其他黄金地段把另外两段建筑置换过来,因为谁都不肯出让如此黄金地段,但沙逊饭店的建筑终于又合并成为一体了。
华丽的中厅
也不乏半私密的小空间
整修后的和平饭店恢复了敞亮的中庭,各式餐厅、酒吧、商店从这里铺开,全无国际饭店里的局促和业余感。可以看得出来,和平饭店是认真把“不达到100%的完美就是不够好”作为指导思想的。这也难怪,和平饭店现在全称是费尔蒙和平饭店,这是和加拿大Fairmont集团合作经营的。Fairmont和希尔顿、喜莱顿、四季等酒店系统不一样,这是专以经营老牌精品酒店为专业的小众集团,加拿大各大城市里原来的Canadian Pacific集团的酒店现在都属于Fairmont集团,包括多伦多的Royal York、魁北克的Chateau Frontenac、温哥华的Hotel Vancouver、维多利亚的Empress、卡加利的Palliser、埃德蒙顿的McDonald、班芙的Banff Spring、路易斯湖的Chateau Lake Louise等。Fairmont在加拿大以外也开始发展,同样以老牌精品为特色。本以为这是双方合资的,结果知道锦江国际全资拥有和平饭店,Fairmont只是以管理入股。这是锦江国际学习西方先进酒店管理的桥头堡,未来5年内将以此为锦江国际的井岗山,培养中国自己的管理团队,将国际饭店等锦江国际旗下的老牌但是达不到精品标准的饭店逐步改造成为和身份与潜力相符合的精品酒店。这些都是在大堂里和一个酒店高管模样的人搭话时得知的。本来就是问如果有Fairmont的会员卡(其实我也没有)是否可以在和平饭店得到优惠,结果说着说着就说了很多。这个高管看来40来岁,精力充沛,思路清晰,谈吐和风度都是一流,或许留过洋,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面貌、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和专业精神。我们只是旅游者,他也一眼就能看出来,但他对分享心中的规划和前景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体现和很高的专业精神,这种自豪感和归属感是我在中国很少看到的。我们谈了很多,足有40分钟,到最后我们都不好意思再多耽搁他的工作时间了,一起留了一个影。但是这40分钟很振奋,我有一个感觉:他代表了中国国企中的少壮派,他们对差距和潜力同样清醒,他们既具有实干精神,又抱有雄心壮志,更拥有国际视野,他们是下一代的中国经济沙皇,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威胁。
外滩上也很清净
不过职业叫花子已经上早班准备开业了
IMG_0526.jpg (255.77 KB, 下载次数: 0)
IMG_0526.jpg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这个是著名的法租界的核心区域 6 虎王2006 字413 2012-08-29 12:54:25
🙂市中心读五年书,看来阁下是学医的 1 猪头大将 字24 2012-08-29 01:14:30
🙂哈哈,那边学校其实好多个呢。 小科 字0 2012-08-29 09:18:31
🙂国际饭店
🙂应该看的是欧洲杯吧? shuzhu 字18 2012-08-30 00:42:30
🙂哦,对,是欧洲杯,今年7月的事情 晨枫 字0 2012-08-30 00:57:12
🙂这么安静的南京路真是第一次看到。 芷蘅 字0 2012-08-29 11:18:38
🙂职业叫化子,哈哈~~ 珊珊一何迟 字0 2012-08-29 03:40:13